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31 11:22:34雲翁
理查‧史特勞斯150歲
去年(2013)是兩位歌劇大作曲家200年冥誕,今年又是一位大作曲家也是歌劇作家的150週年誕生紀念。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Georg Strauss, 1864 - 1949)這位德國作曲家不止寫歌劇,還寫交響曲、交響詩、協奏曲等大形管弦樂曲,更有許多聲樂名作。(請參閱本台「理查‧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一文)。
在作曲家當中,有名的史特勞斯有4位,即:寫「藍色多瑙河」等許多圓舞曲名作的小約翰‧史特勞斯,他的父親老約翰‧史特勞斯,他的弟弟約瑟夫‧史特勞斯,以及今年的壽星理查‧史特勞斯。因此只稱史特勞斯時,會讓人混淆不清。下面所提史特勞斯,是指理查‧史特勞斯。資料來源,大多是維基百科。
史特勞斯的出生與成長
1864年6月11日誕生於巴伐利亞王國的慕尼黑,父親法朗茲‧史特勞斯(Franz Strauss)是慕尼黑宮廷歌劇院的法國號首席,母親是慕尼黑有名的啤酒釀造業者的女兒。理查‧史特勞斯從小就接受父親澈底但比較保守的音樂教育,且很早就開始作曲。1882年18歲時進慕尼黑大學學習哲學與藝術史,1年後移到柏林,就學短暫時間後,得到指揮家畢羅(Hans Guido Freiherr von Blow)指揮助手的職位,1885年畢羅在慕尼黑辭職後,由他遞補。
音樂方面的變化與進展
在這段期間,史特勞斯的作品忠於父親的教導,有舒曼、孟德爾頌等人風格的頗為保守的作風。他很崇敬莫札特,曾說:「朱庇特交響曲是我聽到的音樂當中,最偉大的一首。聽到終曲的復格時,我以為是在天堂。」
史特勞斯對當時的新音樂發生興趣,是1885年遇到傑出的小提琴家亞歷山大‧立達(Alexander Ritter)以後的事。立達促使史特勞斯認真面對嶄新的音樂。這種嶄新傾向給史特勞斯決定性影響,産生1889年首演,讓他馳名四方的第1部名作交響詩「唐璜」(Don Juan)。首演時,有一半聽眾喝采,但有另一半聽眾喝倒采。史特勞斯知道他聽到他內部的音樂,說「只要知道沒有一個藝術家沒被多數朋輩當做瘋子過,我就知道現在我正在邁向我要走的路。我很滿意。」史特勞斯繼續寫一連串交響詩,其中有「提爾愉快的惡作劇」( Till Eulenspiegels lustige Streiche,1895),作品28,「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Also sprach Zarathustra,1896)作品30等傑作。
1894年,史特勞斯在拜律特音樂節指揮上演「湯懷瑟」(Tannhuser und der Sngerkrieg auf Wartburg ),他看上當時飾演伊莉莎白的女高音歌手包麗妮‧瑪利亞‧德‧阿娜(Pauline Maria Strauss-de Ahna),兩人墮入情網後,不久就結婚。包麗妮的性格非常激烈,因而使史特勞斯很怕太太,她自己也留下許多史特勞斯的「惡妻」等惡評,但有她在身邊叱咤激勵,促使史特勞斯留下許多傑作也是事實吧。史特勞斯後來寫的歌劇「間奏曲」、「家庭交響曲」的靈感來自與這位夫人的家庭生活,歌劇「沒有影子的女人」中染布匠的妻子一角,也以包麗妮為模特兒。
1907年1月,馬勒在寫給其妻阿爾瑪的信上,描述他訪問柏林史特勞斯家的情形說:「包麗妮迎接我之後,馬上把我拉進她的房間,豪雨般對我講一堆雜七雜八無聊的話,問我一堆事,卻不讓我回答。然後用雙手硬把我拉到史特勞斯的房間,也不管他疲累睡著了,用尖鋭聲音叫醒他說:『起來吧,古斯塔夫來了!』史特勞斯帶着受難者的臉色苦笑着起來之後,3個人重新談剛剛那堆無聊的話。然後大家喝茶,包麗妮約我禮拜六大家一起吃中飯,然後兩人送我到我的飯店。」
1898年,寫完最後一首交響詩「英雄的生涯」(Ein Heldenleben)後,史特勞斯的興趣轉向歌劇。在這一範疇的第1部作品是「貢特拉姆」(Guntram,1894年)。這齣3幕歌劇,劇本也是史特勞斯自己撰寫,音樂、劇本 都深受華格納影響。這部作品因劇本的笨拙而失敗,他自己在加爾米施-帕滕基興(Garmisch-Partenkirchen)的別墅建造劇中主角貢特拉姆的墳墓,把劇本埋葬。接下來的歌劇「火荒」(Feuersnot,1901)使用慕尼黑方言,以致只能得到一小部分人的好評。到1905年,把奧斯卡‧王爾德的戲劇「莎樂美」(Salome)德語譯本譜成歌劇首演,得到空前的回響。只是以聖經為題材,又有相當色情的内容受到批評,以致在維也納等多處遭到禁演。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上演此劇時,終場後引起觀眾激勵的怒吼,院方只好上演一次就下檔。不過馬勒等當時的作曲家們,則對於此劇音樂的前衛性甚為共鳴,讓史特勞斯踏出歌劇作曲家的第1步。他的下一齣歌劇是「厄勒克特拉」(Elektra)。在這部作品中,他徹底推進前衛手法,多用複調、不協和弦等,超越調性音樂的界限,差一點就成為無調音樂。此劇是史特勞斯與詩人霍夫曼斯塔爾(Hugo von Hofmannsthal)合作的第1齣歌劇,此後直到霍夫曼斯塔爾去世,兩人合作創造出許多傑作。這種成功合作的例子,在音樂史上並不多見。
