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3 17:16:40雲翁

以「雲雀」為名的兩首名曲

 

這次想談兩首以「雲雀」為曲名的作品。

一首是海頓的弦樂四重奏曲第67D大調「雲雀」作品64-5,另一首是佛漢威廉斯的「雲雀高飛」。這兩首作品互相毫無關係,其所以並列在這篇文章中,只不過兩曲在曲名中都有「雲雀」的緣故。

 

依據維基百科,「雲雀學名:Alauda arvensis)又稱告天子告天鳥阿蘭大鷚天鷚朝天子等,隸屬於雀形目,百靈科。雲雀體形似蒙古百靈,但個體較小,體長約19cm 左右,上體黑褐色,翅、尾各羽外緣淡棕色。最外側一對尾羽近純白色,緊挨著的一對外羽瓣為白色。下體白色,胸部淡棕色並有多數黑褐色斑點。其生活習性與蒙古百靈基本相似,雲雀羽色雖不華麗,但鳴聲婉轉,歌聲嘹亮,能與蒙古百靈媲美,素有「南靈」之稱,是中國著名的籠鳥,在國外也深受養鳥者歡迎。」雲雀常在地面上覓食,一飛翔就會飛到高空,並且能夠像直昇機一樣,停留在高空的一點。一般的小鳥都是停在樹枝上鳴叫,雲雀則停留在高空,以亮的聲音鳴叫,其叫聲在地面上就能夠聽到。在維基百科英文或日文網頁,可以聽到雲雀鳴聲。

 

1

 

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 - 1809)是代表古典主義音樂的奧地利作曲家。他以一百多首交響曲(有編號的共有104首,其他還有沒有編號的。)奠定古典交響曲的形式,因而有「交響曲之父」之稱。他還譜寫至少68弦樂四重奏曲,因而締定這類音樂的形式,因此也有「弦樂四重奏曲之父」之稱。

荷蘭音樂學者Anthony van Hoboken 整理海頓的作品時,曾整理出83海頓的弦樂四重奏曲,並加以編號。但後來發現有些是別人假借他的名字發表的偽作(如作品38),以及從其他曲種改編的樂曲(如作品517)。如果把這些作品剔除,海頓原創的弦樂四重奏曲作品,共有68首,不過這數字還有爭議。弦樂四重奏曲的編號目前還維持Hoboken編號,因此有些編號是空號。

1761年,海頓受雇於匈牙利貴族Eszterházy Miklós József,在匈牙利王國最大的地主兼企業家埃斯泰爾哈吉(Eszterházy)家擔任樂長之職到1790年。1790Miklós去世,繼承的兒子安塔爾對音樂毫無興趣,海頓就成為只掛名的樂長。於是他就旅行英國,大半都在英國生活。數年後安塔爾去世,由下一位Eszterházy Miklós繼承,於是海頓復職,一直在埃斯泰爾哈吉家工作到1802年病故為止。

1790年,海頓受埃斯泰爾哈吉家宮廷樂團的小提琴家兼企業家約翰‧托斯托的委託,譜寫「第3托斯托四重奏曲」作品646曲,其第5D大調弦樂四重奏曲第67號很有名。其曲名「雲雀」並不是海頓自己所付予,海頓也沒有以這首作品描述雲雀。曲名「雲雀」的由來,是此曲第1樂章開頭處出現的旋律,很像雲雀由低處飛翔到高空的樣子,也像雲雀在高空鳴囀的聲音,因而就有此曲名。命名者好像是托斯托,至於何時命名就不得而知。

 

弦樂四重奏曲第67D大調「雲雀(The Lark)」 作品64-5Hob.. 63

全曲有4個樂章,各章的形式,當然採用典型的古典樣式。

1樂章:中庸的快板,D大調,2/2拍子。奏鳴曲式。

1小提琴在其他樂器奏出的斷奏伴奏旋律上提出第1主題,這就是「雲雀」的旋律。開展部主要開展1主題。到再現部,主題會有變化,甚至有再次開展之勢。最後以1主題的動機結束這個樂章。

(The Royal Philharmonic Chamber Ensembl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TH74JxaKCQ

 

2樂章:如歌的慢板,A大調,3/4拍子。3段體。

很平靜的徐緩樂章。主部的主題很優美。中段是a小調。在再現部,主題有許多變化。

(The Royal Philharmonic Chamber Ensembl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BVcwBdSQRo

 

3樂章:小步舞曲。稍快板,D大調,3/4拍子。

很快樂的小步舞曲樂章。頻頻出現的倚音,作出跳躍似的舞步效果。中段是d小調,並有對位法似的寫法。

(The Royal Philharmonic Chamber Ensembl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bDBSEBfl7k

 

