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1 22:57:03the 10th group

面膜果真魔力四射?

長庚醫院皮膚科 翁雯柔醫師
  「醫師,我下個禮拜就要結婚了,可是我的臉卻變成這樣!怎麼辦?」林小姐整個臉紅腫,只剩下眼皮附近的皮膚是正常的。看起來就像一張面膜的形狀。

  病人果然接著說:「因為結婚要化妝,為了讓膚質好一點,我最近開始使用面膜敷臉,前兩三天就沒事,皮膚也果然變得比較有彈性,我以為敷久一點效果一定更好,昨天敷了一整個晚上,今天就變成這樣了。」

  近來因為化妝品公司的大力宣傳,各式各樣不同功能的面膜頓時成了愛美小姐的新寵,究竟面膜是不是真的有效呢?面膜根據不同的訴求,從去角質、深層清潔、補充水分、活化肌膚等各種產品都有。

  面膜美容法是將保濕物質、營養物質或藥物,調成糊狀,再塗敷於臉上的一種美容法。近來化妝品公司為了方便使用,研發出將保濕物質及營養物質吸附於膜狀物中,貼於臉上,效果也相當。

  面膜美容的原理,和皮膚病患使用的密封治療(occlusive therapy)是相同的。密封能防止皮表水分蒸發,使角質層含水量增加,以加速營養物質或藥物的滲透吸收。因為就理論而言,面膜的使用的確有保濕及增加營養物質吸收的功效。

  依照功能的不同,面膜可大致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深層潔淨,強調去角質抑制油脂分泌的產品,適合油性或有青春痘體質的人使用。

  一般深層清潔的面膜,大多添加了高嶺土、天然泥礦物質、蘆薈、薄荷、茶樹精油等成份,兼具去角質及吸取多餘油脂的功效。新一代的潔淨面膜則加入了美容醫學新寵─果酸、水楊酸等,強調徹底清除毛孔表面的老廢角質,加上蘆薈、薄荷的清涼作用,讓毛孔收縮。

  面膜的保濕效果也會增加皮膚的緊實感,所以剛用過這類的面膜,的確會感覺毛孔變小,只是這樣功效的持久性仍有待商榷。

  另一類是保溼滋養面膜,適合中乾性肌膚的人使用。這類面膜的成份為保濕因子、植物精華、維他命C或E、膠原蛋白、橄欖油、蜂蜜、牛奶等,使用以後皮膚保濕度增加,會變得有光澤,彈性也會變好,但是這些功效也是暫時性的。

  近來流行自製面膜,使用一些天然物質,如優酪乳、蜂蜜、蛋白、薏仁粉、檸檬汁、橄欖油等來敷臉。或有人鍾情於中藥敷面膜,常用的配方組成包括珍珠粉、白芨、山藥、金銀花、連翹、蒿本、白芷等對皮膚有幫助的中藥,按照不同的膚質來組合配方。

  很多人以為「天然A尚好」,事實這些天然的物質,還是有產生過敏的可能。尤其像檸檬、白芷,會增加皮膚對日光的敏感度,只適合在晚上敷。

  臨床上最常碰到的敷臉問題,就是民眾自行將敷臉的時間延長,以為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事實上敷臉的時間太久,皮膚無法變得較為滋潤,反而會變得較為乾燥或造成敏感。

  通常不管是市售或美容沙龍所使用的敷面劑敷臉時間,依據出產業者的建議約廿到卅分鐘。業者之所以定下一定的時間是有考慮到敷面原料及水分在臉部的物理作用,因此一旦其所設定的時間到了,敷料中的水分及營養分已完全喪失,面膜已經乾燥會因為物理效用的虹吸原理將皮膚角質層中的水分再回收到敷料中,皮膚反而會因此變乾燥,進而出現搔癢、不適感。

  看到電視面膜產品廣告中,明星們水噹噹的皮膚,妳是不是也蠢蠢欲動呢?記得一定要視個人需求,選購適合自己膚質的商品,仔細瞭解使用說明後再使用喔,以免弄巧成拙。當然面膜的許多功能都是短暫的,瞭解了這一點,就不會有過度的期待及無謂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