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8 18:22:26雲翁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曲第4號c小調作品18-4

               

對貝多芬來c小調這個調性是很特別的調性,而常與莫札特的g小調比較。c小調最能表現貝多芬的本質,貝多芬本身好像也意識到這件事。

一般都交響曲第5號「命運」是c小調的代表性作品,其實,包括這次要談的這首第4號弦樂四重奏曲在,在他初期作品中,還有一些c小調的名作。例如海頓教他不要出版的鋼琴三重奏曲第3號作品1、弦樂三重奏曲第3號作品9、鋼琴奏鳴曲「悲愴」作品13都是。

那麼c小調所表現的貝多芬的本質是什麼?讀者聽這首第4號弦樂四重奏曲,會有什麼感覺?

(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Wq8swGFOu8

當然,個人有個人的感覺,而這也沒錯,個人的感覺,不必與別人的相同。不過一般認為超越悲傷的激烈感情,對人生、命運等的忿怒與悲哀、動人心弦的訴求,這些都是貝多芬的本質,而在c小調的作品中,這些事情表現得特別顯著。那麼什麼事情讓貝多芬有這些本質呢?一個是有名的耳疾,另一個或許是雙親給他的影響。有關前者留待以後再,這次談後者。

貝多芬的父親是一位酗酒的宮廷樂師,他對兒子的音樂教育極為嚴格,練習鋼琴時都不讓他睡覺。喝酒之後,醉醺醺的吵醒睡著的兒子起來練鋼琴。這,一定無法得到貝多芬的敬愛。而他母親看到這種情形,好像也不曾阻止過。年幼的貝多芬第一次作曲,高興得連忙拿給他父親看,據他父親不但不稱讚他,還罵他不去練琴,只會浪費時間。莫札特的父親也碰到同樣的情形,但他卻含着喜悅的眼摟抱年幼的莫札特。也許貝多芬知道相差這麼大的事情。

當初,貝多芬作曲一定是以海頓、莫札特兩位大前輩為其目標,然而在這種環境下,要貝多芬承繼海頓那般明朗又條理分明的音樂,或莫札特那般的情感就比較難了。當然,他對命運愈來愈悲觀。聽他c小調作品,會令人想到他的這種背景。

弦樂四重奏曲第4號這首名曲,也表現出c小調的這種特性,而且具有海頓的形式美與莫札特的簡樸情緒。

亦請參本台「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曲」一文。

 

1樂章 不要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anto) 4/4拍子,奏鳴曲式。

(David Oistrakh Quartet)http://www.youtube.com/watch?v=_ZGv6fiaJAE

(Amadeus Quarte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JBttLViBYw

(JubileeQuarte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LorW8i5yek

1小提琴在大提琴刻出的節奏與其他二弦的陪襯上,以較低而熱情的音色唱出第1主題。曾幾何時,其他二弦也跟着大提琴刻出節奏,這會令人覺得似乎有人在追趕,也有一點不安的感覺。這也會令人想起同樣在這時期作曲的鋼琴奏鳴曲第8號「悲愴」。(http://www.youtube.com/watch?v=TzQlx0ZtmMY)。音樂逐漸增加音量,最後全樂器以激烈的重音,出好像爆發怒氣的聲音。

2主題由第2小提琴以大調提出。但這個大調,不會給人明朗的印象。只是在忿怒與悲哀當中,喘個氣而已。第2主題由第2小提琴提出,而不是第1小提琴,這樣子的安排,是否有他特別的意義?有人認為這代表他對他所在的環境與命運的心情。不過欣賞音樂,好像也不必太拘泥於這種涵,太累了。

在發展部,情緒更為高昂,伴奏的刻劃更為激烈雄辯。聽來好像要把滿腔怨氣,一個個丟出來似的。這樂章譜寫得很仔細,成為百聽不厭的名曲,也成為充分表現貝多芬c小調本質的作品。

2樂章 詼諧曲,較快的中板 (Scherzo, Andante quasi Allegro) 3/8拍子,奏鳴曲式。

 (JubileeQuarte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CJVFMhTE1I

(Amadeus Quarte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RYkj-D9sxQ

這樂章很特別。明記是詼諧曲,速度記號卻是「中板」(不過註明是「近乎快板」),還使用奏鳴曲式,而且以復格形式開始。這有點會令人想起他交響曲第1號第2樂章(速度與此曲相差很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MDhbdGDBTo)。這種傾向,在以後的弦樂四重奏曲第7「拉祖莫夫斯基第1號」擴大,而這首4號可以是其先驅。

這樂章從第2小提琴演奏的以連續3個同音、音階、分散和弦為基本要素的旋律開始。這裡的音樂與第1樂章很不一樣,4件樂器大致對等的各有其旋律,各自主張,平靜的形成4聲部復格。件樂器都不會以音量壓倒其他樂器,大致在平靜中偶而顯出有點悲傷的表情,並把開頭的旋律音形盡可能展開。

這樂章是3拍子的樂章,但第2拍與第3拍指定要突強,因而展開很獨特的世界。欣賞時,件樂器的旋律,都要仔細聽取。

3樂章 小舞曲,稍快板(Menuetto Allegretto) 3/4拍子,3段體。

(JubileeQuarte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o5xr_6Y_cU

(Amadeus Quarte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x2dsW2iJLk(第34樂章)

在詼諧曲之後放置小舞曲,這種手法令人想到以後的交響曲第8號。不過在這首四重奏曲中,第2樂章所謂詼諧曲,實質上並不是詼諧曲。

8小節主題,在調性方面從降E大調經f小調而達c小調,在感情方面雖是小舞曲,卻多讓第3拍突強,像是把怒氣丟出來一樣。這些都是不很尋常的戲劇化表現。

中間樂段轉為降A大調,曲趣轉穩,第1小提琴刻出輕快的3連音符,其他的3弦則唱出優美的旋律。尤其中間以延長記號延長樂音,1小節下降音階過門樂句後接著來的4小節,聽來有如莫札特的作品那麼美。貝多芬以很少的音符,寫出給人留下很深印象的帶點憂傷的音樂。

4樂章 快板(Allegro) 2/2拍子,輪旋曲式。採A-B-A-C-A-B-A-尾聲形式。

(JubileeQuarte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d9vETJP8q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E3OUvvD7dU

1樂章激動情緒再現,旋律雖然易親,但基底下有一股悲憤,幾次有發展為忿怒的趨勢。整個樂章由第1小提琴擔綱,到最急板(PrestissimoC大調的尾聲,還會出現莫札特在交響曲第41號使用的「朱庇特音型」。

貝多芬把自己激烈的感情,對人生命運的悲憤以c小調這種調性傾訴出來,這在對音樂只有美的意識的海頓或莫札特中看不到的。

這首第4號弦樂四重奏曲,在許多方面來,都非常重要,比較作品18中的任何其他作品,都充滿獨創性。

 

樂譜:

http://javanese.imslp.info/files/imglnks/usimg/2/26/IMSLP04758-Beethoven_-_String_Quartet_No.4_Dover.pdf

(樂曲彩色分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iJ5OFksN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