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6 09:00:00圓恩

【書摘121】《老鷹觀想錄》─ 看見 分享 擁抱 放下

每個人畢生都有自己所想要追求的,例如有的登山的人數算百岳,部分賞鳥的人追逐珍稀鳥種……。我們抱持著我們信以為真的什麼標的生活著,以為在地球這個海上,不會偏離航道,或至少,不管風浪多大,都還能留在船上,平穩的度完餘生。

 

偶爾,我們才會想到要低下頭,看看自己懷裡捧著的那個什麼,真的可以那麼相信它,都無所懷疑,毫不修正嗎?毫不。畢竟修正後,「我」究竟還剩下什麼呢?拿掉出生地、身分證字號、從小到大就讀的各個學校、曾經獲得的獎狀、做過的工作、擁有的頭銜……,我還會是我嗎?如果沒有外在的東西來定義,我到底剩下什麼?什麼又可以代表我?並帶給我莫大的快樂和滿足?

 

這本書是研究所同學智明在暑假前借給我的三本書中的最後一本。我記得他曾提到這本書對他的影響很大。那是一本很薄的書,我選擇在最後才翻開它,然後甚為著迷的讀了兩遍。裡頭的想法帶給我許多巨大的衝擊,你可謂他激進,但卻很少人用作者的那個角度,觀看。

 

書的扉頁裡,有作者的簽名及題字。他就提了標題的那四個動詞「看見 分享 擁抱 放下」,但裡頭蘊藏的境界,卻就值得我們努力好久。



【佳句摘錄】

 

●【發行人序】肉眼看不見的珍寶 高仲彥

法國文豪安東尼‧聖艾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1990-1944)最膾炙人口的著作是《小王子》(Le petit prince)。故事主角是一位來自其他星球的小王子,某一日他來到地球遇到一隻狐狸,狐狸起初不答應和小王子一起玩,因為牠沒有被「馴服」過。後來,牠就先和小王子討論了「馴服」的意義。狐狸告訴小王子:「馴服」即是馴服者和被馴服者「建立關係」,但是這種關係卻是常常被忽略的行為。當小王子懂得「馴服」的意思後,狐狸便要求小王子「馴服」牠。但小王子不是地球人,所以不會方法。於是,狐狸就教小王子「馴服」的方法。小王子也就「馴服」了狐狸。他們相處時間不長,道別前,狐狸很難過,最後牠告訴小王子一個屬於牠自己的秘密:「一個人只有用心靈才看得真確;重要的東西用肉眼是看不見的。」

 

這段故事讓我聯想到人類是最愛「馴服」其他生物的動物。對象包括動物、植物、乃至於微生物……等等。這種行為發展的極致,演變成「飼養」電子/機械寵物。讓我覺得人類一直很喜歡做「控制者」,我們喜歡控制─甚至包括自己的親人。

 

●【推薦序】一種堅持 劉克襄

一個人的自然教學理念,無疑地來自他的生態觀。

 

●【自序】真實的看見 每一個生命 沈振中

在觀察、記錄老鷹同時,環境中的草、木、蟲、鳥……,也在觀察我。在解說

一條河川、一群鳥、一種樹、一種地質時,聽眾除了人之外,還有被解說的那個生命以及牠們身旁的其他生物。

 

《我的猩猩寶貝》「學習並不是可以控制的過程,而是經過設計的放任。」沈老師強調設計過的引導,引導出你自己內在真正的感覺,重新看待周遭的一草一木,山川蟲鳥。

 

●【自然是我‧我是自然】靜靜的坐著,讓自然萬物觀察我,並決定是否接受我為自然的一份子

 

「生態地位」

每一種生命在地球上各有其要扮演、完成的角色。

每一個人在人群中也有其生命的位置。

人比其它生命花更多時間在找尋自己的位置。P.16

 

「賞鳥」

賞鳥不一定要看到鳥,也不必要找鳥,找鳥不等於看鳥,看鳥不等於賞鳥。

「賞」鳥如何大賽?我們如何可能比賽「欣賞」鳥?

