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9 23:22:26雲翁

舒伯特:聯篇歌曲集「冬之旅」(6完)

                    

第2部                 
 
19 幻影(Tuschung)
(Dietrich Fischer Dieskau 男中音,Murray Perahia 鋼琴)
http://youtu.be/vyAQoz8Ch7I 
 
與第18曲一樣,採舞曲姿態。這次輕快如圓舞曲。序奏很溫柔、輕盈又優雅,很有舒伯特的特色。曲名「Tuschung」,是讓人覺得與現實不一樣,讓人有錯覺之意。
 
A大調,6/8拍子。「稍微快一點」(Etwas geschwind)。有5小節序奏,3小節尾聲。伴奏指定全曲都要以弱音演奏。在輕盈的序奏後,歌聲唱出「友善的光芒在前面跳舞」,但這快樂的旋律並不太突出,似乎一開始就暗示這光芒只不過是黑夜裡的幻影。有點怪氣的大調音樂,釀出妖異的效果。主角與「鬼火」時一樣,給莫名其妙的光芒玩弄。
 
Tuschung 
幻影 
 
Ein Licht tanzt freundlich vor mir her; 
ich folg' ihm nach die Kreuz und Quer. 
Ich folg' ihm gern und seh's ihm an, 
da es verlockt den Wandersmann. 
友善的光芒在前面跳舞,
我追着光芒到處亂走。
我樂得追逐光芒,
卻想光芒是在迷惑流浪人。
 
Ach, wer wie ich so elend ist, 
gibt gern sich hin der bunten List, 
die hinter Eis und Nacht und Graus 
ihm weist ein helles, warmes Haus 
啊,只有像我這樣落魄的人,
自動投入華麗的陷阱,
那陷阱在冰雪與黑夜與恐怖中
讓你看到明亮而溫暖的家
 
und eine liebe Seele drin- 
nur Tuschung ist fr mich Gewinn. 
其中還有充滿愛情的人──
我只能得到這幻影。 
 
漫無目的而流浪的主角,對人生絕望,只希望趕快結束這種狀況。他毫不留戀這個人生。於是他看到幻影,而且知道是幻影。是否又看到鬼火?雖然知道是幻影,他還是願意離開充滿背叛,悲哀痛苦的現實,暫時委身於夢幻的世界。
 
此曲移用舒伯特的歌劇「阿爾豐索與艾絲特列拉」(Alfonso und Estrella,D732)中的第11曲詠唱調,其音樂幾乎沒有變動。
 
20 路標 (Der Wegweiser)
(Dietrich Fischer Dieskau 男中音,Murray Perahia 鋼琴)
http://youtu.be/Yk3mbjUc2BQ 
 
主角看到路標,但他避而不走向有人的市鎮,故意走孤獨的道路。他指向死亡走。
 
g小調,2/4拍子。速度是「中庸的」(Maessig)。有5小節序奏,2小節尾聲。節奏從頭到尾都刻出主角信步而行的腳步。他不停的行走,只求「沒有人回來過的道路」。這又引出下一首「客棧」。
 
Der Wegweiser
路標 
 
Was vermeid' ich denn die Wege, 
wo die andern Wandrer geh'n, 
suche mir versteckte Stege 
durch verschneite Felsenhh'n? 
為什麼我要避開
別的旅人會挑選的道路,
而專找隱密的
積雪的岩山小路?
 
Habe ja doch nichts begangen, 
da ich Menschen sollte scheu'n, 
welch ein trichtes Verlangen 
treibt mich in die Wstenei'n? 
我沒做什麼
見不得人的事,
是什麼可笑的願望
把我趕到寂寞荒野?
 
