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聯篇歌曲「詩人之戀」(3)
這一篇談「詩人之戀」最後五首。歌詞請參閱:
http://blog.xuite.net/richardwagner/library/11811868
12. 在明亮的夏晨(Am leuchtenden Sommermorgen)
降B大調,6/8拍子。到此,詩人的心情,從有意識轉到無意識。他徘徊在與悲傷、痛苦等不同層次的境界,發揮的已不管人的感情,而像是跟歌詞裡的花同化了。夏天早晨行走在花園裡,在那兒的花朵們跟他說話,說:不要對他們姐妹發脾氣。如果這是人間苦惱的昇華,那麼這一曲該是全集16曲中,最重要的歌曲之一。
夏天早上(上述網頁詹先生的翻譯,把Sommermorgen翻譯為「夏夜」,料是筆誤),花卉上還留有在陽光下閃爍發光的朝露。空氣很新鮮。滿地花朵,用她的姿色,用她的芳香安撫受創的心。詩人或許具有跟花卉談話的感受力。不是常有跟花跟虫談話的小孩子嗎?
音樂開始於德國的6和弦,在流暢的音形中,一再美妙的轉調,釀成很豐富的色彩。鋼琴前奏描出此曲的夏日晨光。這奇異時刻的空氣,看來透明,富於變化,似乎蘊釀著好多奇妙的事情。清晨與傍晚的時刻,整個氣氛時時刻刻在變化,不管是天空、空氣、青草、花朵,好像都要對你談話,鳥兒們也嘰喳嚼舌。
第1次出現"Es flüstern und sprechen die Blumen(花兒們悄悄耳語)"時,鋼琴和聲浮飛上來。這是否顯現花卉們悄悄細語的世界?但在"ich aber wandle stumm(但我漫步無言)"馬上回到現實世界。再遇到花卉們悄悄細語時,和聲又奇妙的變遷,而花卉們的話語,在神秘的氣氛中細訴。然後是鋼琴尾聲!詩人聽到花卉們談話之後,在心裡感受到卻無法寫在詩句中的事物,都放在這裡讓你心動。這鋼琴尾聲,正是在詩人心中興起的漣漪。這尾聲會在最後歌曲的最後再度浮現。
(Fritz Wunderlich, Hubert Giese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ozOLorXM0E
13. 我在夢中哭泣(Ich hab’ im Traum geweinet)
降e小調,6/8拍子。這是很悲涼的歌。在夢中哭了一陣還不夠,醒過來又哭。採用的是最沉重的調性之一,降e小調。這沉重的樂曲又放在第13首。從舒曼的性格來看,似乎他故意把現實苦惱終結之後放在這個地方。此後,詩人在第14首更趨向苦惱之昇華、精神之淨化。因此這一首與下一首是成對的。
音樂開始於敘唱似的獨白。詩人在夢醒後,回想夢的內容。房間裡,只有詩人孤單的坐在床上。窗外射進一條光線,屋內空蕩蕩,沒有彩色。這首歌詞會讓人想像這麼一個情景。鋼琴的音符極少,像是巴洛克歌劇的敘唱。然而極能配合歌詞,與歌詞成為一體。在音與音之間,似乎看得到詩人。
第1段,因情人逝去,兩人硬被拆散。痛哭流涕,讓他夢醒。
第2段,情人自行離去,他驚醒。醒後不禁淚水長流。
到第3段,一直是斷斷續續的鋼琴,開始奏出和聲輕撫詩人。啊,她就像以前那樣溫柔體貼。詩人在夢境看到的,是他一直渴望的,而且是求之不得的。鋼琴尾聲又回到無彩色的現實。
(Fritz Wunderlich, Hubert Giese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ifEZyzUZsw
14. 每個晚上我在夢中見到妳(Allnächtlich im Traume seh’ ich dich)
B大調,2/4拍子。詩人每晚都夢見情人,但她也逐漸不再出現。詩人也慢慢放棄。上一曲採用最暗淡的調性之一,這一曲卻採用最明朗輝耀的B大調。從降e小調6個降記號到B大調5個升記號,這種戲劇性轉變,令人感到詩人摔離過去的苦惱走向昇華之道。
在夢裡詩人大聲哭叫,夢一醒,卻是與夢境完全不同的現實。他只記得在夢裡很衝動,但已不記得情人對他講了什麼。在夢裡還見得到她算是幸運,在夢裡的情人對她很溫柔,懷著愛情對待他。這是在現實世界裡,詩人一直追求而得不到的。而且她看到憔悴的詩人而心痛。最後一段“Cypressen(柏樹)」象徵死亡、悲痛。情人不給他花束卻給他柏樹枝!這當刺痛他。
(Peter Schreier, tenor;Norman Shetler,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XXbAGMOFvw
15. 在古老的故事裡 (Aus alten Märchen winkt es)
D大調,6/8拍子。詩人的心情離開現實,在古時的童話、魔法的國土、幸福的世界裡美麗而有力的昇華。音樂以同一音形逐漸提高調性,其情形與第6曲情緒下沉時成對比。有人認為這會令人想到舒曼獨特的文學的形式美。樂曲最後提到「但當清晨的太陽來臨,它就像泡泡般消失了」時,詩人好像已經不再絕望、悲痛,似乎已超越了這些感情。
