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7 15:09:58小童

龍樹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202973.aspx

 

十四祖龍樹菩薩
十四祖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梵名 Nagarjuna,西天竺國人也,亦名龍勝、龍猛,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爲“第二代釋迦”,其爲付法藏第十四祖。龍樹是大乘佛學的創始人,天台宗第一祖,佛滅後約後七百年(西元一五0—二五0年),生於南印度婆羅門種族之家,傳說其父姓龍,母生他於樹下,故名龍樹。始於迦毗摩羅尊者得法,後至南印度。彼國之人,多信福業。 



 

簡介


  據《龍樹菩薩傳》等,龍樹青年時期爲著名的波羅門教學者,“世學藝能、天文地理、圖緯祕藏及諸道術,無不悉練。”後皈依佛教,出家爲僧,精通三藏。據傳曾入龍宮得方等大乘經典,大事闡颺,爲弘颺大乘的關鍵人物。嚐造《毗婆沙論》,論中有《讚彌陀偈》,又造《大智度論》,示修念佛法門,樹尊者着述甚多,有“千部論主”之稱,於中國日本自古以來都尊爲八宗之祖。  

生平


  龍樹菩薩天姿聰悟。在乳哺中聞諸梵志誦四韋陀典。有四萬偈。偈各三十二字。皆達句義。弱冠馳名獨步諸國。天文地理星緯圖讖。及餘道術無不綜練。嚐與契友三人議曰。世間義理可以開神明發幽旨者。吾輩悉達之矣。更以何方而自娛樂。複雲。人生唯有追求欲色爲至樂耳。乃俱往術家學隱身法。師念曰。此四梵志才智高遠。今以術故屈辱就我。若授其方則永見棄。乃各與青藥一丸水磨塗眼形自當隱。龍樹聞香。便識此藥有七十種。名字兩數皆如其方。師聞大驚。即以其法具授四人。既得其藥翳身游行。相與入王後宮數月。美人懷妊者眾。王問智臣。臣曰。若非鬼魅則是方術。可以細土置諸門中。若是方術其蹟當見。設是鬼魅入必無蹟。人可兵除鬼當咒滅。王用其計。果四人足蹟。乃令勇士揮劍空中。斬三人首。近王七尺刀所不至。龍樹斂身依王不能加害。始悟欲爲苦本。即自誓曰。若免斯難當詣沙門受出家法。既得出宮便入山至一佛塔。摩羅尊者來訪。龍樹迎之曰。深山孤寂。大德至尊何枉神足。摩羅曰。我非至尊來訪賢者耳。龍樹默念。此師得決定性否。明道眼否。是大聖繼真乘否。摩羅曰。汝雖心語我已意知。但辦出家何慮吾之不聖。龍樹悔謝即求出家。於九十日誦通三藏。閻浮所有皆悉通達。辯才無礙。自謂一切智人。欲從瞿曇門入。門神告曰。今汝智慧。何異螢火齊於日月。以須彌山等亭曆子。我觀仁者非一切智。雲何欲從此門而入。龍樹情屈心自念言。世界佛經雖妙句義未盡。我當更敷演之開悟後學。複欲立師教戒。更造衣服令少不同。欲除眾情選擇良日。便欲成造。獨處靜室水精房中。大龍菩薩愍其心念。即以神力。接入大海宮殿。開七寶函與諸方等經典。九十日中通解甚多。龍曰。汝今閱經爲遍未耶。師曰。汝經無量不可得盡。我今所讀。足過閻浮十倍。龍曰。忉利天上諸經。複過此中百千萬倍。師於宮中修行豁然通達。善解一相深入無生法忍。龍知悟道送師出宮(輔行雲。龍接入宮。一夏但誦七佛經目)南天竺國王深染邪見師欲化之。躬持赤幡在王前行經歷七載。王問何人。答曰。我是一切智人。王曰。諸天今者何所作爲。答曰。天今正與阿修羅戰。須臾空中刀劍相繼而墜。修羅耳鼻從空而下。王始驚悟稽首作禮。是時殿上萬婆羅門。歎其神德除發出家。諸外道眾來共議論。一言便屈降伏出家。有婆羅門善知咒術。白王求與捔力。婆羅門化大池蓮華自坐其上。龍樹化白象入池。鼻絞蓮華高擧擲地。婆羅門傷背。白師悔過。因求出家。龍樹造大悲方便論五千偈。大莊嚴論五千偈。大無畏論十萬偈(輔行雲。大悲論明天文地理。作寶作藥。大莊嚴論。明修一切功德法門。大無畏論。明第一義。中觀論者。是其一品(即大智度論也)優波提舍論十萬偈。有小乘法師。見師高明常懷忿嫉。師所作已辦問小乘言。汝今樂我久住世否。答曰。仁者實不願也。忽一日入月輪三昧。唯聞法音不見形相。唯弟子提婆識之曰。師示佛性非聲色也。龍樹乃付法提婆。複入閑室經日不出。弟子破戶視之。見入三昧蟬蜕而去。天竺諸國並爲立廟敬事如佛。