賞鳥並非在拿起望遠鏡與放下望遠鏡之間完成。P.16-17

 

「望遠鏡與攝影機」

雖然可以拉近人與生物的距離,可是望遠鏡與攝影機也是一種槍口,當逐步趨近(逼近)觀察對象,那是一種挑釁。使用望遠鏡與攝影機需要調焦距在我們想看的物體上,放大倍數的那一瞬間,我們的眼裏、心裏只有我們想看的,那是一種在人為的框框中看世界的境界,長而久之,我們的視野變窄,且只會選擇性看與關心。P.17

 

「裝備與方法」

賞鳥最重要的裝備是一顆心─尊重與敬畏自然的心。

賞鳥最基本的方法是靜坐─安靜的坐在自然裡。

 

「心境」

我們慣用美麗、悠閒、自由自在……來形容鳥兒,可是,那是鳥兒真實的心境?還是我們想要卻要不到的境界?p.17

 

「賞鳥禪」

靜靜的坐在固定的一個觀察點,讓自然萬物觀察我,並決定是否接受我為自然的一份子。P.17

 

「初念」

決定加入賞鳥(或生態攝影)這個領域的動機,直接主宰了你對待自然的態度與方法。P.18

 

「休閒」

如果只是賞鳥,那與坐飛行傘、潛水、登山、購物、收集紀念品有何不同?都要花相等的費用,使用一些器具,到不同地點,累積自己的經驗與紀錄,甚至創造新紀錄。P.18

 

「候鳥」

牠們一年一次南北來回奔波一次,我們每週一次在水泥與泥土間掙扎。

牠們在空中遷移,不會塞車,我們看牠們很壯觀,

我們在地面遷移會塞車,牠們看我們是否也很壯觀?p.18

 

「安心」

為什麼要去很遠、特別的地方看()特別的鳥?

為何要追逐迷鳥、稀有的鳥?

一定要看()到所有的鳥嗎?

在賞鳥這個領域裏,要把自己「安」於那個位置?休閒?追逐者?創紀錄者?欣賞者?研究者?保育者?

在台灣這樣一個生態改變非常快速的環境裏,我們如何賞鳥賞得安心?p.18

 

●能量、愛與關懷

問:「你那個道場?」答:「大自然。」

問:「拜師何人?」答:「鳥。」p.19.22

 

「能量」

任何一種形式的生命,皆是能量的轉換站,每個人也都蘊涵許多能量在身體,以及心裡。透過交流與分享,這些能量在世界、宇宙中不斷交換流動,宇宙也因而得以在這些生命的生息轉換中看見它自己。P.20

 

「資源」

每一種生命間接、直接都是其它生命的資源。譬如人群間的「人力資源」,不同物種間的「生物資源」。

當我們要運用「人力資源」時,我們會問願否?有沒有空幫個忙?但是,當我們要使用非人的「生物資源」時,我們該如何徵詢牠們的意願?p.20

 

「解說與知性之旅」

除了名字、特徵、行為外,我們如何解說大自然的「美」,與「愛」?如何帶領人們因著多知道大自然的一些「知識」而能從自然獲得「喜悅」、「感動」與「生命力」?p.20

 

「獵物」

無論是用獵槍將牠們打下做成標本,用陷阱抓下當成寵物或商品,用鏡頭拍下成為作品,以研究之名將牠們抓下並掛上人造物再放走,或用筆寫成報告或書本出版,都不如只是用心看。P.20

 

「博愛」

我們花許多時間、金錢到很遠的地方看、拍、研究一種特別或稀有的生物,我們花多少時間在家裡、社區、後山每天可見的麻雀、白頭翁、燕子、鳥、螞蟻、蟑螂?

我們花很多時間看、欣賞很多別處我們認為美麗、可愛的生物,我們在瞬間打、踩或噴藥殺死身邊我們認為醜陋、髒、礙眼的蟑螂、蜘蛛、螞蟻……

在欣賞、研究許多我們想要、喜歡或認為值得的生物之後,我們用很多方式煮、炸、煎、炒各種我們認為美味、可口的生物的身體,然後再沾各種調味料,吃了牠們。P.21

 

「愛與關懷」

當欣賞生物、拍攝生物、研究生物變成習以為常的例行活動或流行或一種謀生的行業時,我們關注較多的是主事者及參與者本身的滿足、慾望、成就感?還是對生物的愛與關懷?p.22

 

「亂」

身體來去很遠的地方,心思來去不同的想要。P.22

 

「潛」

稀有或甫「成名」的生物(包括人)及地方,很容易在無意間或刻意的被傷害或毀滅。P.22

 

「擁抱自然」

+++肌膚+想像+寧靜+與自然對話p.22

 

「感恩」

入山前要先向山行禮,並向山說明入山所為何事,恐有打擾,敬請包涵,出山時要回行謝師禮,感謝萬物的教導與賜生。P.22

 

【你真的看見牠們了嗎?

