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中醫教我的人生哲學:五行
說到五行,金木水火土,很多人聯想到的的都是"好玄"這兩個字。我不是家裡三代學醫那種,進了中醫系才開始認真學五行,一開始要背相生相剋的關係,關於相生順序如下循環,木火土金水;相剋順序則是木土水火金。中醫學系是我念的第二個大學,年紀比較大些,所以,那時候背誦的能力不太好,總是得想點理解的方法,不然硬背實在背不起來,背得越少越好而且真的要背的話就背最重要,一定要背的東西。
1) 木火土金水與生剋:燒木頭會得到火,火燒完剩下灰燼(土),金(礦)是從土裡挖出來的,金燒熔會得到液態的金水,澆水可以使木(植物)生長,先不管這個邏輯通不通,背起來就對了。《尚書》認為"水"是五行之首,因為水是化生萬物的起源,生命最先開始於海中,水也是萬物體內最多的物質,很多的生化反應幾乎都是在水溶液裡發生。這樣說起來似乎應該要這樣背相生的次序:水木火土金。但我覺得木火土金水這個次序才是最核心該背的,因為它可以說明很多東西,硬要扯點學術的東西,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義》就說過:"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終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地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火土金水這個次序,土剛好在正中間,而水在最後,始於自己生命的開展(木生),自身能生存的好,而後終於另一個生命的延續(生育:水-起源),自己的生命如果無法活好,也就不可能談生育下一代,很恰合婦科生殖或不孕症治療的觀念。這個次序同時也是自然界變化的規律,對應春、夏、長夏、秋、冬;生長化收藏,始於春生,終於冬藏。背好了生的次序,其實剋就很容易背,要不就是像附圖那樣,畫個五角形,排好五行就可以找出剋的規律(畫起來是一筆畫的五角星形),也可以用另外一個方法背,跳過一行後,就是該行剋制的"行",例如,木剋土,木跳過水後,下一個就是土,結果很像玩跳棋一樣,很快知道剋制的是哪個行,跳過踩下去的那個就是剋制的地方。所以背了相生的"木火土金水"五個字,也同時背了相剋的五種關係。
2) 生理與病理:五行的"行",意思指的是一種變動運行的規律,生剋則是指"促進生長"與"抑制消亡",兩種(陰陽)關係,彼此會形成一種平衡,最終沒有那個會特別突出,所以說 "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要維持生命現象的平衡(homeostasis),必須要有相制的方法(negative feedback),使得當某一行過亢的時候,可以有節制的方法,最後才能防止"亢而為害",保持平衡調控。中醫認為道是天人共同遵循的規律,自然界(天)運行的規律是這樣,人體運作的規律也是這樣,所以中醫往往喜歡用自然界的道理來說明人體的醫理,例如,要說明木剋土,可能會說自然界中樹木生長的時候會穿破土地,根系可以緊抓土地,擷取其中的養分,供給植物向上生長,所以樹木長得好會有水土保持的功能。也有的中醫家會從氣的角度來說,他認為土的氣廣裘沉靜,向四方延展,但木的氣在下半的部分卻是"向內聚攏"(上半部是向外發散),就像根會吸聚養分水分一樣,而且木的氣是向上,又有"動"的特性,所以會剋制了土這種向四方延展的沉靜的氣,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總之,選擇自己喜歡且容易理解的方式背誦就可以。這種剋制的關係在生理狀態是維持平衡的兩種相互關係,但如果正常關係被破壞,而出現自我調節機制失常的時候,剋制關係就會被改稱為"乘侮",例如當木行過亢,或是土行過弱的時候,無法維持正常的生剋關係,這時候就會出現"木乘土"這種病理變化,木行乘土虛而侵襲。
3) 常與變:在提到自然界木剋土,水土保持的例子時候,很容易被人批評說,自然界在土石流的時候,所有的樹木都會被刨除,那豈止木可剋土,土也會剋木。事實上也真的是這樣,因為,剛剛木剋土這個關係要說明的是在"常",正常的狀況下木是節制土,病理的時候則是"木乘土",但在土石流這種劇烈變化,"變"的時候,土反而也要"剋"木的,這個就是"土侮木",因為木行太過虛弱或是土行太過強盛,就可能出現"土侮木"這種恃強凌弱反向制約的狀況。正常的節制,與極端異常的變化,"常"與"變"兩種關係也是一對陰陽變化。所以五行之中沒有必然的生剋,彼此都可以互相影響,最終是要透過協調而達到平衡。
