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8 14:58:22籠中的孩子

恐懼之源

人為什麼會拒絕改變呢?那是因為內心裡有恐懼吧!

 

因為恐懼,所以會憤怒;因為恐懼,所以會逃避。不論是乖張或是怯懦,其實都是因為無法面對恐懼,繼而起之的防衛機轉。

 

你說,不了解人們為何會如此?如此難以教化與馴服,如此難以溝通與開竅。有時候,我們看見人們的表情有防禦或激動,聽到人們的話語有挑釁或急辯,我們真的看見與聽到什麼嗎?

 

人性裡有一項弱點,就是難以面對自己,更遑論被人指著錯誤喝斥,因為太難面對,所以索性漠視,更可能築起層層的堡壘,將自己與異己者隔離。

 

這樣的人,其實是脆弱的,因為在他的內心裡存在著自己都無法正視的恐懼,所以才會幻化成為各種我們所看見與聽到的不可思議;只是我們以為的脫離常軌,對他們而言極已可能內化為一種合理的言行舉止。

 

要使一個人真正改變,首要之道是必須讓他知道並且承認「自己真的需要改變」,否則只是緣木求魚罷了。如果一個人始終不覺得自己需要改變,那麼他又怎麼可能會認同我們的話呢?

 

要對方對我們產生認同,則需要取得他的信任,而信任感建立的基礎是源於真誠與同理,以對方的立場思考整件事。

 

沒有人是一致的,所以會有落差,也沒有人應該是一致的,可是那也不表示落差不可能縮小;設定的目標是需要努力達成的,可是這樣的努力卻應該是為自己,而非為目標。如果一開始就使錯力,那麼再怎麼努力可能也是白搭,因為只要不是為自己而產生的努力,往往會有為人作嫁的心結,一遇挫折與不順意,這樣的心結就更加明顯,反應出來的就會在行為與言語之上。

 

就像錯綜複雜的樹根,如此緊緊盤結在地底,愈來愈糾結。

 

所有的不愉快,都有一段屬於它的歷史,從古至今,累積不已;或許,剛開始我們就不在意,不在意別人的心情如何,不在意別人是否曾經受了傷,在受了傷之後也忘了去慰問,一個人的心往往就會愈逼愈遠,愈遠反而愈烈。

 

因為責怪他人,總比責怪自己容易的多。

 

恐懼的是什麼?人終其一生都在避免與生存的威脅感共處,不能做,不願做,不敢做,不肯做,在強捍的背後或許就是恐懼自己做不好,而好像只有變成自我的人才能擋蔽恐懼的感覺,一旦成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就能容易將他人視為無物,對許多人事物自然而然漠視起來,如此一來,就算發生錯誤,甚至被人斥責,都更能將責任推給他人或者環境或者時機,而自己也就不容易受傷。

 

人總有價值,但多數人是將價值建立在所有外在賦予與附加的事物上,一旦這些東西被毁詆,人們當然是揭竿起義,捍衛與維護自己,因為如果一旦覺得自己沒價值,又應該如何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呢?

 

若問我看見什麼,我想我看見的是一個心柔軟不下來的人;若問我聽到什麼,我想我聽到的是高姿態對世事戲謔的聲音。

 

可是,或許因為恐懼太深,所以連當事人都不自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