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4 12:24:09雲翁

白遼士: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茱麗葉」

               

華格納説,這首交響曲「在極為出色的旋律之間,堆積一堆垃圾。」

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茱麗葉」Roméo et Juliette)作品17(H.79)白遼士Louis Hector Berlioz1803 - 1869)創作的交響曲,樂譜首頁註明「合唱、獨唱以及附有合唱敘唱開場白的戲劇交響曲」symphonie dramatique),可見這是由大編制的管弦樂團再加獨唱與合唱的大規模作品。由曲名得知,此曲以莎士比亞的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為題材。

此曲創作於1839,同年11月24在巴黎音樂學院由白遼士自己指揮首演,並獲得成功。此後他費7年時間修改,成為現在的版本。歌詞為法語,先由白遼士自己把莎士比亞的戲劇寫成散文,然後由詩人艾米爾‧德湘(Émile Deschamps)改成韻文。關於這作品的樣式,白遼士自己在樂譜上註明「雖然多用聲樂,但這作品的種類不是音樂會歌劇,也不是清唱劇,而無疑是附有合唱的交響曲。」

據音樂學者德姆霖Wolfgang Dömling)的説法,白遼士在「幻想交響曲」、獨角戲「雷利歐Lélio, ou Le retour à la vie、中提琴協奏曲「哈羅爾德在義大利Harold en Italie等作品中把戲劇性放進交響樂中,而這首羅密歐與茱麗葉」也是其中之一。這首作品也可以説是模仿貝多芬第9交響曲的演奏形式,但此曲的規模與樣式更為自由與擴大,其相貌極具多樣性。曲中到處可聽到管弦樂演奏的標題音樂似的描述(2部、第6),令人想起清唱劇或大歌劇的終曲,有如歌曲的詩節(strophe),合唱的演劇似敘述等等,在全曲中所散佈的各式各樣樣式,成為提高這作品獨創性的很大要素。

實際上使用聲樂的部分,是第1部與第4部的「茱麗葉的葬禮」部分,以及終曲,其他部分,是由作曲者自由取捨情節,以標題音樂方式僅使用器樂表現出來。而且,即使使用聲樂。也不會出現羅密歐、茱麗葉等中心角色,只會有兼述故事的小規模合唱、女低音、男高音、卡帕萊特家與蒙特鳩家的大合唱、勞倫斯神父等周圍人物的音樂。音樂就交替著提出這些人的觀點進行。法國十九世紀重要的詩人、小家、戲劇家和文藝批評家特奧菲爾·戈蒂埃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形容這種情形説,這是詩詞風格的幻想所支配的「理念舞台」,不需要戲裝,也不需要旁白。

1839年,華格納在巴黎聽到這首作品首演後很受感動。他説:「果斷的組合,隨同令人吃驚的大膽幻想與鮮明精緻的表現,很清楚的逼近我,毫不客氣的驅散我對音樂與文學所抱有的印象,使這些印象萎萎縮縮的退到心中深處。我把全身化成耳朵,聽取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東西,想辦法瞭解這東西。」對第3部「愛的場面」則激賞説「本世紀最美的樂句」,卻因整首交響曲結構上的不連續,批評説:「在極為出色的旋律之間,堆積一堆垃圾。」總之,此後他在「唐懷瑟」、「崔斯坦與伊索德」等作品中,甚受白遼士音樂語法的影響。後來,他在「崔斯坦與伊索德」附記「『崔斯坦與伊索德』的作曲家,以感謝的心情,獻給親愛而偉大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作曲家。」並把「崔斯坦與伊索德」呈獻給白遼士。

在「幻想交響曲」中已經顯現的嶄新的管弦樂法,在此曲中更有醒目的效果。尤其在第4部「瑪布皇后的詼諧曲」中要求自然號演奏者奏出極難的走句。要用當時的樂器完全實現這種演奏效果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從演奏技巧的觀點來説,也是一首困難度極高的作品。另外,在「瑪布皇后的詼諧曲」中使用的古鐃鈸,是1831白遼士滯留義大利時,在龐貝古蹟出土品中看到就用在此曲中。

其他特別顯出其前衛性的部分,是在第6部「在卡帕萊特家墓地的羅密歐」。在這裡頻頻使用帶有延長記號的全休止符,出現一時以為是無調的和弦,突然變化的強弱音,斷斷續續而富於意外性的結構等,這些在當時是有點可以説是實驗性質的音響。關於第6部,作曲者説:「如果不是在精選的聽眾面前演奏,就應該省略。」以色列指揮家殷巴爾(Eliahu Inbal)説:「茱麗葉死亡場面的休止,在表現出魏本(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18831945)的前兆。」這首作品,因太長,規模又太大,因此常以選粹形式演奏,演奏部分主要是沒有聲樂的管弦樂部分。

