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3 16:25:14走不動ㄉ老鴨

【大話方言】胡番與西洋(轉文)

  漢語中用來指「老外」或「舶來品」的詞,有胡、番、西、洋。胡,大約是用得最早的。它原本泛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即「胡人」。所以,但凡叫做「胡什麼」的,多半來自所謂「西域」。西域的概念,近一點的,在天山以南,崑崙以北,玉門以西,蔥嶺(帕米爾高原)以東。遠一點,則可到克什米爾和伊朗了。

  中國和西域交通很早。兩千一百多年前,張騫便通了西域,以後又有絲綢之路,中亞文化也就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除了胡麻、胡桃、胡豆、胡椒、胡蘿蔔,還有胡食(抓飯)、胡餅(燒餅)、胡茄、胡琴、胡箜篌(也是一種樂器)。

  還有一些東西,雖然並不叫胡什麼,也是從西域來的,比如苜蓿、葡萄、琥珀、獅子。據周振鶴、游汝杰兩先生云,它們很可能是當時外來語的音譯。比如苜蓿和葡萄源自古大宛語,琥珀源自突厥語,獅子源自蘭語,或波斯語,或粟特語。石榴原本叫安石榴。安石,很可能是安息(在今伊朗),也可能是安息帕提亞王朝名Arshak的諧音。

  石榴現在已經是「國貨」了,也不再叫安石榴。它還被老百姓用來作為多子多福的象徵。石榴既然「房中多子」,自然也不妨「洋為中用」了。

  還有一個「洋芋變土豆」的例子是嗩吶。嗩吶這玩藝,在一般人心目中要算地地道道的「國樂」或「民樂」,卻原來也和胡琴一樣,是從西域來的。嗩吶原本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金元時傳入中國,其名則源自波斯語surna,所以又叫瑣奈、蘇爾奈。鈸則比鎖吶來得早一點,是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的。

  琵琶也是從西域傳入的,起先叫「批把」,不知是音譯,還是因為它彈奏起來←←啪啪的。漢代劉熙的《釋銘》說:「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彈奏)也。」他還解釋說,琵琶演奏時,手往前推叫批,往後退叫把,所以叫批把。南北朝時,又有曲頸琵琶傳入。曲頸琵琶源於烏特,是一種阿拉伯樂器,也流行於土耳其、伊朗、蘇丹、摩洛哥,阿拉伯文叫ud。它傳入歐洲,就變成了琉特,盛行於文藝復興時期。傳入中國,則變成了琵琶,隋唐年間盛極一時,有龜茲琵琶、五弦、忽雷多種,大約也還在馬上彈奏。「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西域情調是很濃的。

  琵琶、五弦、忽雷、火不思,都是西域撥弦樂器,當時統稱胡琴。火不思是烏特的一種,突厥語叫qobuz,譯名也五花八門,什麼虎撥思、琥珀詞、胡不思和渾不似等。火不思後來變成了拉弦樂器,也就是二胡。

  二胡是典型的「中外合資」產品。北方的馬尾、松香,南方的蛇皮、竹子,中西合璧,北人南相,表現力極強,也就在民樂演奏中唱起了主角。

  儘管西域的文化貢獻如此之大,中原卻不怎麼領情。喜歡胡食、胡服、胡樂、胡舞的當然大有人在,但「胡」這個字眼還是帶有貶義。在中原之人看來,北方的胡,南方的越,都有些「非我族類」的味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雖云「意合則古越為昆弟」,但意合的時候有,意不合的時候也多。而且往往是一人不合,便刀兵相見,雙方心裡面難免有些彆扭。

  更重要的是,在中原華夏之人看來,胡人(也包括蠻夷)不懂禮儀,不講道理,不守規矩,喜歡「胡來」。胡來也就是任意亂來,因為胡人喜歡亂來(比如五胡亂華什麼),也叫「胡亂」。

  所以胡來便是「像胡人一樣亂來」,胡說便是「像胡人一樣亂說」,胡思亂想則是「像胡人一樣思維混亂」。

  此外,胡扯、胡鬧、胡言亂語、胡攪蠻纏、胡說八道、胡作非為,意思和來歷都差不多。胡,不是和扯、鬧相聯繫,便是和蠻、非相對應、反正沒什麼好詞。至於把神志不清時說的話稱為「胡話」(胡人說的話),則鄙夷之情更是躍然紙上。

  這當然是一種「偏見」,不利於民族團結的,但它們產生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也並非沒有道理。「胡思亂想」一詞最早見於南宋朱熹的〈答潘文叔〉,當時叫「胡思亂量」。「胡說」和「胡來」,則分別見於南宋周密的《齊東野語》和金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南宋與金,那可是中原漢人最仇恨胡人的一個時代。

  胡的本義是獸肉(頷下垂肉),番的本義則是獸足。番,也是用來指外族和外國的,叫番邦,而且主要指西方諸族、諸國,叫西番。用獸肉、獸足來指稱外族、外國,畢竟不太友好,也不文明禮貌,因此胡、番便漸漸為西、洋所替代,比如西點、西服、西醫、西學,或洋貨、洋人、洋場。

  其中當然有一個過渡階段,比如番瓜(南瓜)就不能改叫西瓜。叫西、洋的,也不一定就不帶貶義,比如西崽、洋相。但畢竟「西」、「洋」只是說出了一個客觀事實,不像「胡」、「番」那樣帶有主觀色彩,要好得多了。

  這說明民族偏見雖然在所難免,時代和社會也畢竟在進步,語言也不會一成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