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12:21:37圓恩

【褓抱筆記19】《回家:賴佩霞 20年修行告白》

研究所同學華娗在七月底前來花蓮的假期中,不忘把我這個整天悶在家裡的宅媽拉出去四處走走、看海、認識新朋友、和媽媽朋友們聚會閒聊,並讓我藉著看著這些媽媽朋友不同年齡的孩子,像是凝望快轉影片般地,據以想像小樹之後的各階段模樣,多了點堅持下去的希望與期待外,還帶我到崇德的家扶中心據點參與一位故事媽媽為部落孩子說故事的活動,這些都彷彿充電般地為因育兒工程而顯得疲憊的我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在聚會中,我聆聽媽媽們分享著育兒的點滴,意識到身為媽媽的確應該多參加這類的聚會,適時的找到壓力的出口,而等九月回到埔里後,就有賴我自己建立這樣的連結了。除了許多意料之外的收穫,喜愛閱讀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媽媽們正在傳閱一本書,即賴佩霞的《回家》。我靜聽已看過的媽媽們討論著書中內容所帶給她們的感想,開始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

 

過了一、兩週,想看這本書的欲念變得非常強烈,一開始我請釧媌學姊試著跟她的朋友借借看,但我實在是太想「馬上」看了,就拜託同事郁葶幫我到「讀冊生活」買了同事瀞頤推薦的《愛的空間》新書與《回家》二手書(我不太會網路購物,因此網路購書一向麻煩同事,不過網路購書包裝繁多,以後還是等其他人要購書再一起買,以減少包裝)。《愛的空間》是冥響雪松系列的第三本,未從第一本開始看因此有點看不懂,但裡頭對育兒概念的探討,算是領受了。



《回家》我一個下午就讀完了,欲罷不能的代價是沒有和小樹一起睡午覺,且晚上有點頭疼。但屬於賴佩霞的故事非常引人入勝,除了裡頭描述的很多部分都讓我深有共鳴之外,也觸及我自身面臨的許多課題。不過最有收穫的就是關於靜心的提醒。

 

我的理解是靜心這種狀態是隨時都可發生的,例如你忘情做著喜愛的事,不覺時間之流逝也算一種靜心,而身處其中,你要跳出腦中紛至沓來的嘈雜念頭,在一旁看著這些念頭,不要讓它們控制了你,讓你因期待落空、慣性的負面思考、翻舊帳的習性、盛怒之下衝口而出的話語……,導致許多誤解,製造許多情緒,使自己憑添諸多不快,並可運用以下方式,幫助自己跳脫:

 

當遇見讓你困擾的想法時,寫下來,然後利用拜倫‧凱蒂「轉念作業」的四個問題檢視:

一、這是真的嗎?

二、你確定這是真的嗎?

三、當你有這樣的想法時,你有怎樣的反應?

四、當你沒有這個想法時,你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最後再用「翻轉思考」面對這個想法,困擾往往不再是困擾。

 

讓我們利用書中例子來練習一下,例如:「男朋友不愛我」,而「翻轉思考」即是改成「我不愛男朋友」、「男朋友愛我」之類的。這個練習,也讓我發現腦袋中的想法其實有著慣性的固執,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從不同角度設想,才不至於落入自我中心的窄巷內,例如自己認為這件事是這樣,就要試著告訴自己這件事情不是這樣,去推翻它,以獲致不同視角,也不容易對他人輕易貼標籤,擁有偏見。而透過這練習的確讓我節省了許多胡思亂想的時間呢!

 

書中提到「生活即是修行」也是我很認同的。就讓我們一起透過練習「覺察」與「反省」,在生活中獲致更多快樂,也帶給他人更多快樂吧!

 

賴佩霞‧郭貞伶著  早安財經文化

ps.照片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