2009-11-06 22:14:17Tina

檢視你的醫療險,足不足夠很重要!

檢視你的醫療險,足不足夠很重要!


足額的醫療險,可以幫你紓解醫療行為間造成的經濟壓力,讓你生活得更有品質。

 在健保費不斷調漲的今日,醫療險已經成為大家買壽險時一定要附加的主要產品。只是應該怎麼買才稱得上足夠?醫療險內容要如何選擇?已經成為大家買保險時經常討論的話題。

認識醫療險

一般的醫療險從保障期的長短,可以概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繳費至75歲的一般醫療險

此類型的醫療險有分實支實付型或是定額給付型


實支實付型

 被保人因疾病或意外而住院所花費的醫療費用,採實報實銷方式給予給付的保險。但為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保險公司通常都會有額度上的限制。

 以30歲的冠杰投保A保險公司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為例,投保的內容及實際發生的醫療收據如下:
A保險公司實支實付醫療險每日病房費上限每次手術給付上限(依手術給付倍數而定)藥品等雜項給付上限(大多有天數倍數給付)每次住院理賠金額上限
合約編號:HS## (註1) 2000元4.5萬5.5萬90萬
冠杰實際醫療收據2300元/日,住院10天4萬6萬住院10天一共花12.3萬
A保險公司該理賠的金額超過2000元/日者以2000元/日計算手術費的4萬並沒有超過上限4.5萬雜費超過上限5.5萬總支出並沒有超過上限90萬
實際理賠金額2000*10=2萬手術給付4萬雜費給付5.5萬
理賠總金額2+4+5.5=11.5萬

註:凡實支實付的醫療險保單,在合約上顯示的編號皆為HS…,因此可以此作為檢視自我保單的依據。


由表中可以看出,冠杰所投保的實支實付醫療險,若未超過理賠金額上限,則按收據實支實付,若超過上限,則以最高上限金額支付。因為它的給付項目比較廣泛且有彈性的,以費用而言也是相當經濟實惠的。對於初次購買保險的社會新鮮人或是新生兒,在醫療險的選擇上,應以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為第一優先考慮。

 

 


定額給付型
 當因意外或疾病住院時,保險公司受理後會依住院天數計算,給付投保之日額。

 以40歲美雲所投保B保險公司定額給付型的醫療險為例,投保的內容及實際發生的醫療收據如下:
B保險公司定額給付醫療險每日病房費出院療養費(依照住院天數計算)
合約編號:HI## (註2) 2000元/日1000元/日
美雲實際醫療收據1500元/日,住院10天藥品費10天共5000元並無動任何手術
B保險公司該理賠的金額雖然收據上每日住院只花費1500元/日但是購買2000元/日定額醫療險以2000元/日為給付依據出院療養金依照住院天數計算。藥品費的5000元因為不在該醫療險合約內,故無法申請給付
實際理賠金額給付2000*10=2萬給付1000*10=1萬
理賠金額總額2+1=3萬


註:凡定額給付型的醫療險保單,在合約上顯示的編號皆為HI…,因此可以此作為檢視自我保單的依據。


 


 從表中顯示出,美雲所投保的定額給付型醫療險,在功能上是相當重要的加值產品。因為許多人因為希望能在住院時享有好一點的病房品質,在定額給付的醫療險上選擇加碼。因此儘管美雲每日實際支出的病床費用為1500元,但理賠金額仍固定以2000元計。

 不管是實支實付或是定額給付型的醫療險,都是相當重要的醫療險必買的元素,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能滿足多數人一旦發生醫療事故時基本的開銷,而定額給付型的醫療險卻能讓我們因生病住院造成收入減少,或是請看護的費用上獲得某種程度補償,兩者皆不可偏廢。

 

第二類:繳費15/20年保障終身的終身醫療

礙於目前醫藥科技的進步,對於只保障到75歲的醫療險,一般人覺得憂心忡忡,終身醫療的商品因此孕育而生,但是由於再保公司保守性的態度及日益增高的理賠率,讓終身醫療險的給付條件及費用有極大幅度的調整。

目前在市場上可以看到的終身醫療險大致可分為兩類:
1、有給付天數限制但並無給付上限的終身醫療險
2、有給付上限的帳戶型醫療險

前者因為理賠率及再保公司的考量,目前販賣公司並不多,而且保費有逐年調高的趨勢,至於後者因為理賠率控制在一定的金額之內,對販售的保險公司而言,有助於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的控管。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險,以下有幾點建議

1、 以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為主,搭配定額給付型醫療險。

2、不管是實支實付是定額給付,應檢視每日住院病房費(兩者相加)至少須達2500~3000元/日以上

3、注意醫療險中住院天數及給付次數的限制。

4、終身醫療應在實支實付型搭配定額給付型後,作為經濟能力內的附加

 

   購買醫療險應以實際上買到多少金額的每日住院醫療為考慮因素,而非以花多少錢在醫療險上為考慮醫療險足夠與否的因素。如果以儲蓄觀點而言,除了帳戶型終身 醫療險外,保單中的醫療險多半屬於消費型態,因此一旦用到時保障足夠,且每一年的保費也能負擔,是購買醫療險應該把握的原則。檢視自己的醫療險保單,與你 的壽險理財顧問討論,讓你在有限的金錢內,作出對自己最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