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4 12:28:35789

每天需要補充多少鈣呢?


首 頁
整體醫學 ACUPRO生物能量子儀 頭薦骨平衡療法 彩光針灸 水晶療法 靈氣療法 能量音波

鈣的問題

教你正確的認識鈣,不要被亂蓋

人死後剩下什麼?無論動物或植物,死後經過燃燒所剩下的灰燼就只含有礦物質,當中尤其以鈣和磷的含量最高,佔3/4,剩下的1/4中,由至少70多種的微量元素組成。
為什麼現代人礦物質嚴重缺乏?

水質污染,土壤貧瘠、污染,基因改造的農作物。

胃酸服用大量氫氧化鋁制酸劑,為消除水腫,經常濫用利尿劑。
過度濫用抗生素、荷爾蒙、生長激素來飼養家禽、家畜。
手機及微波食物的電磁傷害。
偏食、快速減重。
情緒壓力、工作過度。
酗酒、頻尿、長期服用可樂、含咖啡因的飲料。
不當的濫用抗生素。
食物精緻,快速食物,食物本身礦物質不均衡。
過多的食品添加物、防腐劑。
清潔用品所含的大量化學物質。
鈣與其他礦物質、微量元素之間有何關係?

他們彼此之間存在著「協同」和「拮抗」的兩種交互作用,例如:過多的鈣會阻礙鐵的吸收,過量的錳會干擾鐵的吸收.....,如此才能使人體內各種複雜的生理機能,透過這樣的相互制衡,維持在一種精細的平衡狀態。因此鈣在人體內的含量又與鎂、鋁、銅、錳、鉀、鐵、硒、汞、鎳、磷、鈉、鉛、鋅、鎘等礦物質有互相的影響與關聯。

鈣從哪裡代謝出去?

從腸胃吸收(大多在小腸前段吸收)與排出:糞便排出150毫克。
骨骼內儲存與解離至血液中。
經由腎臟從尿液排出,也由腎臟再吸收,尿液約排出140毫克。
副甲狀腺對鈣衡定的調節。
汗液約排出40毫克。
每天需要補充多少鈣呢?

依據美國國立科學院建議:

人生階段
需求量(mg)

出生至半歲
360

半歲至一歲
540

1歲至10歲
800

10歲至18歲
1200

停經前婦女
1000

停經後婦女
1500

男士
1000

懷孕期/哺乳期婦女
2000




市面上常見的鈣有哪些種類?

碳酸鈣:多以牡蠣、珍珠或其他含鈣的動物骨頭,市面上銷售以及醫院採用最多,缺點是難溶於水,必須和食物同時吃或飯後服用,靠胃酸轉化才被吸收,易導致脹氣,也有人因此引起便秘,此外消費者不易得知原料有無受到重金屬汙染,特別是鉛的殘留。
檸檬酸鈣:吸收與生物效率都比碳酸鈣好,缺點是成本高於碳酸鈣,而且所含的鈣比率約為碳酸鈣的1/2。
乳酸鈣:來源多為奶製品,易被吸收,缺點是成本過高。
碳酸氫鈣和磷酸鈣:一般不用在日常補充,多用於醫療上治療特殊骨質病變。
乳清鈣:從酸牛奶中提煉出來,吸收利用率高。
葡萄糖酸鈣:為醫療院所常用。
奈米鈣:奈米技術超微粒,瞬間完全溶解成離子狀態,100%穿透細胞,改善碳酸鈣非活性的缺點,巧妙的協助鎂、鈣間自然平衡機制,促進各種生理功能的加乘效果,能在極短時間內重新尋回正常健康該有的機制。
吃太多鈣會不會結石?

只要選擇吸收快、品質好的鈣,且在正常補充量之下服用,一般不會有結石的問題,但除非個人本身有其他特殊疾病因素、或不當的飲食習慣存在,則在例外。

缺乏鈣的影響有哪些?

消化系統:影響平滑肌收縮,是胃腸蠕動減慢,胃酸分泌不足,症狀如:便秘、腹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各種消化酵素分泌不足、膽固醇升高、血糖異常。氣喘、肝炎、結石
腦、神經系統:腦部發育不良,神經細胞過度亢奮或神經衰弱,症狀如:暈眩、癲癇、頭痛、失眠、失意、老人癡呆、憂鬱症、神經痛。
眼鼻耳感官系統:敏感度或平衡能力異常,症狀如:鼻炎、內耳炎、白內障、耳鳴、視力變化。
皮膚組織:感覺異常或皮膚問題,症狀如:皮膚炎、粉刺、黑斑、老人斑、青春痘、痤瘡、濕疹。
堅硬組織:關節炎、指甲脆弱、軟骨症、骨質疏鬆、骨折、肩酸、背痛、牙齒脆弱、蛀牙。
循環系統:貧血、血友病、動脈硬化、心臟病、高血壓、中風、靜脈曲張。
免疫系統、酵素、荷爾蒙:體質酸性化、肥胖、性功能衰退、免疫機能失調、感冒、糖尿病、紅斑性狼瘡、癌症、老化。
肌肉組織:肌肉痙孿、手足抽搐、腿抽筋、肌無力。
增加重金屬存留體內的危險,特別是鉛、鋁、砷、鎘。



網路連結







心靈及能量
巴哈花精

色彩能量

脈輪

氣場

色彩能量花精


健康問題討論
肝膽的問題

酸痛的問題

膠原蛋白

鈣的問題

荷爾蒙問題

糖尿病問題

腦部保養

禽流感

鼻過敏

流行性感冒

金黃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