Weiser stehen auf den Wegen,
weisen auf die Stdte zu, 
und ich wandre sonder Maen, 
ohne Ruh', und suche Ruh'. 
路肩豎有路標,
指向市鎮。
然而我不停的在徘徊,
尋找休憩而不停止。
 
Einen Weiser seh' ich stehen 
unverrckt vor meinem Blick, 
eine Strae mu ich gehen, 
die noch keiner ging zurck. 
我看到一支路標
屹立在眼前。
我要走這條路,
這條沒人回來過的道路。
 
繼序奏之後,主角的「為什麼我要避開別的旅人會挑選的道路,而專找隱密的積雪的岩山小路?」,正道出他的人生路程。「我沒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轉為大調,表現光明的心情,同時也表現悲痛的孤獨感。「是什麼可笑的願望把我趕到寂寞荒野?」這歌詞,正道出舒伯特這位不尋常天才的心聲。之後,歌詞竟中斷6小節,只有鋼琴描述主角失意而孤獨的腳步。又回到小調,開頭的旋律也回來。聲樂又開始「路肩豎有路標,指向市鎮」,並繼續「然而我不停的在徘徊,尋找休憩而不停止。」這裡所說的休憩,當然並不是一般所謂的休息。隔1小節後,「我看到一支路標屹立在眼前」以平平的旋律唱出,並在3度上方又平平的唱出「我要走這條路」,最後還唱「這條沒人回來過的道路」。這第4段會重複一次,再重複最後一句才結束這首歌曲。這第4段的旋律很少起伏,聽起來就知道主角已經沒有精神,也沒有活下去的意願。兩小節鋼琴尾聲,像要走到地底下的腳步聲。
 
21 客棧(Das Wirtshaus)
(Dietrich Fischer Dieskau 男中音,Murray Perahia 鋼琴)
http://youtu.be/kqyrckNKsVQ
 
年輕人走到墓地。墓地裝飾的花環,讓他覺得這裡是舒服的客棧,希望自己也在這裡安息。然而可以安葬在這裡的,只有屬於此教會的人,像他這樣的流浪者,根本無法加入。他只好繼續行走。舒伯特把自己對死亡的感情表現在此曲中。這是在全曲中最充滿美感的一曲。在這裡,把德國浪漫主義對死亡的憧憬,很巧妙的音樂化,並有永恆的安息,但主角卻被永恆的安息拒絕。這代表舒伯特告別德國浪漫主義。這一點與馬勒「流浪青年之歌」有根本上的差異。
 
F大調,4/4拍子。速度是「非常緩慢的」(Sehr langsam)。有4小節序奏,3小節尾聲。在24首歌曲中,這是唯一的F大調歌曲,也是唯一的「非常緩慢的」歌曲。此曲以莊嚴的和弦緩慢進行,其聲音彷彿教堂的風琴,主角告別之後,其聲音一直不停。
 
Das Wirtshaus
客棧
 
Auf einen Totenacker 
hat mich mein Weg gebracht, 
allhier will ich einkehren, 
hab' ich bei mir gedacht. 
順道而行
走到墓地,
希望能在這裡休息,
我在心裡這麼想。
 
Ihr grnen Totenkrnze 
knnt wohl die Zeichen sein, 
die mde Wandrer laden 
ins khler Wirtshaus ein. 
你們綠色的花圈
也許就是個標誌,
以便引導疲憊的旅人
到陰涼的客棧。
 
Sind denn in diesem Hause 
die Kammern all' besetzt? 
Bin matt zum Niedersinken, 
bin tdlich schwer verletzt. 
什麼,這屋子裡
所有房間都有人?
我已累得快要崩潰
傷得快要死了。
 
O unbarmherz'ge Schenke, 
doch weisest du mich ab? 
Nun weiter denn, nur weiter, 
mein treuer Wanderstab!
噢冷酷的客棧,
你還是要把我趕走?
那就繼續再往前走,往前走,
我忠實的拐杖!
 
在4小節序奏之後,主角以虛弱無力的聲音開始唱「順道而行,走到墓地」,然後「希望能在這裡休息,我在心裡這麼想。」隔1小節後,「你們綠色的花圈也許就是個標誌」,覺得死者在對他招手。但再隔1小節就知道這裡已客滿。其實他已經非常疲憊,主角以大調旋律唱出「已累得快要崩潰,傷得快要死了」。狀況很悽慘,音樂卻是大調。這種對比,更能顯出主角的絕望感。主角向死者說「噢冷酷的客棧,你還是要把我趕走?」並馬上說「那就繼續再往前走,往前走」。「那就繼續再往前走」部分是激動的大調。對求死不得,必須繼續流浪的主角而言,只有忠實的拐杖是他的伴侶。大調與小調對調好幾次,歌詞的份量以這種手法巧妙的呈現。
 
