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9 06:05:33becco

Capital and Freedom (i)

在新聞上看到經濟學裡芝加哥學派的泰斗,芝大教授,諾貝爾獎得主Milton Friedman過世了,這幾天不少有關他生平的外電報導(這對身在國外的人來講有點怪異,但我終究是看蘋果日報多於紐約時報的人),讓我對此公的生平有更多認識。為了應時應景,我把書架上他那本著名的小書「資本主義與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拿來桌上擺著---會不會翻開來不曉得,但也算是種緣份吧,手上這原文版不是在美國買的,而是千里迢迢從台灣扛來的呢。

Friedman和妻子的自傳Two Lucky Persons我也有,那是當兵時動念想學法律又對經濟學發生興趣而買下的,讀了一些概說之後,又在亞瑪遜買了N. Mankiw教授的經濟學原理,還有Paul Samuelson的那本Economics (1922年原版復刻),前者是當紅的教科書,後者是諾貝爾獎得主的經典之作。Mankiw的書自修了一半,晚上自習時間做完軍官準則測驗的小抄後便拿出來讀,簡明暢達沒有任何困難,可惜在永康砲校受訓時間太短,未能竟讀。Samuelson的書也帶來美國了,如今偶爾會繼續翻翻,我喜歡因為他並不像教科書,反而像說故事,多用文字闡釋概念,頗有點我的英雄那三冊Feynman’s Lectures on Physics的味道。對這門武功心法的強調我在壹週刊張五常的南窗集專欄也常看到。

從這些外電裡我進而知道原來Paul Samuelson是Friedman的主要論敵之一,於是我也把那本Economics拿來桌上作陪。

對我們這行來說,每年諾貝爾獎的公佈就像年初米其林紅皮書的星海浮沉一樣重要(這個類比或許更讓人錯亂於作者的本行究竟是什麼),大學時系上老師講到一個重要的問題,要強調他的困難度與重要性時會說:「如果你可以把這東西的解釋搞清楚,那就可以準備買去斯德哥爾摩的機票了!」

我對生物、化學還有世界和平沒興趣(一個連台灣政客都能被提名的獎項會有什麼搞頭),每年注意的只有物理、經濟和文學獎,講到今年的文學獎那又是另一椿機緣,大部份時候,瑞典公佈的得主我聽都沒聽過,遑論拜讀了,例外之一是波蘭詩人辛波絲卡,但也僅限於那首love at first sight---如果寫情書也像論文一樣要有reference的話,這首的impact factor絕對排得到史上前十,僅次於葉慈的When you are old,這推測是基於如下的事實:世上兩情相悅而成眷屬的比例低於單戀、暗戀、畸戀的總合---但這詩讓我聯想到更多的是奇士勞斯基「青天白日滿地紅三部曲」的”Rouge”,那種人世間的遇合,動機與後果間的非線性依存,經由電影和這首詩被具象化,同時又抽高到另一個層次。

然後是義大利劇作家達里歐.佛,97年時我在社教館看了表坊的「意外死亡」,趙自強的演出讓我印象深刻,但遠不及劇本本身還有概念帶來的感動(原劇名叫作「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幾年之後他也得獎了,因為我看得懂,所以對這結果還真意外。再來便是今年的歐罕.帕慕克了,夏天返台時在誠品信義店買了「我的名字叫作紅」(這當然就只能是中譯本),回到美國因為這學期太忙,只能有一搭沒一搭的看,沒想到他就這麼拿下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了呢! 我趕緊把他從床底下撿出來,拍一拍。

老天,閒扯太多,該出門買酒了。但我還沒寫到文章的重點: 剛結束他所給的四十八小時量子科技期中考、來自義大利羅馬的生牛肉教授耶!

(Incomplete)
becco 2006-11-23 20:12:39

謝謝Felix,是葉慈沒錯,已更正

再次感謝您

Felix 2006-11-23 16:38:20

When you are old是葉慈還是雪萊的詩?

海倫 2006-11-20 22:57:06

下面呢?
下面趕快出來.....

每段的結尾都很有意思。
感覺可以拿來當MAN的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