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6 18:39:38亞洲時代

讓世界更安全

“2001年9月11日,星期二,美國東部的破曉時分,氣溫適宜,天空幾乎沒有一絲雲霾。數以百萬計的人正準備去上班。他們有的走向雙塔,那是紐約世貿中心的標誌性建築;還有的人前往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五角大樓……”







《9/11委員會報告》就是這樣開頭的,這是美國政府對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恐怖主義襲擊進行的官方調查。
那天有近3000人被害。 雙塔不復存在。 美國人心靈深處受的創傷如此嚴重,以至於“9/11”成了英語中的一個永久固定用法。 從這個角度上說,美國、美國的友邦以及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絕對有權利對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之死感到振奮。 經過9年半的追捕,美軍終於擊斃了毫無悔意的9/11襲擊主謀。

此次行動的成功,證明了美國無比的軍事影響力、令人敬畏的情報能力、以及(對一個常常被懷疑注意力不能持久、難以執行長期國策的國家而言)追查其最為行踪不定之敵的堅定決心。 然而,擊斃本•拉登還給奧巴馬政府帶來了一個黃金機遇,使其能夠推進奧巴馬在2009年上任時啟動的重塑美國外交政策的進程。

9/11襲擊促使奧巴馬的前任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先後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發動成本極其高昂的入侵。 這兩場戰爭都未能按最初的計劃推進,對伊拉克的佔領尤其具有爭議性。 布什把“反恐戰爭”列為美國戰略的基石,對牽涉到的各項議題過度簡單化,堅稱在打擊恐怖主義的鬥爭中,別的國家應當“要么站在我們這邊,要么就是與我們作對”。

 

既然本•拉登已死,奧巴馬現在有機會推動與伊斯蘭世界和解的事業。 他在2009年6月在開羅愛資哈爾大學(al-Azhar University)發表里程碑式演說時,首次界定了這項事業。 擊斃本•拉登正值阿拉伯世界出現如火如荼的政治覺醒,這場風波始於去年12月的突尼斯,然後擴散至埃及、利比亞、敘利亞、巴林、也門等國家。 本•拉登在20多年前創立的“基地”恐怖組織迄今在阿拉伯之春中沒有扮演上什麼角色。 該組織的主旨——對西方目標發起無情的暴力攻擊——在上述國家的社​​會基本上沒有號召力,在這些社會,最讓人強烈不滿的問題是政治壓迫、不公正、官員腐敗、年輕人失業以及貧窮。 美國及其盟國為了保持中東和北非的穩定,在太長的時間裡支撐著該地區的獨裁者。 本•拉登之死和“基地”組織意識形態影響力的下降,給美國帶來了支持該地區進步力量追求政治多元化和人權的強大激勵。

在美國準備在未來幾年撤出阿富汗之際,本•拉登之死還可能給美國帶來一些新的選擇。 當初發動阿富汗戰爭的理由是,阿富汗的塔利班為“基地”組織及其領導人提供了庇護所。 近10年來,北約部隊似乎把更多時間花在把阿富汗轉變為一個管治有方的現代化國家上,而不是在執行保衛西方國家及其公民不受襲擊這一主要任務。 美國及其盟友應當把本•拉登之死視為一個機遇,與塔利班代表加強接觸,為北約部隊在今後4年分階段撤出創造條件。 在阿富汗的軍事任務,再也不能被說成關係到西方文明的存亡。

與此形成反差的是,本•拉登被發現住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市,就在該國軍事學院的眼皮底下,這個事實引發一些令人不安的問題。 巴基斯坦情報部門竟然無人知道本•拉登的藏身之地,這似乎是不可想像的。 這一點突顯該國安全機構對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支持程度。 美國-巴基斯坦關係近期出現的摩擦不太可能很快消失。

就奧巴馬的政治前景而言,對本•拉登被擊斃作過度解讀是不明智的。 即便是第一次海灣戰爭的勝利,也未能保障老布什(George Bush)在1992年獲得連任。 但是,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成功本身是值得慶賀的。 一個沒有本•拉登的世界,絕對是一個更好、更安全的世界。

譯者/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