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7 11:08:57佳視影音DVD購物網

創下系列新低,《黑鏡》第五季真的崩了嗎?


雖然只有短短的三集,卻以獨特創新的劇情設定,展現壹個極端的未來世界裏,科技對於人類產生了怎樣可怕的影響。
《黑鏡》前兩季豆瓣評分均在9分以上,其中每壹個故事都讓我們細思極恐,也由此奠定了神劇的地位。
《黑鏡》第三季被網飛(Netflix)接手之後,每季的長度由3集增加到6集,風格也由原來的英劇變成了壹部標準流水線式的美劇,不再那麽犀利大膽,甚至有些老調重彈。
第三季和第四季的豆瓣評分依然保持在8分以上,盡管沒有前兩季精彩,但還是保持著較高的制作水準。
不過,去年推出的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評分最終降至6.9分。影片以交互式體驗為噱頭,把選擇權交給觀眾這個想法固然新穎,但最終呈現出的效果並不樂觀,還是形式大於內容。
備受期待的《黑鏡》第五季,最近在網飛上線播出。
不幸的是,繼《權力的遊戲》之後,《黑鏡》口碑也遭遇了滑鐵盧。
看著這些曾經封神的佳作如今壹步步跌下神壇,觀眾的內心也是五味雜陳。
漫威電影中的獵鷹(安東尼·麥凱)和螳螂女(龐·克萊門捷夫)、DC電影《海王》裏的黑蝠鱝(葉海亞·阿蔔杜勒-邁丁)、《神探夏洛克》裏的人氣角色“莫娘”莫裏亞蒂(安德魯·斯科特),還有知名流行歌手麥莉·賽勒斯......
即便如此強大的卡司陣容,也無法扭轉《黑鏡》下滑的口碑。截止目前,《黑鏡》第五季的豆瓣評分僅6.6分,創下了該系列的歷史新低。那麽,《黑鏡》第五季是否真的江郎才盡了?
我們來看壹下究竟是怎樣的劇情,引發了如此巨大的爭議。
《進擊的毒蛇》:我把妳當兄弟,妳卻想......
當獵鷹遇上黑蝠鱝,二人將會碰撞出怎樣的化學反應?丹尼和好友卡爾在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壹起通宵玩遊戲。
轉眼過去了11年,已經38歲的丹尼早已被瑣碎的工作和生活磨平了棱角。
他在自己的生日派對上再見到好兄弟時,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激情。
卡爾送給丹尼壹款虛擬遊戲軟件,正是當年他們玩的那款遊戲——《進擊的毒蛇》最新升級版本。
他們在遊戲中扮演兩個性別不同的角色:卡爾變成了“螳螂女”,丹尼則化身亞裔小子。值得壹提的是,遊戲中那個帥氣的亞裔小子由華裔演員林路迪飾演,他曾出演過《海王》、《捉妖記》、《變形金剛4》等電影。
丹尼和卡爾原本以為遊戲的規則和以前壹樣,兩個角色通過互相決鬥的方式比出勝負,卻不料事態朝著壹種難以描述的方向發展:
他們在遊戲中扮演的兩個角色之間,突然擦出了激情的火花。
這就相當尷尬了,遊戲之外他們又該如何相處?他們沈溺於遊戲的世界裏無法自拔,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伴侶毫無感覺,而虛擬世界的情人卻令他們念念不忘。
更讓丹尼感到恐懼的,是自己在虛擬現實中盡情釋放著欲望和快感,但回到生活之中卻完全找不到遊戲時的激情了。
他和妻子的關系也沒有從前那般親密,連結婚紀念日都能忘得壹幹二凈。
他和好兄弟在遊戲裏的所作所為,其實算是某種程度上的精神出軌。
首集的人物和情節設定很有新鮮感,探討了中年危機和婚姻問題,但可惜的是對於問題的展現和思考最終還是淺嘗輒止。
本以為故事會朝著壹個更加不可思議的方向發展,卻不料夫妻二人最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這讓很多觀眾最後看得不是特別過癮。而且結尾的處理不太合理,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第二集的主題是關於社交網絡的不良影響,這個話題比較常見,早就不是壹個新奇的點子了。
本集之所以會是這季IMDb上評分最高的壹集,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莫娘”的演技,引起了觀眾對於男主悲慘遭遇的強烈共鳴。
