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05 16:23:01白行

讀小思「香港文學散步」

香港、文學和散步其實是一組值得懷疑的配搭,連小思自己也曾在著作中懷疑過有沒有「香港文學」這回事,要在繁華的香江與文學散步,看來要把城門河想像為萊茵河才可。但為何連小思也懷疑過有沒有香港文學,她卻可以與香港文學並之散步,或許正是香港最有趣而迷離的地方,要了解香港或許要把城門河想像為萊茵河更高的想像力。

小思懷疑有沒有香港文學的原因,可從他書中輯錄那些作者可知。小思選了的有魯迅、蔡元培、蕭紅、許地生、戴望舒等等,這些中國最頂尖的二十世紀作家我們有哪一刻曾視他們是香港人,事實上,除魯迅留港時間較少外,蔡元培和胡適兩位五四運動的領袖是在香港渡過晚年、並安葬於這裡,而他們的墳墓在港遺棄了只是二十餘年就差點兒要為他們作考古發掘工程,許地生和戴望舒半生都在香港工作,但香港這地方就是有本事將他們的過去洗得一乾二淨。

最有趣的還數蕭紅,這位中國當代女作家健筆一揮便寫了「生死場」和「呼蘭河傅」兩部中華抗日血淚哀歌,豈知蕭紅原來是在香港這無根的小島,在日治時間北望神州大地完成了那兩部小說,原來香港和東北的呼蘭河的距離,比深圳河或許還要近。

蕭紅最後在日治時期的香港逝世,骨灰分成了兩份,一份放在淺水灣,另一份放在半山的聖士提反中學,有趣的是其生前丈夫、中國日藉作家端木蕻良在1996年病逝,其妻子後來將端木的骨灰與蕭紅的一半骨灰並放於聖士提反中學。張愛玲為香港寫了「傾城之戀」,一段曾緊扣不少港人心窩的故事,但蕭紅這段真實的香江故事比「傾城之戀」更有傾城的餘韻。

因為許鞍華在80年代拍攝傾城之戀,故事中已消失了的淺水灣酒店竟因為電影的成功而重建,在淺水灣那殘餘的一半骨灰還可否為我們重朔或repulse蕭紅的傾城往事?


圖︰淺水灣
子路 2007-05-17 15:47:45

就如盧老師說的一樣, 香港山水有幸, 中國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都在香港終老, 然而香港本身就是要忘卻....

=3= 2007-03-31 23:04:43

話說我是讀聖士提反的.....
但那個叫端木蕻良的人的骨灰是放左半山還是淺水灣?

版主回應
應該是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2007-04-01 01:48:20
san 2007-02-10 17:30:29

哈~一年前我也寫了這本書的報告
跟你的~差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