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2 00:47:14小元元

讀《事物的核心》

 

 

 

  會買這本書,最大的理由是作者格雷安‧葛林。

 

    在談這本書之前,一定要說說我跟葛林的邂逅,那是遠流《謀殺專門店》裡面的一本書《哈瓦納特派員》。《哈瓦那特派員》可以說是那套書裡面最不偵探小說的書,內容描寫冷戰時期,美國為了蒐集蘇聯的情報,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找了一個間諜,那個間諜也很鮮,其實他只是一個缺錢花用的吸塵器老闆,為了交差,他只好把身邊的鄰居一一的寫到報告裡,而美國人信以為真,蘇聯的情報人員因為美國的信以為真,發覺不對勁,就開始攔截情報,慢慢的只要這個吸塵器老闆報告裡面寫到的人,都一一消失。最扯的地方是美國要這個吸塵器老闆畫出蘇聯在古巴的軍事基地配置,他竟然把吸塵器拆掉,把裡面的裝置一筆一畫的畫出來,美國收到以後,雖然有些懷疑,最後還是相信。

 

    這是《謀殺專門店》中少數幾本會讓我記憶深刻的書,而葛林也的確赫赫有名,足足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21次,我想只要他在多活幾年,想必這最高桂冠一定會到手。而在我身邊的朋友中,總有一兩個會跟我說,葛林是他們最喜歡的作家,我想這在非台灣作家、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裡,應該也是了不得的吧!

 

  我還是該言歸正傳談談這本《事物的核心》,必須很老實的說,這是一本有點悶的小說,他的主角是一個在二次大戰期間,任職在西非殖民地上的英國高階警官,他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多年來嚴守天主教的教條,不接受賄賂、深愛著老婆。不過老婆並不適應殖民地生活,所以要求離開西非,為了籌措老婆離開的旅費,主角只好接受賄賂,而在老婆離開後,禁不住把持,愛上了一個年輕寡婦,就在受不了良心的折磨下,最後自殺身亡。

 

    其實唐諾在這本書的導言寫得很清楚,這是一本看似天主教小說的書,實際上卻隱含著反天主教的諷刺,賄賂跟出軌都只是小罪,自殺可是大罪,葛林用其慣常的諷刺手法,鋪陳了一個大敘事小說,試圖用一個西非殖民地的小警官,探討大問題,善惡、憐憫、背叛、懷疑、責任……。這些問題濃縮在一本四百頁的小說裡面,也算是經濟又實惠了。

 

    其實看完這本小說不久,就去看了綠光的新戲清明時分。感覺極為神似,不免好奇是中西小說家英雄所見略同,還是當年鄭清文有參考葛林的小說,不過老實說,葛林這本小說乘載的意涵多太多了,只是表面看完是不容易了解。相比起來,《哈瓦那特派員》還是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