小莫自《神探夏洛克》下線之後,在《黑鏡》裏當起了專車司機,實力演繹什麽叫“臉上笑嘻嘻,心裏mmp”。
妳以為他來到本劇就會金盆洗手嗎?其實並沒有。
他繼續重操舊業,這次綁架了壹位黑人小哥,只為了制造壹次和社交軟件創始人通話的機會。
他的心裏壹直痛苦愧疚,因為他曾在開車時看社交軟件的推送信息,隨後就發生了壹起有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
社交軟件除了使人上癮,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還會讓妳的隱私無所遁形。
劇中更可怕的是科技的進步所導致的人情淡漠,比如本集現場圍觀的兩個小夥子,把照片和動態傳到網上進行直播。網民隨即陷入了壹種群體瘋狂的狀態,他們熱烈的討論此事的進展,卻絲毫不關心人質的死活和事情的真相。
最諷刺的是無論最終的結局如何,這個綁架案件沒過多久就會被大眾漸漸遺忘。
對於冷漠的旁觀者而言,這不過又是壹條推送的信息罷了。人們打開手機看到新聞標題之後,就關上手機繼續做自己的事情了,仿佛壹切從未發生過。
《瑞秋,傑克和小艾希莉》:妳看到的偶像,或許不是真實的他們
第三集的故事影射的是殘酷的造星機制,劇中擁有千萬粉絲的歌手艾希莉,更像是壹個被包裝好的商品。她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人前看似光鮮亮麗,背後實則寂寞無奈。
她的團隊推出了壹款名為“小艾希莉”的智能機器人,以此作為周邊產品出售給她的粉絲。
這個機器人被植入了艾希莉的意識和思維,它會運用和艾希莉壹樣的語言和行為習慣,同粉絲進行交流互動。
瑞秋是艾希莉的鐵粉,她的父親為她買下了智能機器人作為生日禮物。
瑞秋的姐姐傑克,雖然對妹妹的腦殘追星行為嗤之以鼻,但還是盡到了壹個姐姐的責任,保護妹妹並和她壹起踏上拯救愛豆的冒險旅程。
瑞秋看到的偶像,不過是壹個被精心打造出來的人設。
艾希莉的姨媽兼經紀人凱瑟琳壹直把她當作搖錢樹,不斷壓榨著她的價值。
她無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連形象和裝扮都不能隨心所欲。
她日復壹日的苦心經營著自己的人設,漸漸丟掉了靈魂。
艾希莉無法忍受壹切,她和經紀人凱瑟琳翻臉之後,就被對方算計陷入了昏迷狀態。
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凱瑟琳還不忘從中尋找商機,壓榨艾希莉身上最後的壹點剩余價值。
她壹邊借助設備,從艾希莉的大腦中提取數據做新專輯;壹邊利用全息影像技術,打造出壹個“永恒艾希莉”的虛擬形象。
這是本季很有科技感的壹集,科技能夠打造壹個擁有人類記憶和思想的智能機器人,也能夠模仿還原壹個藝人的表演。
我們如今對於這種技術的呈現並不陌生,雖然它能夠帶給觀眾特殊的觀感體驗,但終究無法代替人類表演所帶來的真實感。
這集可以說是麥莉·賽勒斯的本色出演,她此前壹直努力擺脫乖乖女的人設,最終成功轉型活出真實的自我。
這集的設定比較有娛樂性,片尾歌曲配樂也是壹個亮點,只是結局並沒有令人出乎意料的反轉,也沒能產生足夠震撼的效果,而且中間部分還是稍微簡單膚淺了壹點。
和《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的爛尾相比,《黑鏡》第五季雖然算不上全面崩塌,但還是平庸了壹些。
回想《黑鏡》第壹季最初吸引我們的原因,是於黑色幽默諷刺之下,給予我們壹次又壹次的重擊,這種讓我們倒吸壹口涼氣的感受久久都無法散去。
哪怕是壹張海報,都能讓人看得渾身起雞皮疙瘩。
《黑鏡》在高科技的背景下,用不同的故事引發我們對於人性的深層思考。
科技只是壹種方便生活的手段和工具,能否帶來負面的影響還是取決於人類自身。
最可怕的不是科技的發展,而是人性的醜陋。
比如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的首相和豬那集,就是對人性最高級的諷刺和拷問。第二集的主題是關於社交網絡的不良影響,這個話題比較常見,早就不是壹個新奇的點子了。
