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4 22:09:06zcqwz ★

中興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中)


史蹟大樓劃分為地上五層,地下一層,採中國北方宮殿式外型設計,總樓地板面積一、五九六平方公尺。本大樓以展現敘述臺灣自史前時期生活遺跡,開發臺灣過程及風貌,有系統展示臺灣歷史發展過程


一樓
史前遺址、平埔族、原住民展示室:臺灣自明朝末年,開始有大量文獻記載,在此之前都屬史前時期,據考古學家研究,在距今約5萬年至5千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開始有了人類活動的跡象。史前遺址從舊石器、新石器到金屬器時代,處處有先民活動遺址,為讓觀眾如臨現場,特別製作相關模型與圖表,以一窺臺灣人生命歷史的長河。 
  進入歷史時代,臺灣島上逐漸形成漢人移墾的社會,分佈在西海岸的原住民各社,其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漸受到漢人同化,而被稱為平埔族。而分布各山區的原住民,有泰雅族等14族,依其文化、組織而成為各個不同的族群,透過古地圖、新舊照片等,來呈現這段時期的演變、各族的分布及其文化特色。

二樓
荷西、鄭氏王朝時期展示室: 臺灣島因位於海洋樞紐的位置,在17世紀開啟了東、西方不同勢力的進駐,而與本島原住民,互相激盪出璀燦的海洋文化。 
荷蘭西班牙入侵 
  17世紀初,歐洲新興海權國家荷蘭,於明萬曆32年(西元1604年)佔據澎湖,經明朝政府派都司沈有容帶兵交涉、經濟封鎖而退回爪哇;之後荷蘭人又於明天啟4年(西元1624年)佔據臺灣,分別建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及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開啟了西方對臺灣的經略。兩年後(西元 1626),西班牙人也佔據雞籠,另在滬尾建聖多明哥城,就是今天淡水紅毛城的前身。這兩個分據臺灣島南北勢力的殖民者,難免發生利益衝突,終於在西元1642年,南部的荷蘭人把北部西班牙人勢力逐出臺灣。 
延平王國的建立 
  永曆15年(西元1661年),延平郡王鄭成功驅荷開臺,作為反清復明根據地,首先將臺灣命名為「東都明京」,仿照中央政權制度,設承天府,下轄天興、萬年二縣,已初步展現建立延平王國的企圖。至其子鄭經繼位,更進一步改「東都明京」為「東寧」,廢承天府,而有了獨立建國的雛形。鄭氏三代,除了積極從事墾殖之外,又興建學校、培育人材,經營臺灣,奠定臺灣開發的基礎。永曆37年,即康熙22(西元1683),清朝政府任用明鄭降將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率領大軍攻下澎湖,臺灣的鄭克塽向清朝投降,結束了延平王國21年的統治。

二樓
清領時期展示室: 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清朝政府將臺灣併入大清國疆域,在這長達二百餘年的歲月裡,臺灣逐漸成為以漢人為主體的多元文化社會。 
  臺灣在清政府統領下的第2年,正式設置臺灣府,下轄臺灣、鳳山、諸羅三縣。初期積極進行土地開發,由南而北,至康熙末年已完成重要的水利工程,奠定農業發展基礎。雍正初年,進行內山開放政策,造成閩粵移民熱潮;同治13(西元1874),牡丹社事件發生,促使清廷重視臺灣事務,進行「開山撫番」政策,積極開發臺東後山地區。光緒初年,並由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等經營臺灣,行政區域也配合發展的腳步,隨時跟著調整,先在北部地區成立了臺北府,光緒11(西元1885),臺灣建省,在中部地區新設一府,作為省會。 
  有清一代,資源的掠奪、吏治的腐敗,官逼民反,成為清朝這外來政權統治臺灣的最大隱憂,如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等三大民變案,就是典型的例子。而隨著土地的開發,也常引發族群間的對立,所發生的閩粵或漳泉分類械鬥,也是清代臺灣民變事件的導火線之一。 
  另一方面,西方國家對臺灣積極進行的開港貿易、傳教事業,也使臺灣的發展愈為多元化。