1834白遼士譜作以中提琴為中心的標題交響曲「哈羅爾德在義大利(Harold en Italie)作品16,這首作品於當年12月在巴黎首演。帕格尼尼在首演4年後聽到這首作品後,走到後台,以沙啞的聲音(他得喉癌)告訴白遼士説:「親愛的朋友,貝多芬走了,能夠再次給他生命的,除了白遼士外沒有別人。」並贈送他兩萬法郎(可能值現在數十萬歐元)。白遼士衷心感謝,並譜作計劃久年的以莎翁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為内容的大交響曲呈獻給帕格尼尼。不過,沒來得及在帕格尼尼去世之前呈獻。

下面介紹其内容。

無需贅言,這是以莎翁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為内容的作品,但不是把這故事完全音樂化。雖然開頭與結尾的合唱與男低音獨唱敘述故事大綱,其他部分甚至無法説是列舉這部戲劇作品的主要場面,倒可以説是把留給白遼士心中強烈印象的場面,以幻想曲風格連接起來。

白遼士費了7年時間完成此曲的最終決定稿,其架構也有不少不同的形狀。依1839年版的腳本採7部架構,1947年版的樂譜,則從「孤單的羅密歐」到「饗宴」為第2部,「愛的場景」為第3部,「瑪布皇后」以後為第4部,也就是4部架構。現行架構為從「孤單的羅密歐」到「瑪布皇后」為止,主要由器樂演奏的樂章為第2部,「茱麗葉的葬禮」以後為第3部而3部架構。下面依首演時的7部架構來説明。

此曲的配器為:長笛2(1人兼奏短笛)、雙簧管2(1人兼奏英國管)、單簧管2、低音管4、圓號4、小號2、短號2、長號3、低音號、奧菲克萊德號(ophicléide)(或改用低音號)、定音鼓兩對、大鼓、鈸、古鐃鈸、三角鐵2、鈴鼓2、豎琴2、弦5(1小提琴、第2小提琴各15以上、中提琴10以上、大提琴14以上、低音提琴9以上)、女低音獨唱、男高音獨唱、男低音獨唱、合唱84人以上。

1部「序奏」(Introduction)
爭執、騷動、親王的仲裁(Combats -Tumulte - Intervention du Princ):管弦樂
復格風的快板(Allegro Fugato)

中提琴奏出復格風格的活潑主題,描述卡帕萊特家與蒙特鳩家的爭執與糾紛,其他樂器也以對位法手法承繼下去以描寫兩家族人的騷動,各樂器重疊演奏,直到總奏。然後圓號、長號與奧菲克萊德號莊重威嚴的齊奏,以敘唱風格奏出「親王的仲裁」。

開場白(Prologue)女低音與小合唱「睡的老仇恨」(D'anciennes haines endormies)
中板─快板─中板─速度略快的行板而且很熱情的(Moderato - Allegro - Moderato - Andante con molto ed appassionato assai)

合唱以朗誦風格陳述故事的背景,之後,木管與弦樂器提示在第2部與第3部登場的「孤單的羅密歐」「卡帕萊特家的饗宴」「愛的場景」主題。

‧詩節(Strophes):女低音「無法忘懷的第一次狂熱」(Premiers transports que nul n'oublie!)
莊嚴的行板(Andante avec solennite)

女低音(並不是茱麗葉)在豎琴伴奏上,歌頌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愛情。歌詞中有如下一節:「初戀啊,你不會是比任何詩句飆升得高的吧?或者,你就是被放逐到人間的詩句?那節只有莎士比亞知道其最高的秘密,一起帶到天國去的詩句?」

‧敘唱與小詼諧曲(Scherzetto):男高音與小合唱「不久羅密歐就沉思」
中板─快板(Moderato - Allegro mesure)

朋友們戲弄夢中的羅密歐。

男高音與小合唱「瑪布,夢的使者」(Mab la masagère)
輕巧的快板(Allgro leggiero)

男高音獨唱在幽玄的管弦樂上輕快的唱出「夢的使者瑪布」的惡作劇。

小合唱「稍後死亡將接管」
行板(Andante)

合唱預言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死亡與兩家的和解。

2部:管弦樂
孤單的羅密歐─哀愁─遠處傳來音樂會與舞會的聲音─卡帕萊特家的饗宴(Roméo seul- Tristesse - Bruits lointains de bal et de concert- Grande fête chez Capulet)
持續憂鬱的行板─快板─富有表情的甚廣板─快板(Andante malinconico e sostenuto - Allegro - Larghetto espressivo - Allegro)