4) 五行醫理:五行變化雖說也可以拿來說明大自然的變動規律,但在中醫因為它最終是要治病,所以其實單純的拿來論述醫理其實也是可以,在中醫的醫理上木行主要指肝這個系統,它的生理功用主要是"主疏泄"、"肝藏血",主疏泄的意思是在正常的狀況下,"肝主疏泄"是幫忙脾胃運化(營養消化)運送營養物資,運有通無,(中醫說"木能疏土"),若有過多有餘的就負責收藏,(中醫說肝能藏(陰)血),而在身體內外環境變動的時候,要負責協調物質與能量的平衡,例如遭遇生命重大威脅時(老虎撲過來要咬你),肝就需要啟動身體緊急動員機制,讓身體有能力因應環境的變動(fight or flight),也因為如此,所以平常的時候它就需要儲藏陰血這類的物質,才能夠在身體變動的時候,能夠緊急動員。舉例來說的話,有點像國家的物資運輸倉儲及災害防治系統,平常米菜產量大賤價的時候,大量收購儲存,維持採購價格穩定,當颱風災害產量少的時候,又能夠開倉賑災以平抑菜價。所以中醫說"肝體陰而用陽",以"陰血為本",平時就得儲存有大量的物資(陰血),不然在心理或身體遇到重大變化時,就沒有可以調節的能力。在西醫說遇到壓力的時候會透過交感神經系統及內分泌(腎上腺素...stress hormone),來調節身體的反應,使得心跳呼吸血糖俱皆上升,氧氣與葡萄糖的運送更快,肌肉更有力量而可以打或逃,如果翻譯成中醫的語言,其實就是"肝主疏泄",與"肝主筋",木生火,所以肝系統亢起來的時候常常會跟著心跳變快、心悸等症狀。急性壓力過了後,則需要抑制過亢的肝系統,這時候需要靠水(腎)與土(脾),翻譯成西醫語言其實是副交感神經系統與腸胃營養吸收,補足耗費掉的養料並且讓肝系統靜下來回到平衡。但在長期的慢性壓力環境中,就很難回到平衡,所以過亢的肝系統往往抑制脾的系統(交感神經活動過亢壓抑副交感神經系統),造成消化不良、營養吸收問題、心悸胸悶、難以入睡等多種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情況,這在中醫部分就歸在"木乘土"這種關係。五行說明醫理乍看之下似乎很玄,如果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翻譯成西醫語言觀念時,其實不見得會有很大的衝突。
5) 五行無法孤立存在:因為平衡是生命最重要的課題,所以,五臟彼此的促進、制約關係必須要維持在生理限度內,不然個體將無法存活,所以只有一臟獨強個體不可能存活得很好。每一臟都需要與其它四臟進行協調,在表現自己與克制自己之間達到平衡,才能有我好你也好的這種協調的關係。但理想上完美的平衡是不可能存在的,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體質與個性,所以就有自己身體上天生的弱點,也因此,中醫在治病上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來進行個人化的調整,希望病人能勉力去維持身體五臟間的平衡。
說了這麼多,中醫五行到底教了我甚麼人生哲學呢?
1) 沒看的、沒說的、沒做的反而重要:在治病討論五行的時候,往往會看到亢進的那一行,但治病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往往可以透過扶助弱的其他行,反而也達到抑制亢進那一行的目的,例如甚麼 "滋水涵木"、"佐金平木",要達到目的的方法,有直接也有間接,但因為直接的方法太容易想到,例如頭痛治頭,所以頭痛治腳才常是神效的關鍵。會限制一個人的健康最重要的關鍵往往是體質弱點,而影響一個人的人生成就最重要的反而是個性缺點,而這些也是我們最早放棄不做不看不說的東西。我們常常都會說要發展自己的長處強項,基本上這樣是沒錯,但更重要的是也不能放爛自己的弱點,不去努力,舉例說明的話就像大學聯考志願選填,原本可以選擇的志願很多,但如果因為數學化學未過高低標之類的,到最後可以填的科系其實就變得很少,限制志願選填反而是那些低分的科目,發揚自己的長處,但讓自己的短處至少及格,過得去。你不努力的地方限制你人生最嚴重,這才是人生的真相。同樣的,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常常是那些我們覺得很難、辦不到、不願意做的那些事,例如因為工作忙碌沒時間吃飯,最後我們會因為不能好好吃飯而讓自己的健康大受影響。越忙越沒時間運動越不健康,病人說:我做不到,但常常是連努力都還沒努力就先放棄了,真的做不到嗎?難道不能公車提早一兩站下車,快走回家?難道真的不能在焦急等電梯按電梯按鈕的時候,乾脆爬個兩三樓?不願意動腦筋花點時間想想看怎麼愛自己,那誰能幫你維持健康?
