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佛陀談天說地
這是一本類日記,一位比丘尼的修佛類日記。
此書由野人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作者釋見介隱居山林間潛修,將與草木蟲鳥、日月星辰有關的經驗與回憶寫入書中,雖書中未提及地點,但因作者曾任香光莊嚴雜誌編輯,想來書中山林場景,或多或少與位於嘉縣竹崎鄉香光寺有關。
建寺超過百年的香光寺,隱身山林間,但與城市維持若即若離,碩、博士高學歷的尼僧團,熱心佛學教育,嘉義地區道場活躍,吸引不少女性知識份子護持,是座富有人文氣息的修行道場。
引述書摘:
佛陀的一生是在大自然中渡過的,他出生於無憂樹下,成道於菩提樹下,逝世於沙羅樹林間,而長達四十九年的說法,更以恆河為中心,奔波於恆河兩岸,僕僕行道,教化眾生‧‧‧‧‧‧‧‧‧
作者自序提及,大千世界的『成、住、壞空』,與有情眾生的『生、住、異、滅』,同樣皆須經歷『生起、維持、變異、壞滅』等過程,一切都只是因緣的生滅罷了,而大自然如一面明鏡,反映了人類的內心,藉由觀察自然,也了知自己的身心。
書中以山林間四季更迭、風雨雲霧等自然景觀及一草一木為引子,闡述佛陀思想,果真在相隔兩千五百多年後,佛陀的綸音仍傳送在你我身邊,作者譬喻能力極佳,輔以感性筆觸,不只旁徵博引佛教經典,讓深奧的佛法義理搭上風的翅膀,輕飄飄的落在書桌前,作者深厚的中國文學素養,更如山嵐雲霧,輕輕抖落滿室清新。
難得的小品,好讀、不沈重,亦不起抗拒心,適合年輕的小朋友閱讀。
P71,南傳『葛拉瑪經』中,佛陀告誡葛拉瑪族人,同時也提醒修行者:
不可因為口口相傳,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轟動一時,廣為流傳,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引經據典,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引證常識,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符合先入為主的觀念,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就信以為真。
那麼,以上所謂的不可信以為真,是否,我們也該都信以為真?是的,作者以為所有的種種都是一種迷霧,我們應當審慎、客觀的去思維,親自去驗證,它們是否正確,然後才能相信,否則將成為修行的盲點,迷失修行方向。
P147,佛法說,凡夫都有『陰隔之謎』,指死後轉世,前世之事早已忘懷,我們這世與許多人結下或深或淺的緣分,在其中產生貪愛、怨恨、痴迷,渡過悲喜起伏的一生‧‧‧有時對方身影已經走遠,我們卻還在原地痴痴等待重逢‧‧‧‧業力帶著我們各奔前程,我們不能也無法停下腳步,彼此的身份角色隨著生死輪迴而異動,對應關係也隨之建立或消失‧‧‧‧
所以,經過幾世輪迴,多數人已認不出前一世或前前世的身影,就算認出,又能如何?
作者另一本姊妹作,與佛陀賞花去也是好書一本,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