……賞鳥的原文是Bird watchWatch可以翻譯成守望、看守、細心、照顧、注意、等待,賞鳥的「賞」字卻是「玩」的意思,完全無法顯示原文的意義,倒是

「觀鳥」的「觀」較貼近原文watch的原義,「觀」字意即細看、察看,如觀世音─細查世間的聲音。P.27-28

 

由於「賞鳥」只是一種「玩樂的對象是鳥」,所以,在賞玩的過程中其實只是看到數目及外表的美麗或者一些行為的有趣及可愛。如果我們不是以「觀」或「watch」的原義在看鳥,我們是看不見牠們的生命內容。P.28

 

「看到」小彎嘴畫眉過馬路會讓許多人興奮個半天,可是沒有人「看見」牠們過馬路時的提心吊膽與危險重重。「看到」我們欣賞的鳥兒正抓著蟲兒進食時,會讓許多人讚嘆不已,可是,誰「看見」蟲兒拚命的想掙脫?誰聽見牠們死前的哀號?p.28

 

Bird watc需要細心、注意的守望、看守,也需要等待,更需要以照顧的心情為之,如此,我們才能真實的了解牠們。那時候,我們只需要在一個地點靜坐半天,不用望遠鏡,不用長途奔波(既浪費時間,又製造廢氣!)我們才能真實的看見牠們的生命。P.28

 

【看見生命】當我們看見牠們的當下,我們同時被誰看見了?是牠們?還是自己?

「生命無價」p.29

 

都是生命,空難、車禍,一人賠償數百萬元,馬路上被車壓死、撞傷的小動物卻一文不值。P.30

 

「萬物皆有情」

空難、車禍的家屬因失去親人而悲痛、哭泣;一隻貓蹲站在被車撞死的同伴旁,低頭默默注視著死去的同伴不願離去;一位荒野的夥伴對著一棵被颱風吹倒的樹說:「不要悲傷,要堅強的活下去。」p.30

 

「存在與自在」

森林裡的一棵樹倒了,雖然沒有人看見牠倒下,可是牠確實是倒了。無論我們是否真的看見一隻鳥、一群鳥或一個鳥巢,都不會改變牠們存在的真實性。當我們看見牠們的當下,我們同時被誰看見了?是牠們?還是自己?p.30

 

「踩著生命,欣賞生命」

當我們拿著望遠鏡觀賞遠處較吸引人的生物時,腳下同時踩著數種被我們故意忽視的生命─草地及其內的各種小生命……p.30

 

「生命無法平等」

當我們賞鯨豚時,同時吃著從海上捕回的魚蝦?!同樣是遷移性的生物,候鳥只能觀賞,烏魚等魚群卻可以捕來吃?!現在很少要保育的,以前也曾經很多被捕食!現在很多可以捕食的,未來是否也會很少要保育?為什麼同樣是生命,人類對待牠們的方式、態度卻全然不同?

 

傷鳥要救,馬路上經常被撞死、壓傷的蜥蜴、青蛙、蚯蚓、蝗蟲誰來救傷?同樣是大群生物,黑面琵鷺、灰面鵟鷹或水鳥的壯觀場面會引來眾人的觀賞,但是,當千萬隻的千足蟲、蟑螂同時出現時,我們卻待之以「火」及「殺蟲劑」。可以用魚鉤釣魚,不能用獵槍射鳥?不能用網捕鳥,可以用網抓魚、捕蟲?甚至隨手摘花、砍樹? p.31

 

「操縱生命的『癮』」

當一切變成習以為常,不需要理由時,我們可以為研究而研究、為繫放而繫放、為人工繁殖而人工繁殖……,我們也會習慣手上有鳥、習慣在鳥身上掛東西、習慣要親眼看到巢、習慣要親眼看到所有的一切……

 

一切的成就最後不是為了牠們,而是為了人類自己的好奇、滿足、慾望……p.31

 