開始於小提琴半音階風格旋律,以類似「幻想交響曲」第3樂章「田野風光」的田園風格音樂描寫「孤單的羅密歐」。在「遠處傳來音樂會與舞會的聲音」部分,可以聽到定音鼓與鈴鼓用最弱音反復在下面「饗宴」中一再重複的節奏動機。以大提琴的撥奏伴奏的雙簧管獨奏旋律,則移用得羅馬獎的清唱劇「沙耳達那帕爾之死亡」(La Mort de Sardanapale1830,後來廢棄)中的旋律。速度加快後,「卡帕萊特家的饗宴」的音樂華麗的展開。由小提琴提示的主題,不久與「遠處傳來音樂會與舞會的聲音」組合在一起。作曲者註明這種手法是「兩個主題的再統一,甚廣板與快板的再統一」。這種手法,也見諸「幻想交響曲」第5樂章「沙柏特的夜夢」 (「末日經」與「魔女的輪旋主題」同時出現)「哈羅爾德在義大利」(Harold en Italie)第3樂章、歌劇「本韋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序曲中也可看到。音樂學者戴姆林(Wolfgang Dömling)解釋説:「在這裡把卡帕萊特家華麗宴會像漩渦的音樂,與表現從熱潮被擠出來的表示羅密歐的緩慢憂鬱旋律組合在一起」是「雙重性格」的原理。

3部:「愛的場景」(Scène d'amour)管弦樂(有人聲)
‧清朗的夜晚─寂靜無人的卡帕萊特家庭園─一群卡帕萊特家的年輕人走出宴會場,口裡哼著舞會的音樂走過去(
Nuit sereine - Le Jardin de Capulet, silencieux et désert)
稍快板(Allegretto)

卡帕萊特家的年輕人懷念著宴會的熱鬧踏上歸途,嘴裡還哼著舞會的音樂。「再見囉,卡帕萊特家的各位,再見!啊,好美麗的夜晚。」

愛的場景(Scène d'amour)
慢板─精神煥發的─激動的快板─慢板(Adagio - Animato - Allgro agitato - Adagio)

在描述舞會的餘韻之後,就以華格納激烈稱讚説「本世紀最美麗的樂句」的有名旋律展開愛的場景。

這部分相當於整首交響曲的徐緩樂章,以管弦樂描述有名的陽台場景。圓號與中提琴的齊奏提出悠長的主要主題,經敘唱風格的曲趣與自由的變奏而反復多次。

4部:「瑪布皇后或夢中的精靈」(La Reine Mab, ou la Fée des Songes)管弦樂
 
‧詼諧曲(
Scherzo)
最急板─稍快板─恢復速度而且更快一點─最急板─更精神煥發的急板(Prestissimo - Allegretto - Tempo I un poco piu presto - Prestissimo - Presto, ancora piu animato)

這是描述在第1部小詼諧曲中出現的精靈瑪布皇后的插曲。與本來的故事毫無關係,但是很重要的間奏曲。

作曲者管弦樂手法的創意顯著的輕快急速詼諧曲樂章。出現古鐃鈸部分的單簧管音型,移用自廢棄的合唱曲「亡靈之舞」(1829),這音型也轉用在1838年的歌劇「本韋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中。

5部:「茱麗葉的葬禮」(Convoi funèbre de Juliette)
‧卡帕萊特家的合唱「撒花吧,為那去世的少女!」
行板勿太過緩慢(Andante non troppo lento)

這是哀悼茱麗葉(假裝)去世的合唱。由大提琴奏出的長大復格主題,逐漸由其他樂器承接下去,合唱在背後唱著送葬茱麗葉之歌:「為永眠的少女撒花吧!送我們所愛的妹妹到墳墓吧!」一再反復的E音很能給人印象。

6部:羅密歐卡帕萊特家墓地(Roméo au tombeau des Capulets):管弦樂
‧祈禱、茱麗葉覺醒、忘我的喜悅、絕望、臨終的痛苦與兩個情侶之死亡(
Invocation- Réveil de Juliette- Dernières angoisses et mort des deux amants)
激動與絕望的快板─生動的快板並相當熱情的─同速度,有點生動的(Allegro agitato e disperato - Allegro vivace ed appassionato assai - L'istesso tempo, un poco animato)

管弦樂描述小標題提到的所有事情。急速的曲趣與平靜的曲趣頻頻變動,敘說「忘我的喜悅、絕望、臨終的痛苦與相愛兩人之死亡」。獨奏單簧管奏出調性感稀薄的旋律斷片,多用帶有延長符號的全休止符等,使這個樂章富於戲劇性對比。

