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4 12:05:44雲翁

勒克萊爾:小提琴奏鳴曲D大調,作品9之3

               

勒克萊爾Jean-Marie Leclair, 1697 - 1764是巴洛克音樂法國作曲家,也是18世紀演奏小提琴的大師。他被認為是法國•比利時小提琴樂派的創始者。他是法國巴洛克音樂最後的大作曲家之一,但比起同時代的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 1683 - 1764),其知名度要小得多。

他好像非出生在音樂家系,似乎也沒有從幼年時就接受音樂的專門教育,卻在故鄉里昂學習製造家具的技術。然而,他不會久留此地,稍長就赴義大利杜林謀求發展。大概他有這方面的天才,到杜林不久,就學會舞蹈與小提琴演奏,甚至在這兩方面收學生當老師。

回到法國後,他當教師很順利。1733年,30多歲就由路易15任命為宮廷音樂教師。可惜,在宮廷樂團中有了糾紛,只好辭職,離開路易15。之後,他還任職於幾位君主。

1764年,他被暗殺,其真相到現在還是一個謎。很可能是因金錢糾紛,而被他離異的妻子謀殺。他的外甥也有嫌疑。

他的作品,有歌劇、協奏曲等大規模音樂,以及室內樂曲,獨奏曲等小規模樂曲,其範圍很廣。他唯一的歌劇Scylla et GlaucusEnglish Baroque Soloistshttps://youtu.be/akYcmjYvkJc )於1746104日在巴黎首演,這齣歌劇現在也上演。他的獨奏協奏曲承繼韋瓦第快-慢-快的3樂章形式,但樂章中飄浮法國人獨特的典雅香氣,這可以説是法國的精華。

他的小提琴作品,有4小提琴奏鳴曲(各冊12曲),雙小提琴奏鳴曲兩冊(各冊6曲),小提琴協奏曲兩冊(各冊6曲)等。這次談他小提琴奏鳴曲集作品9中最有名的第3號。

這首小提琴奏鳴曲共有3個樂章,但第1樂章分為稍慢的行板與快板等兩個部分,因此實質上形成慢-快-慢-快的典型教會奏鳴曲式。

1樂章 稍慢的行板-快板(Un poco AndanteAllegroD大調。2/26/8拍子。
(Oistrakh
小提琴,Vladimir Yampolsky鋼琴) https://youtu.be/3UjFRo5ToGk

如上所述,這一樂章本身就分為兩個部分,1部分稍慢的行板就形成單獨的兩段體。在這裡,帶有付點的單純旋律,就已表現出勒克萊爾流麗的特質。這旋律雖寫於巴洛克時期,卻有一股浪漫主義的情緒,綿綿不絕的小提琴之歌,真能讓聽者入迷。

接下來的2部分是快板。這一部分開始於輕鬆快樂的旋律,雖然多用重音奏法,卻不會令人感覺到沉重,甚至會覺得輕鬆,這就是法國音樂的特質。中間樂段轉為小調,略為攙入傷感的表情,但不會損及全體的明朗。

2樂章 薩拉邦舞曲,最緩板(SarabandeLargo),f小調,3/2拍子。
(Oistrakh
小提琴,Vladimir Yampolsky鋼琴) https://youtu.be/7VMVpR4Gx74 (第23樂章)

這是悲痛的徐緩樂章,樂譜上記明是薩拉邦舞曲。那悲傷又美麗的旋律綿延不斷,那纖細的情感,有讓聽者陶醉的魔力。由於是極為短小的樂章,因此也沒有形成曲式,但美麗的小提琴歌聲,不會讓聽者感覺到單調。

3樂章 鈴鼓舞曲,急板(TambourinPresto),D大調,2/4拍子。
這樂章注明是「鈴鼓舞曲」。「鈴鼓」(Tambourin)是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方的一種鼓,比才在戲劇音樂「阿萊城姑娘」中用到此鼓。在「阿萊城姑娘」2組曲終曲「法朗多爾舞曲」可聽到其演奏。在巴洛克時期,是指一種2拍子的活潑舞曲,其名字乃取自這種敲擊樂器。除了勒克萊爾以外,拉摩、哥賽克(François-Joseph Gossec)等人也有此類作品。

此樂章在鋼琴(古鋼琴)上有表現敲打「鈴鼓」的非常特別的持續低音,小提琴則從頭到尾,以無窮動似的音形演奏主旋律。偶爾出現的小調旋律,也毫無灰暗或沉重的情調,完全把「鈴鼓舞曲」輕快性質表現無遺。是首很快樂輕鬆有趣的樂章。最後逐漸增加音量而突然結束。

Henryk Szeryng小提琴)https://youtu.be/FlrwA5_SKWE
 (Arthur Grumiaux小提琴) https://youtu.be/CB3RAqUVPR0  12樂章
 (Arthur Grumiaux
小提琴) https://youtu.be/jjuo-eh_f9M      3樂章

Scott Lin 2020-01-02 13:21:30

最早我是聽 Petri 直笛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i1--XspFHk

版主回應
謝謝來訪。直笛版也很有趣。 2020-01-02 14: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