「生命不可分析」

我們認識身旁的親朋好友是透過長期的「溝通」與「互動」,我們認識身旁的其他生命卻大多是透過數據的「統計」與「分析」。p.32

 

「都是鄰居、朋友」

是在假日開車、包車至遠方「欣賞」大群稀有的生物?還是每天在自己的住家附近跟蟲、鳥、樹、草「打招呼」?是研究生物滿足自己的好奇與成就感?還是與牠們建立對等互動的朋友關係? p.32

 

「最重要的事」

在思考、決定一項觀察、研究、保育行動時,最先要考慮的不是牠們有什麼研究價值,不是我們最想要做什麼,不是我們擅長什麼技能、本事,不是透過這個行動可以達到什麼宣傳效果,不是會因此而得到什麼學位,而是對牠們而言,最重要的事是什麼?也就是牠們最需要的是什麼? p.32

 

「尊重與倫理」

當知道有人在關心、長期記錄某種生物,而我去看牠們並不會對該生物有助益時,我選擇不去看牠們,除非對方請我協助記錄,一來避免造成無法預期的干擾,二來減少來回車程的廢氣與能源的消耗。

 

同樣的意涵,當撿到蝙蝠,就交給研究蝙蝠的人,看見受傷的鯨豚就通知鯨豚研究中心,撿到傷鳥就送野鳥救傷中心,不小心發現某種稀有生物的重要棲地(巢或夜棲地)時,就僅通知該生物的研究人員;如果你的發現是第一個,那就是老天爺要請你照顧牠們了,更應該好好珍惜、保護牠們,勿輕易讓牠們受到干擾、傷害。p.32-33

 

What do you care about?

Care是關心、在乎、照顧。

一旦我們的行動牽涉到另一種生物或另一組研究人員,我們必須問問自己在這個事情上關心的是什麼?在乎的是什麼?想要照顧的是什麼?如果答案是自己的部分比較多,那麼,趕快停止行動吧!p.33

 

「看見生命」

許多人正在累積鳥種數,甚至遠赴國外「拼」臺灣沒有的鳥種,我不知道我到底看過幾種鳥,100?200?這數字對我、對鳥有什麼意義呢?

有人花錢請原住民摘蜂窩,再高價賣給商人。

有人花錢請人找巢給他拍攝或做研究。

有人找巢來當禮物結交朋友。

退休的老鳥人說:「我今天只要看一種鳥!」

另一位退休的阿伯說:「我只要認識一種鳥!」

在欣賞、拍攝、研究的當下,我們看見的是資源?貨品?數據?美麗的身影?還是牠們的生命? p.33-34

 

【重建人與自然的關係─邁向生態世紀的省思】

……

1.     地球上沒有籠子、柵欄式的動物園。人類雖也將自己關在有鐵門、鐵窗的屋子裡,但至少有一把Key可以自由進出。

2.     沒有花盆。因為那等同於動物園的籠子,植物需要將根蔓延至大地與其他夥伴親密。

3.     所有非自願被買賣、交換的生物都被送回牠們原來居住的國度。

4.     沒有充分的、完整而且對研究對象有具體、明顯助益的計畫,不能進行捕捉、繫放、實驗……等會騷擾、碰觸生物的動作。

5.     不能為了人類的生存、利益而拿其他生物當實驗品。

6.     經濟生物的種類被限制在某個數字下,不能再增加,並且限制年產量。

7.     人類會像看待謀殺人類般的看待謀殺動物。

 

唯有將牠們視為自己的親人,才有可能真正的感同身受,才會有真正的尊重、關懷與親密。讓我們一起努力。P.39

 

【愛與學習的引導 自然教育的省思與建議()

 

在邁向生態世紀的風潮之中,有幾個問題卻是我想提出來與大家一起思考的:

1.     為什麼同樣是推廣自然教育,賞鳥活動所引來的鳥人會以「拼鳥種」、「追迷鳥」、「不當賞、拍巢」等違反自然教育目的的方式在賞鳥?賞蛙、賞蟲、賞蝶…..是否也有類似現象呢?

2.     休閒假日的自然、生態之旅與學校的自然生態教育有何區別?「解說」與「體驗」的比例各要如何調配?或者二者可以完全融合?

3.     解說員或領隊如何「內化」由不同領域專家所提供的專業知識再將「解說」轉化成以「引導」、「體驗」方式來激發、培養民眾從大自然獲得學習、感動、靈感與啟示的能力?