22 勇氣(Mut)
(Dietrich Fischer Dieskau 男中音,Murray Perahia 鋼琴)
http://youtu.be/FuTsLJSMCsU
 
第1次譜作時是a小調,2/4拍子。指定要「中庸的,有力的」(Maessig, kraeftig)。第2次譜作時是g小調,2/4拍子。指定要「稍快,但要有力」(Zielich geschwind, doch kraeftig)。在手稿中,兩種調性都存在。序奏與尾聲都是4小節。
 
在上一曲,主角不為墓地所留,那就得奮力生存。大調與小調在這裡也頻頻交替,雄壯的復歌,打消比較消氣的旋律。又歌又笑,把心中的傷痛打發掉,如聽心裡的聲音,會死掉。要活下去,只有忘掉心裡的疼痛,只是找不到強有力的支撐力量。這多寂寞。
 
Mut
勇氣
 
Fliegt der Schnee mir ins Gesicht, 
schttl' ich ihn herunter. 
Wenn mein Herz im Busen spricht, 
sing' ich hell und munter. 
如果飛雪襲臉,
我就把雪撥開。
如果我的心在裡面閒話,
我就大聲快活的唱。
 
Hre nicht, was es mir sagt, 
habe keine Ohren. 
fhle nicht, was es mir klagt, 
Klagen ist fr Toren. 
我才不聽他的話,
我沒有耳朵。
我才不感覺到他在嘆息,
嘆息是笨蛋做的事。
 
Lustig in die Welt hinein 
gegen Wind und Wetter; 
will kein Gott auf Erden sein, 
sind wir selber Gtter! 
愉快走進這世界吧,
不怕風也不怕雷雨,
如果地上沒有神明
那我們自己就是神明!
 
序奏好像是進行曲。主角開始唱「飛雪襲臉,我就把雪撥開」。兩小節鋼琴,像在描述雪塊掉下來。歌聲勉強明朗的唱「如果我的心在裡面閒話,我就大聲快活的唱」。「我就大聲快活的唱」處的旋律,與接下來兩小節間奏旋律,表露出他這樣講,只是在虛張聲勢。這種氣氛瀰漫於全曲,最後還空口說大話,說自己是神。知道這是虛偽勇氣的,是主角自己與作曲者舒伯特。
 
23 幻日(Die Nebensonnen)
(Dietrich Fischer Dieskau 男中音,Murray Perahia 鋼琴)
http://youtu.be/u58XOPMssu0 
 
「幻日」(如圖)是因空中漂浮的冰晶折射陽光,同時出現多個太陽的一種自然現象。詳細情形,請參閱維基百科「幻日」條。氣象條件變化,幻日就會消失。男主角看到3個太陽,他就把自己的思念,投影在這種現象上。此曲所說3個太陽究竟何指?有多種說法。其中一個說法是,3個中的兩個是愛人的兩個眼睛,剩下1個是主角他自己。現在,愛人的兩個眼睛再也看不到,剩下他自己也要告別了。其實這種解釋沒有什麼意義,總是他看到了「幻日」而已。
 
第1次譜作時是A大調,3/4拍子。「中庸」(Maessig)速度,全曲33小節。第1次譜作時是A大調,3/4拍子。「不要太緩慢」(Nioch zu langsam)32小節。4小節序奏,3小節尾聲。
 

 
Die Nebensonnen 
幻日 
 
Drei Sonnen sah ich am Himmel steh'n, 
hab lang' und fest sie angeseh'n. 
Und sie auch standen da so stier, 
als wollten sie nicht weg von mir.
看到天上有三個太陽,
我凝視了好久。
而那些太陽也停在那兒沒動,
好像捨不得離開我。
 
Ach, meine Sonnen seid ihr nicht, 
Schaut andern doch ins Angesicht! 
Ach, neulich hatt' ich auch wohl drei: 
Nun sind hinab die besten zwei. 
啊,你們不是我的太陽,
去看別人的臉吧!
啊,前些時候我也有三個太陽,
現在較好的兩個沉下去了。
 