  白話解

  龍樹天資特别聰明,在孩提的時候,聽到婆羅門誦讀經典,數遍之後,他即能背誦。到二十歲以後,對天文、地理、數學,以及婆羅門和各道的經文,幾乎都讀遍了,而且理解力相當強,因此在青年時名氣就很大。

  他有幾個同齡好友,都是學識超群。一天,大家議論道:我們把天下的經論都理解了,現在就是沒有學到法術,不能縱情逸樂。不久打聽到一個術士,會隱身術,他們就去登門求教。那術士看到他們年輕,又動機不良,不願傳授。他們苦苦請求,術士纏不過他們,隻得給每人一粒藥丸,囑告道:“你們在僻靜的地方,用水將藥丸磨化,塗在眼睛周圍,人們就見不到你們了。”龍樹便當場試磨,細辨藥丸的氣味,對術士道:“你共用了七十樣藥物合成,對嗎?”術士不勝驚訝,問他怎麼知道。龍樹說:“我是從氣味中辨别出來的。”術士甚爲歎服,隻得叮嚀要慎用此術。

  龍樹等四人仗着隱身術,從此常出入宮中,恣情取樂。百餘日後,宮中的一些美女,竟有人懷孕了。國王大爲忿怒,嚴加責問。妃子們哀泣說:“非是我們不貞,是睡夢中有妖人作弄。”國王召大臣商議。一老臣說:“凡這等事有兩種 可能,一是鬼魅作崇,一是術士搗亂。陛下可派幾個精明的人,暗暗分守在宮門背後,若是術人,總有蹟象可露,可用兵器除之;若是妖魅,雖無蹟象,亦可用符咒消滅。”國王立即照辦。

  不久有人來報,是術士所爲。國王當即派武士數百人,禁閉宮門,手揮刀劍,望空亂砍。三個婆羅門術士被殺死了,惟有龍樹藥性未過,沒有現形,又屏氣凝神躲在國王背後,終於逃脱了性命。

  受此嚴重教訓後,龍樹方才覺醒,想到了佛陀所說:“貪欲是眾苦與禍患的根本,一切敗德喪命之事,皆由此引起。”於是下了歸依佛門的決心。他尋到一座山上的佛塔,向一位沙門虔誠請求,出家受戒。他在佛塔待了九十多天,讀遍了所有經論,心不滿足,但已無其它經文可得。他辭師下山,又訪尋到北印度雪山的一座佛塔,向一位老比丘懇求,得到了《摩訶衍》大乘經典,他用心研究求教。三個月後,他又統統理解並背熟了,仍感不滿足,於是就周游列國,蒐集沙門的各種經論。一路上,他還和諸外道及部派佛學者辯論,都辯不過他。他逐漸產生了驕傲,認爲佛經較諸外道,其理雖然高明深奧,但亦不難窮盡,不能滿足我的要求。他就萌生非分之想,别出心裁,欲另自立一派,廣收徒弟,宣颺他的學說。

  正在這時,有一位叫大龍的比丘,長髯突眼,目光炯炯,特來找他。對他說: “年輕人啊,你不能持井蛙之見,你的學識再高能超過佛陀嗎?你且跟我到一個地方,讓你看看大乘經典,你再下結論吧。”這位大龍比丘就把他領到一個深山的石洞,入洞數步,竟是另外一個世界,殿宇金碧輝煌,清靜雅致。老比丘把他領入龍宮,打開一個個玉石寶庫,里面藏着數不盡的稀世經典,寶庫里發出陣陣 幽香。大龍比丘說:“年輕人,這下夠你讀了吧?”龍樹忙不疊地貪婪翻閱,口里說道:“長老,我太感謝你了!”