歌詞很有節奏感,這種節奏出現在鋼琴前奏裡。這種節奏是典型的跑馬節奏。森林裡有獨角獸?這裡的幻想國土是詩人心靈的故鄉,創作的來源。自古都有傳說,樹木都有精靈,會唱古老的旋律。從遙遠的異國吹過來的輕風,也會和聲。此曲的聲音逐漸增加音符,鋼琴部分漸漸像管弦樂總奏。音樂到「Ach」處達到高潮,然後安靜下來。詩人會在天堂休息一會兒,醒來時等他的,還是苦澀的現實。不管日出、花開、鳥鳴,情人是不回頭的。
(Peter Schreier, tenor;Norman Shetler,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eOnvhMeSaY
16. 這首邪惡的老歌 (Die alten , bösen Lieder)
b小調,4/4拍子。在邪惡的老歌裡,什麼東西都裝進大酒桶裡丟進大海。在第14、15曲中把苦惱昇華的詩人,到第16曲就獲得一個結論。就是把愛情埋葬,忘卻過去。在開頭響起的最強音和聲為記號,顯現令人聯想送葬行列的反覆音形,詩人唱出自己的決心。
到了此曲,詩人唱出把對理想的情人的戀情與失戀埋葬的決心。從歌詞的字句間,聽者或許會覺得這位詩人不像在歌集前半部所表現的軟弱,而是精神很健全的人。尤其與「美麗的磨坊少女」的主角、「冬之旅」的主角一比,更顯得精神很健全。(請參閱本台「舒伯特「冬之旅」與「美麗的磨坊少女」的終曲」一文)。
斷然的鋼琴尖銳和弦開始此曲,之後,鋼琴的聲音,像是搬運沉重的棺木的腳步。
他把以前誠心誠意獻給她的詩歌,還有對她的淡淡的夢,都要埋在決拿不到的地方。
要擺放這些東西的棺木要多大?要像海德堡的大酒桶那麼大。海德堡的大酒桶去海德堡城就看得到。前面有直徑2公尺的酒桶,而後面有直徑7公尺的大酒桶,其容量為22萬公升。從1樓看上去無法看全貌,必須爬樓梯上去才能看全貌。(如下圖)。到這裡的觀光客可以在場喝酒,所用酒杯可以帶回家。
棺架要長過緬因茲的大橋(如下圖)。這座橋於1885年竣工,但是在羅馬時代,萊茵河上就有橋樑。
拜仁慕尼黑的克里斯托佛公爵以有力氣出名。他是15世紀後半的人物,曾參加貴族比賽,把364磅的大石,丟開9步遠。1磅大致是500公克,這就是說他是把170公斤左右的大石投出3、4公尺外。
唱到「因為這樣大的棺材,需要龐大的墓穴」的「墓穴(Grab)」時,鋼琴響出低音,好像說明要把棺材推落不見天日的深海。看著海水湧起,從海底浮起的水泡,詩人發問:「你知道這棺材為什麼,要這麼大這麼牢固?」到「因為我要將我的愛,與我的悲傷一起沉入!」音樂的張力瓦解,一瞬間,詩人的內心顯露在音樂中。把一切埋葬之後,在詩人心中浮沈的,是愛情的閃亮的回憶。這就是長大的鋼琴尾聲。在這尾聲所使用的,是第12曲「在明亮的夏晨」的美麗尾聲主題。沉入海底的愛情的棺材,與之成對比的是詩人痛苦回憶的昇華。他過去的痛苦,現在已成為懷念的回憶,而詩人甚至要告別這令人懷念的回憶。
(Peter Schreier, tenor;Norman Shetler,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waSG7mREWo
(Dietrich Fischer-Dieskau,baritone;Gerald Moore,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2cWXeBCu5w(12-1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SzNhw_uHOk(15-16)
(Theo Adam, Bass;Shinya Okahara, Klavi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BZ7RNfzyMI(9-1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zCOJR9NzjY(15-16)
(Hermann Prey,baritone;Leonard Hokanson,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uWMAYKWlCU(12-1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H5exmH4YcI(15-16)
站長您好^^
想請問您這些資料是在書籍上找的嗎
若是的話 可否請問您
是從哪本書籍上查到的資料
因為我剛好有份報告要用@@
謝謝您^^
不小心弄成悄悄話了@@
若可以的話可以請站長寄信給我嗎^^
舒曼的「詩人之戀」主要參考許多網站與電子報。當然自己要聽過很多次是必須條件。在維基百科上列有一些參考資料,可資參閱。其實網路上可用的資料也很多,找找看。
希望你寫出很出色的報告。如果在這裡的資料你用得着,就註明出處使用吧。 2011-01-03 12: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