2) 了解自己,改變自己,努力追求平衡:絕對的五行平衡協調是不存在的,所以每個人最終都得了解自己,然後努力去讓自己維持平衡,針對自己的體質弱點進行矯正,例如如果個性追求完美又處在高壓忙碌的工作,廢寢忘食,肝系統容易過亢,造成筋肉拘急肩膀痠痛、心悸、情緒緊張脾氣暴躁等問題,那工作之餘至少要想辦法努力去過一點"慢活"的生活,放鬆身體、放空腦袋,才能平衡自己而不生大病。
3) 犧牲、取捨、合作、共榮:人生的各種面向都應該要平衡,但不是完美,完美意味著犧牲,一臟獨強,犧牲掉了其他的幾臟,到最後會因為過於極端而失去平衡的力量,我們應該要視每個人自己人生價值而做出取捨,讓自己其他的面向"及格",而經營自己看重的部分,但不應該完全偏廢。在教學醫院的醫師非常的辛苦,常要兼顧臨床服務、教學、研究、家庭、健康等五個面相,如果一個人只有10分可以去分配,有的人可能像A或B那樣的分配,這裡面也有促進與抑制的關係的,有的時候家庭經營的好,心情輕鬆,在研究或是健康上可能也會有相生的關係,當然也可以相剋,這可能會使每個人可以運用的分配分數隨著人生歷程後來會有所波動,有的人可能稍微可以增加一些總分,分配到11-12分,有的人會被扣到剩下8-9分。我們也可能看到有人的分配圖是像C那樣幾近完美,你一定會問我說:"不是每個人只有10分可以分配,怎麼C可以作弊有21分這麼多分可以分配?"其實上帝是公平的,C只是把他生命的長度縮短,拿後面的分數來填前面的分配.......
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所以就會有第二個結論,個人能力非常好,比不上團隊一起共榮,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能夠彼此支援,互補不足,協調合作,最終才能是一個整體,而讓整個團體變強。例如可能有些人就是特愛做研究,不喜歡教學或看病;有些人就是很喜歡教學;當把各種不同人才聚起來,無可避免會有衝突,但如果能透過協調溝通機制,讓每個人都能貢獻自己心力、彼此尊重合作的話,理想上就能讓彼此組成的這個團體,活在原本自己一個人活不下去的地方。生物界,互利共生的例子很多,保持生物多樣性,延續群體生命也討論的很多。不過,討論這些叫做學科知識,能夠靈活應用到生活叫做人生智慧。
4) 生命變動不居,所以我們要隨時調整因應:這是五行之所以叫五行的原因,變動中求平衡。所以維持健康沒有定法,要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動,不停地調整。我有個病人在台北吃藥吃得很順,但回診時抱怨說她去屏東玩一個禮拜,吃同樣的藥卻會便秘、口破、身體燥熱,回到台北好像就又還好。我跟他說,這是當然的,台北比屏東冷,當我們從台北坐高鐵去屏東,沿路都會覺得熱而把自己外套脫掉,更何況是用藥,當然也是需要調整。所以在歷史上很多懲前代之失,而做的改變一開始開朝始祖實行的還不錯,但繼承家業的子孫守祖宗家法卻漸漸變得不合時宜。在身體心理變動的時候調節失衡會生病,而人生階段變動調節失衡則會適應不良。隨著不同人生階段,我們有不同的角色,也需要重新分配自己人生五面向的比重,不可能一直定著不變,"像以前一樣"。
中醫的許多理論,比較實際的是拿來治病,但它其實也強調調理人心,身心與周圍合一,所以說"下醫醫病、中醫醫人",自古就在強調全人醫療,其中蘊含的一些人生智慧,也可以應用來改變社會環境,所以又說"上醫醫國"。我未必能說清楚我所理解到的東西,但如果別人願意去瞭解我所說的,或許他又會體會到屬於他的人生智慧。分享自己的東西,無非也是希望別人好,流傳社會的如果是關懷、瞭解、熱愛、互助與合作,或許大家都可以過得更快樂些。
From FB 細說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