  這下龍樹真的滿足了,比過去讀到的多十倍,玄理更加精妙深奧,他如饑似渴地晝夜閱讀,不明之處隨時就向龍師請教,視野頓時開闊,心量也開始謙虛了。至此他才真正地感到,佛學浩如煙海,其理博大精深,沒有任何外道超得過它,夠我一生用心鑽研了。同時也就打消了自立門戶的陋見。

  他在龍宮待了很久,把所藏的經典反複細閱,幾乎能背誦了。大龍長老又授 予他一些神通術,他才别師出來,仍回到南印度。從此大力宣颺佛法,說服外道,推廣大乘佛教。被他感化的婆羅門等外道,不計其數。

  當時有位婆羅門上師,會一點咒術,心生嫉妒,欲與龍樹比個高下。他奏明 國王,請王以觀究竟。國王規勸他:“我看你虛心一點吧,龍樹已是一位得道高僧,和多年前大不同了,他明與日月爭光,智與聖心並照,你爲什麼不能容他呢?”

  婆羅門說:“陛下被他巧言迷惑了,我諒他沒有什麼真本事,如若不信,看我們比試吧。”國王見他固執,隻得准奏。

  比賽的那天,國王與龍樹先坐在聽政殿上。婆羅門後到,他見國王如此尊重龍樹,心中更是不悦,便於殿前立即作法,隻見現出
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
一個廣大潔淨的黄金池子,水波粼粼,中央升起一株千葉蓮花,那婆羅門高坐其上傲慢地說:“龍樹,你看我坐在蓮花之上,宛如天神,而你屈居地下,卑微可笑,你敢與我蓮上的大德智人辯論嗎?”

  龍樹也不答言,從容地離開座位,用咒言化作一頭龐大的六牙白象,自坐其上,繞黄金池子一周;然後擧步池中用象鼻把那婆羅門高高擧起,摔於地下,蓮池與白象瞬間隱去,惟見那婆羅門腿摺腰傷,一副可憐之相。他自知非龍樹對手,

  匍匐於地,叩首懇求:“恕我不自量力,毁辱大師,伏請多諒!從此願意歸依佛門,開我愚蒙,求大師收我爲弟子。”

  印度又有一個鄰國,國王篤信外道,並強迫其臣民亦信奉外道;對沙門釋子,則非平等對待。龍樹聞之,特前往宣颺佛法。其時該國正在招募國王衛士,龍樹應募,很快升爲校衛。他在短時期内,幫助整頓隊伍,嚴明紀律,使國王的衛隊面貌一新。一日國王出巡,龍樹率領衛隊荷戟前行,彩旗招展,步伐整齊,威風凛凛。國王見了甚是滿意,便問侍者帶隊的是什麼人,侍者答:“此人奇怪得很,不吃王家一口飯,也不要王家一文餉銀,說是來保護國王,整飭軍紀。”國王亦覺奇怪,就召他晉見。問道:“你是什麼人?”龍樹答:“我是一切智人。”國王驚愕,半晌說:“一切智人曠古少有,你敢大言不慚嗎?”龍樹說:“國王如果不信,可以當場試驗。”國王心里想道:我是精研婆羅門教理的,可謂智人之主,他竟當我面自稱一切智人,而且說得如此着實,不能小看。我若提出的問題,被他解答,證明他勝了;我若不提出問題,也說明我負了。遲疑良久,就索性提 個大難題,看他如何回答。於是啟口問道:“你可知今上天在做什麼?”龍樹不慌不忙地施禮作答:“啟禀國王,當今上天正在與阿修羅作戰,戰鬥方酣。”

  國王聽了,喉嚨里象塞了棉團一樣,心里想:“這個人真是瘋子嗎?”半天說不出話來。龍樹說:“國王,你不要以爲我是虛談怪論,片刻就能見驗。”說罷,不一會,就聞空中幹戈喊殺之聲,阿修羅的手和斷足從空掉下。龍樹又施法術,讓國王、臣民與婆羅門等,統統見到天上鏖戰的情況,良久才漸漸隱去。

  這時從國王起,所有的臣民和婆羅門等,個個驚訝信服。國王再問龍樹:

  “你究竟是什麼人?”龍樹忽現比丘身,稽首答道:“貧僧乃是沙門龍樹。”國王早聞龍樹是鄰國的大師,擧國被其佛化,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心悦誠服,

  於是也歸依了佛門。國内所有婆羅門、外道,亦甘願剃發受戒,至心歸命,自此便恭請大師天天宣講佛法,擧國受到了正法的教化。以後龍樹又回到本國去了。

  據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介紹:龍樹在晚年合成了一種長壽藥,過百年後還不見衰老,國王也得到了長壽。年過半百的太子急了,對母親說:“這樣下去到那一年接位啊?”母後說:“佛教主張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可舍,連生命也可施舍。如今人們尊稱龍樹爲菩薩,你就去求他施舍吧。”太子就來到龍樹跟前,跪下求道:“龍樹菩薩,我不幸得了一種疾病,非人腦不能醫治,如今升平時代,到那里去覓人頭啊,隻有求菩薩施舍了。”龍樹知道王子的來意,說道:

  “我可以滿足你的要求,隻是你父王也不能長久了,你要負不孝之罪啊!”王子不吭一聲,隻是叩頭。龍樹就隨手取了一根幹茅草,吹口氣,化作利劍,立刻自刎了。國王聽到此事,不勝悲哀,缺了合藥之人,不久也就死了。

  另據其他傳說,由於龍樹弘傳大乘教法,與小乘部派佛學以及婆羅門等教派產生了激烈的鬥爭。新王接位後信仰小乘,龍樹給一位小乘法師重重地逼迫,自感百歲後智慧、體力衰弱,就自行坐化了。  

付法傳承


  龍樹尊者,西天竺國人。因十三祖行化至彼,龍樹出迎曰:“深山孤寂,龍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祖曰:“吾非至尊,來訪賢者。”龍樹默念,祖知其意。龍樹悔謝,祖即與度脱,及五百龍眾俱,授具戒,付以大法。得法已,行化至南印土。彼國之人多信福業,祖爲說佛性義,眾聞,悉回初心。複於座,現身如滿月輪。眾中有迦那提婆曰:“此是尊者,現佛性體相,以示我等。”後付法於迦那提婆已,入月輪三昧,廣現神變,凝然示寂。

  祖爲說法,遞相謂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睹之?”

  白話解

  龍樹尊者,西天竺國人:這位尊者叫龍樹菩薩,是西天的第十四祖。

  因十三祖行化至彼:十三祖教化眾生,到了西天竺國這個地方,龍樹出迎,曰:深山孤寂,龍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龍樹尊者在那兒修行,就出迎說了:“這深山是很孤獨的、很寂寞的,是龍和蟒蛇所住的地方。大德!您是很高尚、很尊貴的,您走錯路了?怎麼把您的腳走到這兒呢?”這個“神足”,不是神足通。

  祖曰:吾非至尊,來訪賢者。十三祖說:“我不是最尊貴的,我到這兒,是來訪賢而有德的人。”

  龍樹默念:龍樹在心里說話;默念,就是在心里講話。說:“您盡打妄語!您本來是個祖師,您說您不是至尊。”他心里那麼念呢,祖知其意:十三祖也就知道他心里在說什麼。

  龍樹悔謝:龍樹因爲十三祖知道他心里打什麼妄想,就生懺悔心,於是向十三祖求懺悔而謝罪,說他不對了!好像你們英文說:“I am sorry! I am very stupid!”(我很抱歉,我很笨的!)

  
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
祖即與度脱,及五百龍眾,俱授具戒,付以大法:十三祖就度脱他。又有跟着龍樹菩薩修道的五百條龍,都受具足戒,並且傳給他心印法了。

  得法已,行化至南印土:龍樹菩薩得法之後,行化至南印度。彼國之人,多信福業:這個地方的人,多數是修人天福報,不知道求佛法;就都是種福、求福。祖爲說佛性義:十四祖爲他們說,佛性、自性具足無量功德,具足一切的福報。眾聞,悉回初心:大家聽了之後,都回小向大了,把他們以前那個求福業的心都改了。

  複於座現身,如滿月輪:龍樹菩薩又在座上現出──身如滿月輪,身體像月亮的光一樣的。

  眾中,有迦那提婆,曰:此是尊者,現佛性體相,以示我等。在大眾中,有位迦那提婆,就是十五祖,他就說了:“這是尊者現本來佛性的體和相,來教化我們。”

  後付法於迦那提婆已,入月輪三昧,廣現神變,凝然示寂:龍樹菩薩把大法傳給十五祖迦那提婆後,就入了月輪定,現出神通,然後就凝然示寂了。  

讚曰


  佛性之義 非有無相 現三昧輪 珊瑚月上

  是克家兒 不落趣向 揭卻雙眉 一鎚兩當

  白話解

  佛性之義,非有無相:佛性非有、非無的。

  現三昧輪,珊瑚月上:現出月光的三昧輪,好像一個珊瑚月似的。

  是克家兒,不落趣向:這真是佛家一個好男兒,沒有什麼趣向,就是不落階梯的。

  揭卻雙眉,一鎚兩當:這雙眉都沒有了。打一下鎚子,有兩個聲響,怎麼搞的?  

