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5 11:27:32走不動ㄉ老鴨

文字常識14

第一把交椅

  漢魏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因此尚無椅子的影子。漢靈帝時,從北方傳入了「胡床」,其造形如矮凳,同時傳入的還有一種繩床,可以折疊,這種繩床後來也叫「胡床」。

  隋朝時,因為忌諱說「胡」字,且因這種椅子必須張開後才能平穩,所以改稱「交床」。到了南宋,交床改稱「交椅」。據說,奸臣秦檜坐交椅時頭總是向後仰,以致巾幘墜下,京尹吳淵為了拍秦檜的馬屁,特地在交床後部裝上托背,人稱「太師椅」。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裡,交椅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坐交椅乃是身分、地位的象徵。正因為交椅如有此特殊作用,所以,「坐第一把交椅」,就成了首領的代名詞。

 

獅吼功可練就

  提到「獅吼功」,大家一定記得電影《功夫》中的包租婆,關鍵時刻使出的「獅吼功」絕招讓很多人記憶猶新,那麼,這種看起來玄之又玄的神奇武功,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人能做到呢?從人類自身的發聲能力來說,有可能練成「獅吼功」嗎?

  北京聲學研究所所長鐘振發認為,老虎和獅子實際上是沒有聲帶的,牠們依靠喉嚨的摩擦來發出吼聲,但是這種吼聲人類並不是不能模仿。

  我們正常人所能夠承受的聲音極限大約在九十分貝,而老虎和獅子的吼聲卻有上百分貝之高,自然會讓人感到恐懼。然而專家卻告訴我們,在我們身邊,真的有人具備能「修煉」獅吼功的能力。

  獅子的吼聲大約有上百分貝,而實驗證明,人類中的高音歌唱家能夠發出的最大的聲音極限可以達到二千八百~三千赫茲,與獅吼聲不相上下。除此之外,許多少數民族和大草原上的牧民們也能夠發出類似分貝非常高的聲音,這種極高音在聲學上有一個特殊的名字酖酖「簫音」。

 

蝴蝶翅膀大有作用

  蝴蝶的美麗起自於牠們的翅膀。蝴蝶的翅是一層透明的薄膜,上面布滿粉末狀的鱗片。這些鱗片變化多端,有長有短,有細有寬,有的尖端帶有鋸齒,有的脊紋越多,產生的閃光就越強,顏色變化也就越大,比如閃蝶的脊紋可多達一千四百多條,因此,翅膜上的五顏六色的鱗片,就形成極其美麗的圖案。

  世界上最小的蝴蝶藍灰蝶,翅膀展開僅一點三厘米,最大的蝴蝶大鳥翼蝶,翅膀張開有三十厘米寬。蝴蝶可以利用它的翅膀來禦寒,一旦外界氣溫下降了,牠們就通過扇動翅膀產生熱量。牠們的翅膀上披著無數毛茸茸的鱗片,宛如億萬面鏡子。當這些鏡面與太陽光垂直時,光的能量就被翅膀大量吸收,使身子變得暖和起來。

  蝴蝶的翅膀給人帶來了新靈感。一種七彩蝴蝶具有奇妙的調溫功能。它的體表覆蓋著一層細小的鱗片,氣溫升高,鱗片會自動張開,改變太陽光照射的角度來散熱。氣溫下降,鱗片會緊貼在身體表面,讓陽光直射在麟片上,吸收更多的太陽能。

  科學家據此研製一種控溫裝置安在衛星上,它的外形像百葉窗,旋轉部位裝有敏感的金屬絲。溫度超過標準時,金屬絲膨脹,葉片張開,使輻射散熱力大的那個表面朝向太空。溫度下降時,金屬絲冷卻,使每扇葉片閉合。

  另外,瑞士科學家也利用蝴蝶翅膀反射光線原理研製新型防偽紙幣。紙幣中含有的蝴蝶翅膀效果看上去與全息(像)圖類似,即使光線很弱,防偽圖案仍可容易識別出。

 

頭頂足球會傷大腦嗎?

  頭頂足球是否會損傷大腦,主要關鍵在於方法是否正確。

  正確的頭頂球,是用頭的前額(眉毛上後部)或前額側面(眉梢上後部)部位頂球。因為,在這兩個部位容納和保護腦子的頭顱骨叫額骨,額骨是顱骨中最硬、最壯實的一塊骨頭,外形如橋梁般呈拱形結構。

  拱形結構的特點是能夠分散大部分外來的衝擊力;它的內部,是迷路狀的空腔結構,叫額竇,進入顱腔的衝擊力又被這種竇性結構抵消一部分。

  另外,腦子的膜形結構,包括蛛網膜下腔,以及其中透明的三層腦膜和腦脊液,對腦還具有保護和緩衝外力震盪、壓迫的作用。因此,用來頂球承受的衝擊力已所剩無幾,而這極少部分的衝擊力,在沒有到達腦子之前就被分散、消失了。

  顱骨的這種內外拱結構和膜性結構,極像工人戴的安全帽、戰士戴的鋼盔,對腦子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所以頭頂球一般是不會損傷腦組織的。

 

湘西趕屍

  從古人的詩詞裡,可知人類和其他動物,皆有戀舊情結。「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鳥、魚、狐等動物,到生命盡頭都會懷念故鄉,遑論是人,尤其中國人,傳統的觀念裡,對客死他鄉的親人,必不惜重金,總要想方設法運回故土安葬。因此,趕屍行騙的行當應運而生。

  道士手持寶劍,口念咒語,將符咒貼在死人身上,亡者就會變作殭屍,跟隨道士而行。俗話說,人死不能復生,道士有何法術能使殭屍行走?有誰親眼目睹過趕屍過程?又,為何趕屍風行於湘西?

  原來清同治三年,清軍攻陷南京,洪秀全仰藥,太平天國遂亡。因太平軍大多是廣西人,他們要逃回故鄉,湖南西部是捷徑。為了躲避清兵捕殺,太平軍便結伴喬妝成殭屍,晝伏夜行,沿途散布流言:「趕屍隊經過,村裡家家戶戶要門窗緊閉,不可窺探,違者會瞎眼。」如此,多數太平軍都逃回家園。民國以後,湘西仍有趕屍隊出現,但為一些不肖之徒,扮作殭屍,從事販毒走私之勾當,後經政府緝拿嚴懲,此種怪誕行徑,始絕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