4.     一個解說員、領隊或體驗自然活動的帶領者,除了累積、吸收各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解說、帶領技巧外,他還需要具備哪些要件、信念及特質?這些要件、信念及特質要如何培養?p.42

 

「一、什麼是教育」

依照一般坊間的國語辭典,「教」者,動詞為訓誨、指導、差使、傳授。「育」者,動詞為生產、養成、栽培。「教育」即成了「培植人才,助人類發達,以適於世界進化的一種事業。」然而,「教育」的原文Education一字源於希臘,意為「引導」!所以真正的「教育」過程應該是「引導」而非「指導」、「傳授」,更非「解說」。

 

Liberty Hyde Bailey說過:「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人對生命敏感。」而這樣的境界在「自然教育」即是如Joseph Cornell所言:「如果我們想培養敬重生命的態度,必先對生命有所體認,才可能對所有生命有民孢物與、感同身受的情懷。當我們體會到自己與周圍的生物原是休戚與共的,我們才會自動自發、自然而然改變自己的行為,與其他生物和諧共處,並且更關切所有生命的需要與福祉。」所以「如果我們期待世人能對地球有愛、有關注,就不能沒有直接體驗自然的經驗。否則,人只能對自然有疏離、空泛的認識,永遠不會由衷感動。」(摘自約瑟夫‧柯內爾所著《共享自然的喜悅》)p.43

 

依此觀點,我們大部份的自然「解說」教育就變成:只能讓民眾對自然有疏離、空泛的知識,永遠不會由衷感動,更不會尊重、愛護其他生命,也就難怪會出現

「拼鳥種」、「追迷鳥」、「不當賞、拍巢」,甚至將小動物抓在手中傳閱(對直接體驗的誤解?)的怪象了。

 

也就是說,無論假日休閒的自然生態之旅或者學校的自然教育皆太強調「知識的解說」,忽略對環境、生物的「情意感受」。即使是柯內爾的體驗自然活動已在台灣推動二、三年,大部份的自然教育者也只是在「解說」中穿插一些體驗「自然」的「遊戲」而已,並未將「體驗」、「情意感受」的精神、內涵「內化」到自然教育的整個過程及內容中。P.44

 

「二、自然教育者的要件、信念及自我要求:p.44-51

所以,要讓大家真的對自然、對地球、對萬物有愛、有情進而關懷、保護、尊重所有的生命必須從我們這群自然教育者或解說員或專家或領隊開始重新教育自己。

(一)首先,我建議廢掉「解說員」這個名稱,這個名稱會讓自己及民眾下意識認為「我就是要講很多知識、學問給你們聽才稱職」「你應該解釋、說明很多知識、原因給我們聽,因為你是解說員。」既然「教育」意即「引導」,不如將自然教育的帶領者稱為「引導者」或「嚮導」、「導覽員」─guide而非「解說員」(有如speaker)。引導者的角色猶如牧童:將牛、羊帶至有水、有草的地方(一個情境中),讓他們自己決定要吃、喝或休息或奔走。(每個人從中獲得自己的學習、感動、靈感與啟示)

(二)   而要做一個自然教育的引導者,我認為,需要以下幾個要件:

1.     自己對自然有愛和關懷且有實際的行動(如:曾長期關心或記錄一個環境、一個物種數月或數年以上,曾為一個棲地或物種的保育或相關的保護法而奔走、在生活上環保或檢樸……,由授證團體訂定經驗類型)

2.     自己對自然、環境、生物有「感覺」、「感動」及「啟示」,如從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環境特色對應到人生旅程的不同階段內涵,或從「老鷹為清道夫」學到生態界的基本原理「死亡養活生命」,進而落實到生活中的「物盡其用」「珍惜每一個生命、每一個食物」或者從一棵樹學到「包容」,因為牠接納許多生命在牠身上活動、居住、停棲、大小便、綁東西…..,然後用自己的方法與大家分享。

3.     自己要有獨處在森林、河谷、海岸……數小時以上不採集、不認生物名字、不用望遠鏡、不用記錄本……只是靜靜的坐著、躺著、聆聽大自然、教受大自然教誨的經驗。(多少時數由授證團體訂定)