4樂章:終曲。甚快板,D大調,2/4拍子。3段體。

是有輪旋曲風格的樂章,並演奏得像是一首無窮動曲。中段是d小調,使用賦格手法譜寫。

(The Royal Philharmonic Chamber Ensembl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LW_5bR_WSA

 

樂譜

http://imslp.info/files/imglnks/usimg/c/cb/IMSLP06557-Haydn_-_Op._64__No._5.pdf

 

2

 

佛漢威廉斯的「雲雀高飛」(The Lark Ascending)有副題「為小提琴與管弦樂的浪漫曲」(Romance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這是由獨奏小提琴與管弦樂團演奏的有小提琴協奏曲風格的作品。(有關佛漢威廉斯,請參閱本台「佛漢威廉斯:「英國民謠組曲」」一文中的簡介)。此曲獻給協助作曲,並予以首演的英國名女小提琴家瑪莉‧荷爾(Marie Hall)

海頓的「雲雀」並不是為雲雀所寫的作品,曲中也沒有刻意描寫雲雀。只是有聽者覺得其第1樂章的第1主題像是描述雲雀從低處飛揚到高空,並在高空鳴囀,於是給此曲冠上「雲雀」的名字。佛漢威廉斯的「雲雀高飛」不一樣,是英國作家喬治‧梅列迪斯(George Meredith)一篇敘述雲雀的122行詩觸發他的靈感而譜成的。因此音樂直接跟雲雀有關。

1914年,佛漢威廉斯完成「雲雀高飛」的小提琴與鋼琴兩種版本。小提琴與管弦樂協奏的版本,則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佛漢威廉斯從軍而延遲到1920年得到瑪莉‧荷爾的協助才完成。瑪莉‧荷爾在1920年以小提琴獨奏鋼琴伴奏版本首演此曲,1921年在倫敦還首演「小提琴獨奏與管弦樂的浪漫曲」版本。

佛漢威廉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眺望運兵船渡過英倫海峽時寫草稿。有一個男孩從旁邊看到他的草稿,以為在寫密碼而報警,警察還逮捕他。

英國人很喜愛這首音樂,因此網路電台Classic FM每年舉辦的年度榮譽榜聽眾投票,這首作品在2007080910年超越艾爾嘉的大提琴協奏曲、拉赫瑪尼諾夫的第2號鋼琴協奏曲、莫札特的單簧管協奏曲與佛漢威廉斯他自己的「塔利斯主題幻想曲」而奪得第1名。

 

佛漢威廉斯「雲雀高飛」(The Lark Ascending)

在樂譜之前節錄梅列迪斯的原詩:

He rises and begins to round,

He drops the silver chain of sound,

Of many links without a break,

In chirrup, whistle, slur and shake.

For singing till his heaven fills,

'Tis love of earth that heinstils,

And ever winging up and up,

Our valley is his golden cup,

And he the wine which overflows

To lift us with him as he goes.

Till lost on his aerial rings

In light, and then the fancy sings.

 

他(雲雀)飛上去,繞着圈子,

並丟下聲音的銀色鎖鏈,

那是許多不間斷的連鎖,

啁啾, 囀鳴,連聲,震抖。

歌聲填滿整個天空,

那是對他居住的大地之愛。

然後高翔又高翔,

我們的山谷成為他的金杯,

而他成為溢出的紅酒。

讓我們跟他一起飛翔,

直到他的圈環在光芒中消失,

然後聽不到那別緻的歌聲。

 

樂曲採用自由的3段體(A - [B - C - B'] - A')。

主部是6/8拍子,持續的行板。在平靜而簡短的序奏之後,獨奏小提琴以單音節裝飾奏風格奏出模仿雲雀叫聲的裝飾奏,然後再奏出令人聯想雲雀飛翔的美麗主題旋律。使用五聲音階的結果,讓小提琴脫離調性音樂,並顯示佛漢威廉斯印象主義的一面。這種脫離拘束的作法也表現在節奏方面。獨奏小提琴的裝飾奏樂譜,沒有區隔小節的縱線,並使聽者有瞑想的感覺。

中段是平靜的稍快板(近似行板)(Allegretto tranquillo (quasi andante))2/4拍子。氣氛略為活潑。有人說,這一部分好像雲雀從天空俯瞰人類的市集。中段的中間樂段C的部分是平靜的快板(Allegrotranquillo),獨奏小提琴以三角鐵纖細的音色為背景,唱出很有技巧的旋律。中段的第3B',與主部的再現部A'都已簡化,最後獨奏小提琴已無管弦樂伴奏,與寂靜的回音消失。

整首樂曲都使用民謠風格的旋律,飄揚着美麗的牧歌氣氛,與他另一首作品「田園交響曲」有同樣的風格。


(Janine Jansen 小提琴,  BBC Concert Orchestra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bcuteYm-EA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sOOQB0uA5Q (2)

 

 

dres 2016-05-03 16:12:01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