本集之所以會是這季IMDb上評分最高的壹集,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莫娘”的演技,引起了觀眾對於男主悲慘遭遇的強烈共鳴。
小莫自《神探夏洛克》下線之後,在《黑鏡》裏當起了專車司機,實力演繹什麽叫“臉上笑嘻嘻,心裏mmp”。
妳以為他來到本劇就會金盆洗手嗎?其實並沒有。
他繼續重操舊業,這次綁架了壹位黑人小哥,只為了制造壹次和社交軟件創始人通話的機會。
他的心裏壹直痛苦愧疚,因為他曾在開車時看社交軟件的推送信息,隨後就發生了壹起有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
社交軟件除了使人上癮,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還會讓妳的隱私無所遁形。
劇中更可怕的是科技的進步所導致的人情淡漠,比如本集現場圍觀的兩個小夥子,把照片和動態傳到網上進行直播。網民隨即陷入了壹種群體瘋狂的狀態,他們熱烈的討論此事的進展,卻絲毫不關心人質的死活和事情的真相。
最諷刺的是無論最終的結局如何,這個綁架案件沒過多久就會被大眾漸漸遺忘。
對於冷漠的旁觀者而言,這不過又是壹條推送的信息罷了。人們打開手機看到新聞標題之後,就關上手機繼續做自己的事情了,仿佛壹切從未發生過。
《瑞秋,傑克和小艾希莉》:妳看到的偶像,或許不是真實的他們
第三集的故事影射的是殘酷的造星機制,劇中擁有千萬粉絲的歌手艾希莉,更像是壹個被包裝好的商品。她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人前看似光鮮亮麗,背後實則寂寞無奈。
她的團隊推出了壹款名為“小艾希莉”的智能機器人,以此作為周邊產品出售給她的粉絲。
這個機器人被植入了艾希莉的意識和思維,它會運用和艾希莉壹樣的語言和行為習慣,同粉絲進行交流互動。
瑞秋是艾希莉的鐵粉,她的父親為她買下了智能機器人作為生日禮物。
瑞秋的姐姐傑克,雖然對妹妹的腦殘追星行為嗤之以鼻,但還是盡到了壹個姐姐的責任,保護妹妹並和她壹起踏上拯救愛豆的冒險旅程。
瑞秋看到的偶像,不過是壹個被精心打造出來的人設。
艾希莉的姨媽兼經紀人凱瑟琳壹直把她當作搖錢樹,不斷壓榨著她的價值。
她無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連形象和裝扮都不能隨心所欲。
她日復壹日的苦心經營著自己的人設,漸漸丟掉了靈魂。
艾希莉無法忍受壹切,她和經紀人凱瑟琳翻臉之後,就被對方算計陷入了昏迷狀態。
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凱瑟琳還不忘從中尋找商機,壓榨艾希莉身上最後的壹點剩余價值。
她壹邊借助設備,從艾希莉的大腦中提取數據做新專輯;壹邊利用全息影像技術,打造出壹個“永恒艾希莉”的虛擬形象。
這是本季很有科技感的壹集,科技能夠打造壹個擁有人類記憶和思想的智能機器人,也能夠模仿還原壹個藝人的表演。
我們如今對於這種技術的呈現並不陌生,雖然它能夠帶給觀眾特殊的觀感體驗,但終究無法代替人類表演所帶來的真實感。
這集可以說是麥莉·賽勒斯的本色出演,她此前壹直努力擺脫乖乖女的人設,最終成功轉型活出真實的自我。
這集的設定比較有娛樂性,片尾歌曲配樂也是壹個亮點,只是結局並沒有令人出乎意料的反轉,也沒能產生足夠震撼的效果,而且中間部分還是稍微簡單膚淺了壹點。
和《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的爛尾相比,《黑鏡》第五季雖然算不上全面崩塌,但還是平庸了壹些。
回想《黑鏡》第壹季最初吸引我們的原因,是於黑色幽默諷刺之下,給予我們壹次又壹次的重擊,這種讓我們倒吸壹口涼氣的感受久久都無法散去。
哪怕是壹張海報,都能讓人看得渾身起雞皮疙瘩。
《黑鏡》在高科技的背景下,用不同的故事引發我們對於人性的深層思考。
科技只是壹種方便生活的手段和工具,能否帶來負面的影響還是取決於人類自身。
最可怕的不是科技的發展,而是人性的醜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