4.     至少讀過一本有關自然的文學、報導、論述,並能清楚論述自己對自然、保育、生物權、生死的看法。

5.     最後,才是我們現在最常實施的─充實專業知識─除了自然生態、生物個論外,尚包括對人性的概念,教育學習的歷程,活動規劃、設計、執行的架構及能力……

 

想一想,我們目前的自然教育解說員或種子教師訓練營太偏重在哪一項訓練?缺乏哪些經驗、歷程?─「我們怎麼訓練他們,他們就怎麼帶民眾認識、體驗這個地球。」「我們怎麼被教的,我們就怎麼教下一代。」

(三)   除了以上可實際要求、經驗的要件外,我認為引導者在內心仍需要自我建立這些信念:

1.相信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欣賞自然的潛能。

2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不同的形式培養從大自然獲取靈感或啟示的能力。

3.自然教育的最佳導師並非引導者或教師,而是大自然本身,她有時是科學家,有時是哲學家、藝術家、玄秘家,有時更是心靈治療師。

 

(四)   然後,引導者要不斷提醒自己:

1.知識並不一定要從自己的口中說出,民眾也許有他們的理解方式及經驗。

2.盡量將知識設計在帶領的活動過程中,讓民眾無形、意外的自行發現那些知識。

3.問自己:今天要帶給民眾什麼樣的知識,還是要帶給民眾怎麼樣的體驗、經驗,讓他們從中有所感覺、感動並得到啟示再付諸行動?

4.當民眾稱讚:「你的講解好棒」「你懂得好多」「妳好厲害」「你活動帶得很棒」時,是否意味著,今天的主角是引導者自己,而非大自然本身?!

5.     或許,民眾在活動後說:「換個角度看世界,心情不一樣!」「我不曉得自己可以看一朵花看這麼久」「謝謝你讓我有一個特殊難忘的體驗、經驗」「謝謝你讓我交到一個自然的朋友」「哇!倒過來看世界,變得更美麗了!」「抱樹的感覺真棒!」「其實牠們好像不喜歡我們這樣一直盯著她們看」「將心比心的與牠們對話的感覺很好」會比較接近自然教育所答到的目的。

「三、教育與學習的過程:」

 

 

理論來源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主題

每個人戀愛經驗與對事物的學習經驗

第一印象

接觸與發現

深入感受與對話

愛與學習

內涵

陳怡安之意識會談法

直觀的能力

直覺的能力

詮釋及生命的驗證能力

發現生命共通性的能力(學習與啟示)

方法

柯內爾之順流學習法

喚醒熱忱

集中注意力

直接體驗

分享啟示

性質

團體活動架構

暖身

輔活動

主活動

整理與回饋

活動名稱()

以「非常男女」為例

一見鍾情

非常話題

老實說

非常速配

活動名稱()

以賞鳥(樹、蟲)為例

第一印象:對此地的經驗,什麼吸引你?第一眼的感覺?

發現之旅:以活動引導發現、認識、欣賞更多生物

訪問自然:訪問你特別有興趣好奇的一隻鳥、一棵樹、一粒石、一條河

學習與啟示:(如從訪問對象學到什麼?)

以上,其精神都是情感、經驗的延續與累積,最後的目標都是「愛與學習」,而這樣的四階段過程其實是很符合人性的,從巨觀、整體、全部的第一印象或直觀,再藉由讓人集中注意力的活動、話題對許多單一個體、現象做淺層的接觸與發現,此時已有一部分察覺、感覺的情感因素開始移向特定目標,接著透過自我詮釋或與特定對象、現象做深入的感受對話及彼此生命的驗證,最後產生愛、學習、啟示(生命共通性)並與大家分享。

 

依這樣的架構、精神檢視,我們大部份的教育過程,是否只進行了第二階段(而且是以解說為主?)頂多加點分享(在沒有第三階段深入感受與對話下,分享的深度與意義是否會較淺而流於形式與應付?),難怪大家會拚命累積、發現、追逐物種而無視對象的感受。

 

【「觀」自然 自然教育的省思與建議()p.81

談「保育」影像的衝擊往往比言語來得強

 

【生命地圖】

「生命的抉擇」

生命的抉擇正如一切宇宙與物質的探索,「理想」正如航向無窮時空的望遠鏡,而「實踐」才能如顯微鏡一樣展現生命深刻的內在。P.109

 

沈振中著 基隆市野鳥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