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8 22:44:33陳娜娜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這是一本已經出了很久的書
也是一本暢銷到不行的書
我卻到最近才讀到這本書
一開始我以為這種書我一定會讀得很痛苦
沒想到它還蠻有趣的
應該說
沒想到我會覺得有興趣
裡頭提到了很多論點是我從來沒想過的事情
邊看邊思考
害我看了很久
才發現我真的好像沒有動過腦
或是說就算有過類似的想法浮現
也馬上就被其他事情分心而停止思考

剛好讓我在找工作的時候有機會讀到這本書
害我開始猶豫了起來
昨天開始準備中鼎的履歷資料
今天接到鼎漢通知我面試的電話
縣政府的大姊姊在等我回覆她
經過完整教育畢業的我
果然
應該會是個不錯的員工
但看完書我才發現
對阿…
除了商管相關科系之外
為什麼學校不教我們怎麼理財呢?
記得有一次看電視節目訪問吳淡如
她覺得人不一定要會投資
但一定要懂得如何理財
對年輕人來說
還要懂得投資自己
再想到一年多前
球球曾經找過我跟我聊天的內容
我想起那時她跟我說他們公司玩的遊戲
原來就是這本書上所提到的現金流遊戲
我開始有點慌張
為什麼我那時候什麼都不懂
根本沒有從她那裡學到一些東西
不過或許現在的她更為專業了
或許我該找她出來聊一聊以降低我的恐慌感
或許她知道一些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事情

這本書對我的衝擊並不在作者如何用錢賺錢的方法
畢竟股票、房地產等的方式我並不是完全沒聽過
讓我感到驚訝的是
我從來沒有想過當我有一天突然沒了工作之後
我的錢還能供我或是我的家人活多久
我只看見自己的阿公阿嬤在停止工作以後戶頭裡剩下的那些錢
我只看見舅舅和媽媽不停的在工作
我以為這樣子就能快樂的活到老死
但是
我看見新聞畫面上為了怕畢生積蓄化為屋有的老阿公老阿嬤排隊領號碼牌
那些老人懷裡抱著一大包的”現金”還要警察護送他們回家
只因為
沒有了實質的”錢”
他們就真的沒錢了
這樣真的能”快樂”的活到老死嗎?
昨晚我睡不著
所以嘗試著上網查詢台灣的稅制
(天阿…沒想到我居然有會作這種事情的這一天)
發現真的有無數的”普通人”在抱怨
我不想稱他們為窮人
我只覺得他們就是世界上90%的懶人
而這種懶人因為很普及
所以我覺得普通人會比窮人好聽一些、也正確一些
台灣有四成的人不用繳稅
可能是因為職業別(像是軍人或老師)
也可能是因為收入未達門檻
或是根本沒有收入的人
而大家公認為需要繳最多稅的人
往往都會請會計師幫他作節稅計畫
同時他也懂得如何利用投保、買賣股票或用信託等等合法的方式來”減少”稅額
所以真正較最多稅的人
其實就是”我”這種人
自以為責任感很強、繳稅是應該的笨蛋
自以為這是我受完高等教育後應該負的責任
我開始覺得悲哀
在我為了上課、準備考試、升學等而努力燃燒自己大把的生命與時間的時候
其實我只是為了培訓自己的專業能力
使自己變成一個專業人員
然後在25歲的時候看到了這麼一本書
書裡面告訴我
“真正聰明的人是僱用比他更聰明的人或與他們共事”
也就是說
我付出的努力都只是為了成為一個被僱用的聰明人
我賺的錢越多 那些比我還不專業卻懂得僱用我的人賺的比我就更多
這大概就是
為什麼大多數的不動產經紀人不一定擁有自己的房子
以及很厲害的麵包師父卻不一定能開賺錢的麵包店的原因
因為”專業並不等於聰明”
但是反過來想
如果沒有這些專業的人
那聰明的人又有誰可以僱用呢?
(這個問題是我看完書以後自己想問的,現在我也還想不出來解決之道)

其實
看完書後
才驚覺到自己這一陣子都在浪費時間(其實是一直都知道…:P)
驚覺到自己所受的教育竟是這麼的不完整(是真的不完整)
驚覺到以前那個看不起見錢眼開的人說不定才是真正有頭腦的人(存疑?)
我或許還是不懂理財
我甚至連工作收入都還沒有更別說是資產了
所以目前能做的
也只有開始投資自己的”腦袋”
我甚至不知道我這樣找工作的第一步是不是對自己有益的投資
但至少我知道我過去缺乏了什麼,也有了不為”錢”工作的勇氣
我也知道這一輩子永遠不能逃避面對”錢”這檔事
希望自己不要只是一直在抱怨
而是一直想出更好辦法解決問題才對

上一篇:無力感

下一篇:高鐵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