Ging' nur die dritt' erst hinterdrein, 
im Dunkeln wird mir wohler sein. 
最好第3個也沉下去,
那我就可以在黑暗中喘口氣。
 
沉重的序奏,好像象徵送葬與告別。主角開始唱「看到天上有三個太陽,我凝視了好久」,然後以同樣的旋律唱「而那些太陽也停在那兒沒動,好像捨不得離開我」。三個太陽好像永遠會掛在那兒,但其中兩個是幻日,終究會消失。剩下來的一個,不久也會掉落在地平線下面。在主角的人生裡,以為一直會在的兩個太陽,原來也不過是幻日。隔1小節,突然說「啊,你們不是我的太陽」。如上所述,這三個太陽究竟代表什麼,到現在都無定論,總之,這主角失落了三個重要如太陽的東西。他丟下一句悲痛的告別的話「去看別人的臉吧!」歌曲旋律沒有什麼動態,卻有多彩的和聲,聽來像是一首讚美歌。最後一句「那我就可以在黑暗中喘口氣」像是主角在喃喃自語。鋼琴尾聲像平靜的水波,溫柔的搖動主角,也像是一首搖籃曲。
 
24 老樂師(Der Leiermann)
(Dietrich Fischer Dieskau 男中音,Murray Perahia 鋼琴)
http://youtu.be/WA1AQxuRtOI 
 
此曲是「冬之旅」的終曲,在幾年前我就談過一次,請參閱「舒伯特『冬之旅』與『美麗的磨坊少女』的終曲」一文。這裡只重登歌詞,並補充一點資料。
 
布拉姆斯在他作品113「13首卡農」第13曲「愛的悲哀是單調的」(Einfrmig ist der Liebe Gram)使用此曲的旋律。(http://youtu.be/bFb1O4B82w4)
 
a小調,3/4拍子。速度是「稍慢」(Etwas langsam)。8小節序奏,約4小節的尾聲。
 
Der Leiermann
老樂師
 
Drben hinterm Dorfe 
steht ein Leiermann, 
und mit starren Fingern 
dreht er, was er kann, 
在村落那邊
站著一個手搖風琴樂師,
用凍僵的手指
盡量轉動風琴把柄,
 
barfu auf dem Eise 
wankt er hin und her, 
und sein kleiner Teller 
bleibt ihm immer leer. 
赤足在冰上
搖搖晃晃走來走去。
他的小盤中
一直是空著。
 
Keiner mag ihn hren, 
keiner sieht ihn an, 
und die Hunde knurren 
um den alten Mann, 
沒有人聽他聲音,
沒有人看他一眼。
吠叫的野狗
圍繞那老人。
 
Und er l魠t es gehen 
alles, wie es will, 
dreht, und seine Leier 
steht ihm nimmer still. 
他毫不理會
任其自然, 
搖動風琴把柄
不停做聲。
 
Wunderlicher Alter, 
soll ich mit dir geh'n? 
Willst zu meinen Liedern 
deine Leier dreh'n? 
奇怪的老人啊,
我可以跟你一道走嗎?
你願不願意搖動你的風琴
為我的歌聲伴奏?
 
下面一段引用前文的一部分,方便讀者閱讀:
 
「老樂師」採應詞歌(Through-composed song)曲式,歌曲旋律淡淡地進行。
 
8小節前奏之後,旅人以兩小節唱第1句。老樂手不理會旅人,隨後彈奏兩小節風琴。旅人又唱兩小節,老樂手也彈奏兩小節。音樂就這樣有搭沒搭地進行。開始時,旅人只是客觀敘述在街道角落孤獨地彈奏手搖風琴的老樂師,旋律形式一直沒有變動,單調無心有氣無力。鋼琴低音部從頭到尾不變的五度和弦,描出風琴的風聲,高音部則描出轉動把柄。後來旅人主觀覺得他們兩人同樣是天涯淪落人,於是邀他一道走。這時候旋律形式有了變化,他的心情也略為高昂,但老樂師還是我行我素不理他。
 
這故事沒有結局,年輕人的人生還要繼續下去。
 
全曲樂譜:
http://conquest.imslp.info/files/imglnks/usimg/9/92/IMSLP00414-Schubert_-_Winterreis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