白遼士在這裡表現他「描寫音樂」技法的一個極點。看小標題,他把這麼複雜的狀況,真的只用管弦樂很精確的表現出來。

不過,一面想起莎士比亞原著聽此曲的人,會覺得音樂不大配合原著的這個場面。在音樂裡,羅密歐看到覺醒的茱麗葉而喜出望外,音樂爆裂出喜悅的聲響,還隱約出現愛的場景的旋律以描述兩人的喜悅。其實,描述這場景的白遼士的音樂,與其説是依照莎士比亞原著,還不如説是依據當時在巴黎上演的演出形式譜寫。

當時常有大幅修改原著上演戲劇的情形。年輕的白遼士所看到的「英國劇團」1827~8年間在巴黎上演版本,除加入茱麗葉送葬場景外,還有一個重大變更是,羅密歐仰毒之後看到茱麗葉覺醒。羅密歐驚嚇與歡喜之餘,忘了自己已服毒,兩人緊抱在一起。但是毒藥逐漸發生作用,羅密歐在茱麗葉懷中隕命,茱麗葉在絕望中用劍自殺。如果依照這改裝的情節來聽這段音樂,就會知道白遼士以秒單位的精密度描述這段故事。

7部:「終曲」(Finale)
人們急趨墓地(La foule accourt au cimetière):蒙特鳩家人們的合唱「什麼!羅密歐回來了?!」
快板─更加緩版(Allegro - Molto piu Lento)

很像神劇的終曲。第2部以後(除第5),一直只用管弦樂進行的故事,到這裡就加進語言(聲樂)予以説明與終結。

銅管樂器的強音與弦樂器的最弱音啟開這一部的音樂,這很有特徵。卡帕萊特家與蒙特鳩家兩家的合唱第一次同時登場,看到羅密歐與茱麗葉一對小情侶的死亡而受到衝擊。

卡帕萊特家與蒙特鳩家爭吵(Des Capulets et des Montagus):合唱「我們的鮮血染紅他們的劍」
快板(Allegro)

合唱唱出第1部開頭「爭執」的主題,卡帕萊特家與蒙特鳩家互相叫罵。「他們殺了迪霸特!」「那誰殺了爾枯究?」

‧勞倫斯神父的敘唱與詠唱調(Récitatif et Air du Père Laurence):勞倫斯神父與合唱「讓我解釋這不可思議的事情吧」

不太快的快板─快板─少許快板─小行板(Allegro non troppo - Allegro - Un poco meno allegro - Andantino)

勞倫斯神父説明為了要幫助因無法結果的愛情而痛苦的茱麗葉,就讓她吃藥裝死,趕回來的羅密歐誤以為茱麗葉已逝,傷心之餘服毒自殺,覺醒的茱麗葉追隨他自殺的始末。

‧勞倫斯神父與合唱「我哀悼這孩子們而哭泣」(Pauvres enfants que je pleure )
持續的甚廣板─不太快的快板─莊嚴的行板(Larghetto sostenuto - Allegro non troppo - Andante maestoso)

神父歌唱哀悼兩人去世的詠唱調,並要眾人聆聽神的囑咐「如果想在天上避免懲罰,就要忘卻自己的忿怒。」

•勞倫斯神父的祈禱:勞倫斯神父、合唱「別吵了!」
快板-中庸的快板,一拍等於前面節奏的兩拍(Allegro - Allegro moderato,una misura eguale a due misure del tempo precedente

「別吵了!眼看這麼純真的愛情,還能互相抱有這麼激烈的憎恨?」勞倫斯神父吆喝一聲,兩家的合唱終於現出和解的聲調,互相稱讚兩人愛的奇蹟,唱道:「對這命運不得不流淚。」
宣誓和解:勞倫斯神父、合唱「宣誓吧,很莊嚴的」( Serment de réconciliation : Jurez donc par l'auguste symbole
有點莊嚴的中板(Andante un poco maestoso

最後宣誓「我們兩家發誓,以後永遠締結愛與友情。」小合唱(3聲部)、卡帕萊特家的合唱3聲部)、蒙特鳩家的合唱3聲部),總共9聲部合唱、勞倫斯神父與除掉豎琴之外的全管弦樂加進來,以莊嚴的聲響結束全曲。

(Marianne Crebassa女中音,Paolo Fanale男高音,Alex Esposito男低音,Daniele Gatti 指揮法國國家管弦樂團,法國廣播合唱團) https://youtu.be/zf7kGcB4VSQ
(
Gladys Swarthout
女中音,John Garris男高音,Nicola Moscona男低音,Arturo Toscanini指揮NBC交響樂團與合唱團)https://youtu.be/sqCYRgl2j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