二樓
特展室: 為一活動性的展示空間,每年策劃不同主題,對外徵件並配合館藏辦理展示,讓參觀民眾能深入瞭解,百年來臺灣生活的原貌與歷史軌跡。

三樓
日治-戰後時期展示室: 一場甲午戰爭、一紙馬關條約,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一直到二次大戰後,時代巨輪,又將臺灣帶往了另一個方向,臺灣人民對自己命運無從掌控,令人感嘆。 
  光緒20年(西元1894年),清政府和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次年,雙方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日本,臺灣人當然不願接受這項殘酷的事實,於是在同年521宣布獨立為「臺灣民主國」。614,日軍輕易的攻入臺北城,民主國猶如曇花一現,日軍很快的佔領全臺灣。日治初期,臺灣人發揮了不畏強權的傳統,義勇軍化整為零,深入山區不斷作游擊式抗爭。稍後,有組織及計劃的抗日事件,前仆後繼。日本統治臺灣,進行殖民地政策,將臺灣視為廉價原料供應與提供消費市場之地,領臺翌年通過第六三號法律,授權臺灣總督,可以自行公佈命令、律令,以代替法律,成為打壓臺灣民眾與搜括臺灣資源的惡法。因此激發臺灣人展開非武力抗日的民族運動、社會運動,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林獻堂領導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及影響往後深遠的團體「臺灣文化協會」,成員大多數為知識份子與青年學生。民國348月,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也結束了日本在臺灣的50年統治。1025日,在臺北舉行臺灣地區受降儀式。戰後之初,出現凌駕臺灣人頭上的新統治機關「臺灣行政長官公署」,集行政、立法、司法及軍事大權於一身,使滿懷「光復」熱情的臺灣人,開始冷卻、失望,加上其他複雜因素,終於在民國36年爆發「二二八事件」。民國38年,國民黨政府撤退到臺灣,開始進行「土地改革」,這兩件事使臺灣政治、社會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38519起,實施戒嚴,在戒嚴體制下,使50年代以後的臺灣,充滿「白色恐怖」氣氛,直到民國76年才取消戒嚴令;長達38年的戒嚴是世界上最長的戒嚴。民國5060年代,臺灣開始由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建立以外貿為主的經濟體系,並積極推動十大建設,被國際社會譽為「經濟的奇蹟」。70年代的來臨,由於臺灣在外交上的挫敗,社會上也醞釀著政治改革的力量。6812月「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幾次選舉,對黨外運動產生很大的鼓舞與肯定,瓦解了50年來一黨獨大的局面,臺灣回歸民主政治常規,意義重大。

三樓
臺灣歷史重要人物事件展示室:後人是在前人血淚耕耘的大道上向前邁進,本展示室展示在臺灣歷史上曾有重大影響的人物及事件。 
  臺灣的開發歷史,是先人胼手胝足、篳路藍縷艱辛奮鬥的最佳生命史,為緬懷先人對臺灣的貢獻,特別將臺灣歷史上有代表性的人物於展示室中介紹。另外,臺灣的重要事件,共選擇了八個主題,涵蓋清代、日治、戰後等三個不同時空,將臺灣歷史事件作一客觀呈現。

三樓大廳
臺灣地區第一級古蹟模型展示區: 在三樓大廳,特別將內政部公告之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配合縮小比例以模型展示,讓觀眾於方寸之間即可博覽全臺重要史蹟,目前現場展示有:臺北府城北門、鹿港龍山寺、臺南孔子廟、澎湖天后宮等,共計十八座。

四樓
中文書庫:中文書庫典藏約有三萬五千冊中文圖書,其中以臺灣史地圖書為本館館藏重點,共有一萬七千冊,全部依中國圖書分類法分類上架,提供本館人員研究使用,一般讀者可入館閱覽,但不可外借圖書。本館提供有館際合作、參考諮詢等各項服務。

四樓
辦公室: 編輯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