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2 23:13:30雲翁

貝多芬: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1)第30號 作品109

                      
 

一提到貝多芬,一般古典音樂都會想到他9首屹立在音樂史上的交響曲。其實,其鋼琴奏鳴曲在他全作品中,也有能與交響曲比肩的規模與藝術份量。他這32首有序號的鋼琴奏鳴曲,在西洋音樂藝術中,也是位於核心的曲目。在這32首作品外,他的鋼琴奏鳴曲還有在波昂時代所寫的沒有序號的數曲。

如果與莫札特、海頓等作曲家的作品比較,會讓聽眾知道無論對貝多芬本人或社會來說,這些作品對這種音樂的改變,有多大意義。除了波昂時代的作品外,貝多芬創作這些作品時,並沒有把當時在歐洲盛行的翼琴(clavichord)與大鍵琴(Cembalo)放在念頭。他一貫為鋼琴這種樂器創作,這是很重要的一點。鋼琴在貝多芬的時代,有飛躍似的發展。貝多芬把當時最進步的樂器之能力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使用這樂器的廣大音域與音量,充分表現他想創作的意念。

貝多芬認為,鋼琴奏鳴曲似乎是最容易運用、重要度最高、很方便做各種作曲技法實驗的手段。在波昂時代出版的第2首作品,是呈獻給選帝侯馬克西米廉‧弗蘭茨的「選帝侯奏鳴曲」3首鋼琴奏鳴曲WoO 47,而編作品編號後第2次出版的作品,是呈獻給老師海頓的3首鋼琴奏鳴曲作品2。無論是哪一次的呈獻作品,可以說都是把當時最高水準的作曲技術凝聚在裡頭的作品。由此可知,鋼琴奏鳴曲是貝多芬作曲生涯中,重要度最高的曲種。再者,鋼琴奏鳴曲的創作,幾乎覆蓋貝多芬的創作全期,因此也是研究他創作樣式的變遷時的很重要的資料。

鋼琴奏鳴曲第30號E大調,作品109
常有論者指出貝多芬晚年作曲技法的特徴,在對位法(復格)與變奏,而在這首作品109以後,還可以指出一個特徴,那就是把奏鳴曲式壓縮在浪漫而自由的曲趣當中。

這首奏鳴曲推測是1820年秋天完成,而其第1樂章被壓縮得很簡短,而使用變奏曲形式的第3樂章則擴張得很大。

與前作漢馬克拉維奏鳴曲相較,這一曲的演奏時間較短,形式上也把重點完全放在第3樂章。第1、2樂章均擔任第3樂章的前奏曲的角色。因此,單獨聽第3樂章會覺得不妥。這可能是起因於第3樂章中,含有很像第1樂章主題的變奏(第2變奏)。從形式觀點而言,這首作品也是很有趣的音樂。

第1樂章 甚快板,但不要太快(Vivace, ma non troppo),E大調,2/4-3/4,奏鳴曲式。
8小節第1主題之後,速度馬上掉落到慢板(Adagio),並提出第2主題。回到開頭的速度後,有第1主題之開展部(第16小節~)。再掉成慢板後,先以主調再現第2主題(第58小節~),再以第1主題之再現(第66小節~)與尾聲結束樂章。這一樂章與第2樂章以複縱線區隔,而非使用終止線,這兩個樂章連接得不易分離。(複縱線與終止線之使用,視出版社不同而有不同)。

要把這個具有輪旋曲性格的樂章歸類為奏鳴曲式是有點勉強,但從調性構造的觀點來看,顯然還是有奏鳴曲式的念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EeO8uULTKY(Serkin,第1樂章與第2樂章前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F6fGVY5Wzk(Barenboim,第1、2樂章)
塞爾金(Rudolf Serkin,1903 - 1991)是20世紀鋼琴大師之一。波希米亞出身的猶太人。被認為是德國音樂的正統繼承人,其對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的詮釋,有很高的評價。尤其對貝多芬的詮釋評價甚高。

第2樂章 最急板(Prestissimo)e小調,6/8。
這樂章看來也是把奏鳴曲式的調性構造放在念頭所譜寫。決然的第1主題流動在下降的低音上,這與第1樂章的主要主題有一脈相通處。(在Serkin的影片裡,第2樂章開始於3:50左右,在Barenboim則在4:20左右)。經過弱奏的推移樂句(第9小節~)後,出現可能是從這推移樂句敷衍出來的第2主題(第33小節~)。由於這旋律聽來有過門句風格,而且與推移樂句頗有親近性,因而其主題性格薄弱,但其調性很明確的採用屬調(b小調)。

開展部(第66小節~)開始於b小調的第1主題,低音聲部的動機。這主題在8度震音的持續音上展開。然後有一弦響(Una Corda)的指示,曲趣轉入讚美詩風格。在再現部中,推移樂句大幅縮小,簡潔地以主調再現兩主題後結束樂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C8dobb986s(Serkin,第2樂章後段到1:55處,此後為第3樂章變奏主題與第1變奏前段。這影片的分割很不妥。)

第3樂章  表情豐富的非常如歌的行板(Andante molto cantabile ed espressivo)E大調,3/4,變奏曲。
變奏主題:共有32小節,趨向屬調的前半段8小節,與從屬調回歸主調的後半段8小節,各自反復一次,之後接以6段變奏。
第1變奏:在圓舞曲風格的單純3拍子伴奏上,主題做音型式的變奏。
第2變奏:是和聲方面的變奏,前半與後半的變奏手法不同。
第3變奏:把拍子變為2/4,保持和聲構造,卻比第2變奏更飄離主題旋律,進行2聲對位法似的變奏。
第4變奏:9/8拍子,指示要以「比主題稍微緩慢的節奏」。雖然保持主題的和聲構造,但已見不到看得出來是主題的動機與音型。此變奏具有3聲部(有些地方是4聲部)寫法的模仿部分,與和弦的顫音與分散和弦等兩種對照性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YyW7trFLNo(Serkin,第2變奏~第4變奏前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4hJXKzGfH8(Barenboim,主題~第4變奏前段)

第5變奏:變成2/2拍,並以3聲部對位法的處理方法開始。不過沒幾小節就出現連續的8度(第119小節),顯得不是很嚴密的對位法,而只不過有對位法性格而已。
第6變奏:3/4拍子。以四聲部樣式開始,開頭4小節的內聲部,回到主題旋律。屬音的雙重震音,不斷在低音域與高音域出現。在屬音的長大震音之上方或下方,出現主題的片段,最後主題以完整的形狀再現,並結束全曲。

詠唱風格的主題,好幾段離開旋律線而著重和聲與技巧的變奏,都不禁令人想起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同時,與當時中斷一陣子未作曲的「迪亞貝利變奏曲」
應該也有關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f8LqBaHhvg(Serkin,第4變奏後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ewxdxq5qa4(Barenboim,第4變奏後段~)

這曲有好多出版社的免費樂譜可下載,請到下列網站選擇:
http://imslp.org/wiki/Piano_Sonata_No.30,_Op.109_(Beethoven,_Ludwig_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