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1 17:49:09圓恩

【星夜蛾蹤7】銀目天蠶蛾

↑在這隻銀目天蠶蛾尚未全部撲平的翅膀上,可以看見新生的皺折。

你相信奇蹟這回事嗎?不可能中的可能?

↑遇到騷擾時,前翅會張開,露出躲在後翅上的眼目,讓你以為牠是猛禽,正不懷好意的張望。
 
最近帶營隊時,我會偷偷的把一些「人生大道理」穿插在解說的過程中,例如帶他們走一條埋身在森林中的小徑,如果沒有帶領及說明,沒人會注意到或發現原來那裡有一條路。然後我告訴他們,要相信生命中有許多可能,或在不可能中找可能。大概是我描述的方式還是太硬了,還沒完全消化成完全屬於己身的元素,很輕易的,有些學員就會覺得是在說教,但是我想有的人會記住。就像我期待他們在吃蘆筍,或牙痛時,會忽然聯想到我曾介紹過的相關植物和典故,這樣就夠了。

↑側面可見他的圓胖身體。
 
不過,接下來我要說的,是我遇見的“不可能”。

↑這是兩隻正在交配的天蠶蛾。
 
時序入冬,儘管還是每天點著蟲燈,每天自己步履緩慢的在清晨或夜裡踱至燈前,白布上造訪的蟲兒卻門可羅雀,不知是怕冷,還是冬季蛾類本來就少。連續幾天一隻都沒有,或是一隻、三隻之類的情況,屢屢發生。後來,我踱至燈前,彷彿只是一種責任的履行,漸漸的不敢抱持希望,其實是害怕再一次,又一次的面對失望。我害怕面對一片空白,就像我現在害怕面對一些什麼,於是乾脆讓自己忘卻。

↑換個角度,就可以看見兩隻的全形了。
 
但我依舊沒有完全放棄,仍舊偷偷的幫自己打氣,要自己相信會有奇蹟發生。在081213清晨近六點,靠近昆蟲間時,遠遠的,我望見布幕上有疑似巨大黑影。我快步走向前去,無暇如往常藉由打開一旁昆蟲間的鐵門作為承擔失望到來的緩衝,一望,居然是四隻天蠶蛾,三公一母,有一對正在交配,並已產下卵粒。另外兩隻王老五百無聊賴靜立一旁,牠們看起來很“新鮮”,有可能是才剛羽化出來。不可能中真的有奇蹟!有趣的是這天還是滿月,我本來以為蛾會被“大電燈泡”吸引去了,卻意外的大有收穫。也許如同事所說,滿月時候也有著什麼神奇的力量吧!

↑天蠶蛾媽媽產卵可不管是在何時何地,孩子們從出生後就得自己面對未來。
 
因為這四隻天蠶蛾,我一天的開始因而發光。稍後遇見同事V,與他分享後要他趕快去拍,但V去看時,牠們卻已經消失了。每次天蠶蛾總是消失的那麼迅速,透著神秘。只有留下的卵粒,證明了我不是癡夢。

↑我從底下用相機偷窺。
 
查了手邊較完整的圖鑑,覺得牠應該是「銀目天蠶蛾」,後來同事B告訴我在《觀霧賞蛾》裡就有提到牠,看來,我總是捨近求遠。還好,同事是我的另一雙眼睛。

↑被我撥落地面的其中一隻。
 
這隻蛾的出現,給了我打氣般的鼓舞。不過我也明瞭,或許奇蹟只是,你做了你該做的,而它終究會依次發生罷了。而生命中並不是每天都有驚喜,因此更顯驚喜的令人歡躍!

↑剛遇到驚擾,墜落地面,試圖“張牙舞爪”。
 
※ 銀目天蠶蛾
學名:Rhodinia verecunda Inoue
特徵:展翅♂9.5-11.5cm;♀9.5-13cm。體翅褐色。翅膀外緣黃色,各翅面近中央處有一枚透明且呈銀白色圓眼斑。前翅基部有一條灰黑色波狀紋,圓眼斑外側有一條散布銀白色鱗的黑褐色雲狀帶紋,前緣近頂角處有一枚細長黑斑,黑斑外側白色。後翅斑紋和前翅相似。
習性:成蟲於11至12月出現。一年一代,幼蟲取食麻櫟、青剛櫟、荸荸櫟、朴樹。以卵越冬。成蟲受騷擾時,會模仿落葉飄落地面。

↑不久前才產下的卵粒。
 
參考資料:
《觀霧賞蛾》P.83 撰文 陳丁嘉 攝影 邱慶耀 審訂 傅建明
《東南亞王蛾科圖鑑》 佩格爾‧王效岳 著 台灣省立博物館印行 p.103
2008-12-24 20:08:00

又是篇很有感覺的文章喔!
芭樂越來越強啦!

版主回應
過獎了,你才寫的越來越好呢! 2008-12-26 05: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