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7 11:37:40bamaboy

小心「正名」正到自我矮化

以前跟大陸同學抬槓時就常碰到的問題
這群DPP不是有一堆事FAPA出身的嗎
還是他們在國外ㄉ時候
都是自己在取暖ㄋ
把國營企業搞成中國在台分公司
真有你ㄉ

中國時報 2007.03.07 
小心「正名」正到自我矮化
中時社論

最近政府力推「正名」,除了已經列入陳總統的「四要」之外,最具體的作為就是把所有冠上「中」字頭的國營機構改為「台灣」,「中華民國郵票」也變身為「台灣郵票」。這些動作對執政黨及其選民也許具有重要政治意義,但必須注意的是,會不會帶來矮化國格的後遺症?

儘管中油、中船等機構改名必須付出不少額外經費,中華郵政公司改名更引起工會強烈抗爭,但第一套「台灣郵票」上市時的搶購風潮,說明改名的程序爭議是一回事,以「台灣」之名自我界定,卻符合不少民眾的意願。

只是,令人錯愕的是,中共竟然順理成章地佔起台灣的便宜,把「台灣郵政」納入地方郵政網路連結,與「香港郵政」等並列,儼然台灣已經是中共的一個地方政府。而且據報導,美國之音還指「台灣的正名運動等於是自我降低的運動,自己把原來在政治領域上具有中華民國法統的政治力量變成一個地方力量」。

這萬萬不是政府力推改名時的原意,可能也不曾在預期之內,但是,這確實是一項可能的風險。之所以有風險,原因在於現在「台灣」還不是我國的正式國號,也沒有得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或官方國際組織的承認。我們的邦交國承認的是「中華民國」,而不是「台灣共和國」。儘管「中華民國」這個名號因為中共打壓而國際接受度不高,但至少還有一個主權國家的法定地位。相反地,「台灣」有點像個通用的俗名,大家都知道,但沒有法定地位〡〡至少還沒有。

因此,在「台灣」尚未確立正式地位以前,就先放棄已經有法定地位的「中華民國」,改用「台灣」之名,是有可能造成國格上的自我矮化,從一個已存在近百年的主權國家位置,倒退到一個國家地位尚未建立、仍需爭取國際承認的初生狀態。如同新家還沒蓋好,就急著把舊家拆了,萬一青黃不接,可能連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都沒有。

中共的政策立場向來是「不承認『中華民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唯一代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反對「兩個中國」,反對「一中一台」,更反對台獨。私底下,對中共來說,「中華民國」是勉強可以和平共存的底線,「台灣共和國」卻讓中共領導階層沒有不動武的空間。因此,以「台灣」為正式名號,遇到的打壓力道會比用「中華民國」還猛烈,而「中華民國」都已經被中共封殺得處處碰壁了,想讓「台灣」在國際間取得法定地位,勢必加倍困難。

這也是為什麼,民進黨政府目前只能從可操之在我的國營事業下手,多少做出一些正名的政治業績。但因為外在環境不是我們所能控制,「正名」如果被操作成「降格」,對台灣來說,可能反而是愛之適足以害之了。

其實,無論用什麼名字,都還是會遭到中共的打壓。台灣要生存發展捍衛國家尊嚴,不想被併吞也不願被矮化,最根本的作法,還是必須強化我們的國家力量,增加自己的籌碼,建立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獨特的功能與價值。

儘管「台灣」不是我們的正式國名,但多少年來,「MIT」的產品全球皆知;一提到「Taiwan」,大部分人也知道跟「China」截然不同。無論中共再怎麼宣稱台灣是其一部分,國際社會終究分得出這兩個國家的差異,就是因為幾十年來大家努力打拚,讓台灣的產品、科技與經濟成就達到優秀的水準。而完成民主改革,實現了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也讓台灣蛻變為一個更進步、更文明的國家。始終處於國際劣勢的台灣,一直靠著勤奮與鬥志創造生存空間,用實力把自己行銷到國際社會。未來,無論台灣要往哪個方向走,都必須依靠國家實力為後盾。

問題是這些年來,台灣的國家力量明顯萎縮。施政不彰加上昧於情勢的鎖國政策,使得經濟衰退,在國際整合中漸趨邊緣化。對外關係的力量過度灌注於高層出訪及內部消費用的象徵性動作,疏忽了攸關台灣利益的雙邊關係、國際參與及提昇主權地位。相對地,中國大陸的經濟及軍事力量卻迅速崛起,兩岸一消一長,天平大幅往中國傾斜,局勢益發不利於台灣。

不努力為台灣累積籌碼,台灣就沒有力量保護自己,無論它用什麼名字。一個力量萎縮、籌碼流失的台灣,無視於當前局勢之險惡,只顧著炒作改名,對國家利益來說,完全是捨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