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4 00:00:00圓恩

【書摘97】《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清新的看見

除了童年圖畫書上的故事,嚷嚷上口的白雪公主、灰姑娘、小木偶奇遇記、青蛙王子……,對於我們所生長的這塊土地,有廖添丁、土地公、鄭成功、媽祖等故事,但再之前呢?連我們的阿公阿嬤都不了解的之前的台灣,我們可以從哪得知。

 

知識和記憶在復誦之間,難免增添或刪減,想像著愛講故事的人,也有自己喜歡的段落和情節,這裡加重一些,那裏省略一些,儘管寓意與基本核心不變,但“故事”本身卻是變動、動態的。就像原住民族的口傳文學,也許都有著相類似的祖先由來、全世界都有的大洪水記憶、對某些物事的崇敬,但基本上,還是存在差異的。

 

例如在某一段落對平原族群習俗及外貌的描述中,提到「他們在上戰場之前,都會很迷信的注意前夜的夢,從某種叫Aidak的小鳥歌聲與飛向來預卜吉凶。若此鳥飛向他們時嘴裡啣著蟲,他們將此視為不敗的預兆,表示會征服敵人。然這鳥若飛離他們,或飛越他們,他們就會被這壞兆頭搞得很洩氣而返回家去,要等到有較好的徵兆時才願出戰。」而在目前台灣的其他原住民族裡,則是看到繡眼畫眉等鳥類從右邊飛到左邊就不出門打獵,或是叫聲難聽就代表壞兆頭。

 

若訪問台灣存有的各個民族,就可以得到各式各樣不同的版本,因此更顯出台灣這個島嶼豐沛的生命力、精彩的文化,及其相互交融而成的繁複和包容。

 

↑圖片引自網路

 

我們傳承著某些概念,久了,視為理所當然就忘了去求證,而只是因循。當我翻開這本書時,透過西方旅行者客觀的眼睛,以及詳實的記錄與觀察,轉換了角度去「看」,才驚覺了一種無意識的沿襲。

 

就像,我們被教育山上的原住民一直是弱勢的一方,但在早期西方人的眼中,「生蕃」卻是漢人及熟蕃(平埔族)都害怕的對象。因為當時的他們有武器、兇蠻,仍吃食人肉,以獵取敵人頭顱為榮……

 

但所謂的「進步」和「落後」究竟是以什麼樣的界定為標準呢?

 

「南太平洋的萬那杜小島國上的邦萊人,數千年來過著祖先遺留下來的生活方式,種植甘藷和芋頭作為主食,不夠的部分,則從周遭森林與大海中獲取。挖出甘藷後,男性以種出最大的甘藷,成為最棒的農夫為榮,父權社會的男性均分最大的甘藷,女性只能拿剩下的。男性最多可娶五位妻子,但妻子只要離開,離婚即成立。每年,他們會舉辦「陸上彈跳」,男性們會花一星期的時間架設高約100英呎的塔,塔上有一些平台,只要腳綁藤蔓,從最高的塔上跳下,這男人就可成為全村的英雄,並獲得全村女性的愛慕。參加這項活動之前,所有參賽者必須暫別妻子,因為這項活動是為了向女性致敬。(摘自邦萊族的部落生活)

 

這個部族完全瞭解外頭的世界,以及外界的進步,但他們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若「進步」是每天被工作追著跑、工作壓力過大老了一身病、被迫生活在廢氣充滿的都市,喝著有濃烈消毒氣味的水……,我們又有甚麼立場去評論所謂的「落後」呢?充其量,這都是人自以為的。而這些西方旅行者仍不可避免的有著自己觀察立基的角度。

 

歷史的每一片刻,無法被完全留下,我們只能抽絲剝繭,藉由零落的碎片拼湊,在其中注入想像,就算不是最初全貌,也不離幾分,卻還多了些許詩意況味。這本書就提供了允許抽絲剝繭的憑藉。

 

如同這些西方旅行者徒步、親身旅行得來的知識和感動,不是從書本和網路知識填塞輕易可得來。而當許多學生、年輕人沉迷網路(FacebookMSN、開心農場等)之際,許多與自身密切相關的重大政策,卻都被少數幾人悄悄的決定了。這算是自願放棄,但當清醒過來時,連「來不來得及」這個選擇都沒了,而且,你決定什麼時候清醒?