1911年首演,與霍夫曼斯塔爾合作的第2部作品「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獲得大成功,鞏固了他當作曲家的地位。他在這部作品之後少用前衛手法,也不加入當時逐漸興隆的新維也納樂派或新古典主義,繼續停留在後期浪漫主義的樣式,結果在以後的時代裡,站在穩健的保守派立場。此後到最後一齣完成的歌劇「隨想曲」(Capriccio)為止,他寫了許多歌劇,其中喜劇所佔比例很高(尤其在中期以後)。這在浪漫主義以後,如華格納、威爾第、浦契尼等大作曲家幾乎都寫悲劇來看,是一件大放異彩的事。
晚年被認為是保守派的印象,在他去世後就轉為浪漫主義最末期的巨星,其作品不斷在音樂會或歌劇院上演。最後的10年間創作速度減緩,但還是譜寫「隨想曲」、「最後四首歌」(1948年)等重要作品,從1889年「唐璜」(Don Juan)開始起算,竟跨越60年之久,隨時都有傑作誕生。而且在器樂與歌劇兩方面,都有多首代表作,這一點是在莫札特之後,到理查‧史特勞斯才又做到。
協助納粹
1930年以後,在納粹政權下,史特勞斯與政治發生關聯。這件事到現在還議論紛紛。指責他的一方說,他曾就任第三帝國的帝國音樂院總裁之職,還應納粹當局的要求從事音樂活動,認為在納粹政權時代,他是親近粹政的作曲家。擁護他的一方則說,他的兒子娶猶太人為妻,結果他的孫子也有猶太血統,為了保護自己家族,不得不與納粹維持良好關係。還有人說,他冒險拒絕從歌劇「沉默的女人」( Die schweigsame Frau,1935)首演海報上去除猶太人劇本作家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之名字,更企圖利用他自己的地位,保護猶太人朋友與同事。因而認為他是被納粹利用的受害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以協助納粹罪名被告到聯合國的非納粹化罪犯法庭,還好最後獲判無罪。
戰後生活與去世
二次大戰後,他為避開風頭,較少公開亮相。曾到倫敦舉行音樂會,指揮樂團演奏「家庭交響曲」。他自己希望演奏「阿爾卑斯交響曲」,但是當天還有別的音樂會在舉行,因此沒能招到足夠的管弦樂演奏者演奏此曲。這時候,對英國人來說,他已經是「過去的人」,少有人認識他,以致到處有人問他「你就是那首『藍色多瑙河』的作曲者嗎?」
1948年,史特勞斯閒來無事,家人建議繼續作曲,於是譜作最晚年的作品「最後四首歌」(樂譜在他去世後出版)。史特勞斯一生當中寫過許多歌曲,但這部作品恐怕是最有名者之一。在這時期,已有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布萊茲(Pierre Boulez)、諾諾(Luigi Nono)、凱吉(John Milton Cage Jr.)等前衛作曲家開始登場,因而史特勞斯的作風,已顯得古意盎然,跟不上時代。史特勞斯自己在戰後不久的一次採訪中也說,「我已經是過去的作曲家,還這麼長壽只是偶然的事情」。雖然如此,這最後的歌曲集受演奏者與聽眾大歡迎。
在寂靜的晚年生活中,史特勞斯常常看着院子裡的花自語,「我不在了,花還會繼續開」。他最後的作品,是歌曲「葵花」。
1949年9月8日在德國加爾米施-帕滕基興去世,葬禮上,依遺囑演奏「玫瑰騎士」第3幕的三重唱。
指揮家史特勞斯
史特勞斯也是當時有名的指揮家,除指揮演奏自己的作品外,還演奏許多歌劇,舉行多場音樂會。他在世界頂級的歌劇院,如慕尼黑、柏林、維也納的歌劇院擔任要職。不過後來他自己作品的首演,也請別人代勞。
年輕時,他的指揮動作非常激烈,以致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他是瘋子。不過後來的指揮樣式比較收歛,簡潔而沒有那麼誇張。他的弟子有卡爾‧貝姆、喬治‧賽爾等名指揮家。
據貝姆說,有一次史特勞斯指揮「沒有影子的女人」(Die Frau ohne Schatten,1919)時,拍他指揮姿勢的攝影師請他「也使用左手,用雙手站着指揮」。史特勞斯發脾氣回答他説:「我一向以這種姿勢指揮。今後也不使用左手,坐着指揮!」然而有一天指揮到高潮時,激動得揮動左手站起來指揮。終場後,貝姆對史特勞斯開玩笑說,「老師平常都說,您的指揮法『絕對要遵守這個樣式!』今天您自己破戒了。」結果史特勞斯一言不發,像逃避一樣回去了。另外也有人說,史特勞斯說,「如果報酬付兩倍,那究可以考慮用雙手指揮」。
史特勞斯告訴貝姆,指揮家「用右手打拍子只是外表而已,為的是讓樂手找得到自己的位子。其他都來自精神方面。指揮者的表情,應隨着樂曲的抒情性部分與戲劇性部分而變化,必須共同體驗作品中顯出的愛與憎恨。」
據賽爾說,史特勞斯比演奏更喜歡玩牌。有一次在指揮歌劇「費德里奧」時看錶,發現會來不及去玩牌,就改用很快的速度指揮。
他留有很多錄音,還有幾部電影留下他指揮的樣子。他的作品請查閱維基百科相關各條。
上一篇:范倫提娜‧莉西特莎的藝術
下一篇:莫札特最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