佛學思想


  龍樹菩薩首先開創空性的中觀學說,肇大乘佛教思想之先河。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偉大論師,傳說壽高一百五十(或說二百),著有大量的大乘論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采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颺菩薩之大行。

  龍樹菩薩開創的中觀學說,令小乘學者大爲摺服,大乘學者也都奉爲圭臬。他的學說由鳩摩羅什翻譯、介紹到中國來,大乘空宗的思想因而得以弘颺、光大,影響深遠。中國大乘八宗,都一致尊奉龍樹菩薩爲共同的祖師。諸位大德都曾用“徹見甚深義之聖者龍樹菩薩”之美稱向尊者表示過由衷的讚歎!

  龍樹菩薩的主要立場,見於《中論》的主張,核心思想即在《中論》第一品第一頌的“八不偈”中:“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八不偈”是基於緣起法的本質而說,所以稱爲“八不緣起”或“八不中道”。因爲緣起法的本質是空,空即無礙,不落入空有二邊,即爲中道,《中論》之名即是以其闡明中道而得。一般人觀察世界的狀態,皆用生滅、常斷、一異、來出作爲固定的觀念,所以有外道的常見及斷見,凡夫的我執與小乘的法執;中道則基於緣起法爲第一義諦,了知世間的真相莫不依因待緣而起,所以是空無自性的。然而,從俗諦上看,依舊呈現緣生緣滅的現象,卻不知一切法空無自性。凡夫若執着緣起幻有的世界爲實在或虛無,便落入外道的境界;又若以緣起的世界雖爲幻化不實,不能如實知緣起性空,反而以爲觀緣起法而入涅盤境界爲另一種實在,便落於小乘境界。  

主要著作


  龍樹的著作十分豐富,漢譯凡22種,西藏所傳122種,其主要著作有:《中論頌》、《十二門論》、《空七十論》、《回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因緣心論頌》、《菩提心離相論》、《讚法界頌》、《廣大發願頌》、《莊嚴佛道論》、《十二禮》、《龍樹菩薩爲禪陀迦王說法要偈》等不少著名的論典,享有“千部論主”之稱。

  其中《大智度論》乃注釋《大般若經》之書,與《中論》、《十二門論》同屬大乘教之空門。《十住毗婆沙論》是注釋《華嚴經》之《十地品》,屬大乘教之有門。龍樹菩薩廣學空有二門,最後安住於淨土他力之教;亦即《大智度論》中多處讚颺彌陀淨土,而後在《十住論》之《易行品》中告白自已歸於彌陀本願之救度。

  又釋尊在世時曾在楞伽山向大眾宣告,當來南印度有龍樹菩薩出世,繼承其大乘教法,催破外道邪見;此事《楞伽經》卷九釋尊懸記之文曰:

  大慧汝諦聽 有人持此法 於南天國中 有大德比丘 名龍樹菩薩

  能破有無見 爲人說我乘 大乘無上法 證得歡喜地 往生安樂國

  龍樹菩薩乃是現生“證得歡喜地”(初地)之菩薩,其出世本懷,一則爲他人宣說“大乘無上法”以利他,二則爲自已“往生安樂國”以利已。而“大乘無上法”即是“往生安樂國”之彌陀本願法門,以此自利利他之“彌陀本願”爲中心所宣說的即是此《易行品》。  

尊者小故事

龍樹尊者
龍樹尊者

  龍樹尊者從毗羅尊者那里接受了佛法,後來到了南印度。這個國家的人民大多崇尚經商盈利的事業,聽到尊者宣颺佛教,便在私下里互相議論說:“作人能夠賺錢,這是人生最要緊的事。隻在那里空說佛法,對人有什麼用處?”尊者便使地上湧現出白蓮花座,展現自在真身,鋒如一輪明亮的滿月照亮四周。旁邊的人們隻聽見尊者傳授佛法,卻都看不見他的真身。隻有一位長者的兒子名叫迦那提婆尋眾人說道:“你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眾人說:“什麼都看不見,怎麼樣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呢?”提婆說:“這是尊者展現佛性真身,以教化我們。沒有實身而超然入定,形如滿月光照人寰,這就是佛性的真諦,多麼廣大而深邃啊!”他的話說完,那佛光就隱沒了。於是眾人都有被感化,願意出家,以求超脱。尊者便爲他們剃度受戒。最後對弟子迦那提婆說:“如來大法,現在可以傳授給你了。你記住我說的偈語:‘爲明隱顯法,方說解脱理。於法心不證,無嗔亦無喜。’”傳授完畢,尊者便化入月光中入定,凝然逝世。這時是秦始皇三十五年。  

上一篇:蓮花生

下一篇:羅睺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