 

因為是個資訊爆炸的社會,我們被速度推著走,狼吞虎嚥著,囫圇吞棗的,粗糙的運用著那些沒有咀嚼的所謂“知識”,因此流於表象的理解,而未有深層的感動。那充其量只是,抄襲。

 

性急的我,便有一次印象深刻的經驗。在寫作某一與昆蟲、植物間生態相關文章時,並未蒐集足夠的資料及事先求證,就把文章發表了,導致文章缺漏、誤謬甚多,事後經求證,還緊急補上了更正啟事。這次教訓,讓我深深的體悟了求證、一再的檢查、以及釋放正確訊息的重要性,不然事後的補救都是顢頇艱難而近乎無濟於事的。更何況,很多機會只有一次。

 

後來,我又寫完了一篇文章,急著想把它寄出,但想到上回的經驗,我特意在網路上一再查證某些仍有疑惑的說法,最後還是暫時忍住了,把文章擱下,未性急的寄出。但之後我翻閱更多專業文本資料查證比對之後,才驚覺網路上資料的重複抄襲和不加求證。儘管都是些非常微小的地方,但差異卻可以失之千里。因此真實行走和憑空想像之間的距離,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其間差異,其實是很巨大的!

 

就像用耳朵聽、眼睛看覺得某件事很簡單,沒甚麼困難的。但只有親手去進行,才能發現某些轉折是需要技巧和練習的。

 

我們的教育顯著缺乏親身體驗,而是鼓勵背誦、效率、得高分。我們的想像力、創造力、試圖解決問題的努力,探索未知的可能…..,都被忽略了。

 

某次和同事們討論著世界知名的卡通;小叮噹、迪士尼、頑皮豹、大力士(據說是為了推廣罐頭波菜而生)……,為什麼台灣沒有能夠登上世界舞台的卡通?我們的作品還未能具有世界人類共通的感動和領會嗎?還是我們不夠努力?抑或,努力在不那麼需要努力的地方。

 

世界上不是只有我們自身,以及周遭身邊的人而已。就如書中原住民認為世界上除了漢人就是蕃人,任史溫侯試圖解釋也無著。「我們返回青潭坑的農舍住宿。晚上我被主人的鄉下表親包圍。他們多半都能說些『野蠻人』語言的辭彙,一直用這些詞來煩擾我,還奇怪我為什麼不懂。他們說所有的蕃人應該都有相同的血緣,自然應該說同樣的語言。顯然在其有趣的自欺裡,把世界看作為住滿蕃人和卓越的人(即漢人),後者當然占了絕大部分。我曾數次想試著告知他們一點有關歐洲國家的訊息,看到他們不信地微笑,我內心想『或許無知是福吧,』而讓他們繼續沉湎於那無害的信口漫談裡。」這樣的記錄文字透著一股清新。

 

而哪一種看見,才是真實的「看見」。

 

這些西方人當時是否明瞭,自己的筆記在日後是得取一種理解和想像的重要參考,而我們不斷的完成事情,事情不斷等待完成,這其間呈現的,也算一種進步嗎?

 

一件值得的事,雖然要花許多時間和精神去進行和完成,但之後,毋須擔心,它自會發酵,並恆久留存。就算被人們遺忘了時,也會繼續發揮著自己的效用和價值。更何況,寶石就算覆上了沙塵,只要剝除附著其上的障敝,光輝立時顯現,所謂「瑕不掩瑜」,也是作為這本書所代表的一個里程碑吧!

 

 

小魚 2011-01-24 01:39:07

我的蛾類手冊就是倉卒的代表之一,出版了之後應該不可收拾吧~~唉唉

小魚 2011-01-22 07:39:57

你文章的字可不可以放大一兩級啊?
我老了眼睛不好,看起來很吃力~~

版主回應
收到!馬上改進
我會學習體貼老人家的!哈!
2011-01-22 14:58:18
火鍋 2011-01-14 11:03:26

我會懼高
如果生在邦萊部落
可能不受女性的青睞

邦萊族的婚姻制度
妻子只要離開,離婚即成立
有母系社會的感覺
而且這樣的婚姻制度
感覺比現代社會依據婚姻契約
約束男女雙方 , 來的先進多

版主回應
:)
換個角度看世界
其實真的很有趣ㄏㄡ
2011-01-21 13: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