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2 04:16:32AYUMI
【名大生活】-日語教育實習(一)
教育實習,是我們這個研究科的特色之一。
往年是規定所有院生都得參加否則沒辦法畢業,但近幾年來已採取自由參與的制度,所以每年參與實習的人數相當不一定,多的時候像今年我這一屆就有9人,少的時候像去年就只有4人;實際上人數多的話相較之下會比較輕鬆,可以彼此互相分擔教學時數和工作量。不過,如果像過去那樣採取強制的方式,這對那些不想參與卻又不得不參與的人來說只是負擔和痛苦;相對的,對於有心參與的人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實習主要分兩階段,二月中的春季和八月初的夏季。基本上,春季的實習時間比較長(約兩星期),但因為參與春季實習的人數總會比夏季還要多,加上又有實際教學經驗的博士班學生帶領;實習生只要顧好自己份內該做的事,準備好自己要教的項目就可以了!但夏季實習的話,從招生到課程設計以及教材製作,一切一切都得靠實習生自己,沒人可以當後盾,所有的責任全在自己身上,做不好的話自己丟臉就算了,還會賠上研究科的名譽;雖然實習時間才短短五天,但因此而累倒的例子不是沒有。
----------------------------------
教育實習雖說是採自由參與的方式,但也不是隨便說想參加就可以參加;有意願參與實習的,得先在碩一的時候修一整年4學分的「日本語教育原論」。這堂課主要是分成兩大部分:從「第二言語習得」理論來探討過去以文法為基礎的教學方式,以及在實際教學時如何設計課程讓同學能從中啟發甚至連想。
「第二言語習得」對於研究語言教育的人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具體來說的話──人在學習語言有一定的順序,學習母語的時候也不例外,雖然是自然而然地學會母語,但在這自然而然而當中有它一定原則及步驟。學習第一外語也就是第二種語言的時候,也有它一定的順序;然而這個順序跟以這語言為母語來學的順序又有些微的出入,學習第二種語言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受到原有的母語影響,有時會是好的影響有時會是壞的影響-就如同韓國人學日語往往會比其他亞洲國家的人還要快,這是因為韓語在文法上有很多部分與日語雷同。學習某個文法的速度快與否跟自己的母語有或大或小的關聯,這之間會有多大的牽連甚至要如何去克服這個障礙,都屬於「第二言語習得」的研究領域。
而「日本語教育原論」這堂課,在前半年就是以「第二言語習得」的理論為基底,探討如何運用研究理論到教室,如何幫助學生克服文法上的學習障礙,以及如何運用教材及課程設計來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實際運用出來。到了後半年,便實際將理論行動化,將全班20人分成四組,每週兩組各輪一人實際上台教其餘的組員則在下面評分和觀察;至於沒輪到的另外兩組則成為模擬學生-模擬日語初學者,可以問台上老師問題,去假想哪些問題可能是初學者不懂得,或者是依照台上老師那樣講解的話,學生會怎樣去理解等等。每次結束後,便先由模擬學生評論台上老師的優缺點,然後再由後方的觀察組來提出一些疑點等等,待大家發表完自己的意見後,再由老師講評。
基本上在課堂上輪的時候,一個人頂多教20分鐘左右,畢竟一堂課才90分鐘得輪兩個人還要大家講評。雖然時間很短,但模擬學生基本上都是跟自己一樣研究日語教育的,日語文法上有哪些漏洞會讓學生迷惑,大家都非常清楚,所以有時候便會故意挑漏洞問台上的模擬老師;當然這並不是故意整同學,而是以一種開玩笑的方式模擬實際上有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唯一不同的是,現實的課堂上,是學生真的不懂而提出來問的,而模擬教室的話則是故意挑出來問的。在模擬教室內,即使沒教好或者出了差錯其實老師也不會怎麼樣,畢竟班上除了少數幾位日本人有過實地教學經驗之外,大家都是菜鳥。
修這門課除了上課辛苦之外,期中報告和期末報告也是要人命。期中報告是在暑假結束前的一個星期繳交,也就是說有一整個暑假可以跟它奮鬥時間算是相當充裕,內容只要是跟日語教育文法相關的都可以,份量是A4十張。乍聽之下似乎不多也不少,但日文字體大小基本上大家都是用10.5跟中文的12差頗多的,十張寫下來也超過一萬多字了!期末報告的份量跟期中一樣,內容只要是跟日語教育相關的都可以,但時間卻只有兩個禮拜,而且同樣那兩個禮拜還有其他四份相同份量的報告……害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活過來的!
修過這門課之後,才有資格參與春季實習,有參加春季實習的人如果還想參加夏季的話,得在碩二的時候修「日本語教授法與實習」這門半學年的課;修過這堂課然後又參加夏季實習,最後再繳一份研究報告以及實習報告,才能拿到幾乎賣掉自己半條命的三學分。
……待續……
PS:
圖片-模擬教室的座位排列方式,顏色相同的是跟自己同組的組員,模擬學生由另外兩組擔任,老師(中空的紅色圈)則坐在最後面看。最前面的灰色部分是白板。
上一篇:【名大生活】-苦難的二月
>FAN
謝謝o^_^o
日本這幾天超熱!
感覺比台灣熱好幾倍......(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