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4 00:00:32阿文

◎給麗玉_122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陳麗玉_122

△給麗玉-122

麗玉‥
  刷好了牙、洗好了澡,又靜坐了許久,精神好多了——洗掉了身上,一層厚厚的油垢,也著實地,反省了一次,除去了心裡的一些污垢,所以‥頓時覺得‥身心非常的祥和、舒暢。
  阿文最近,連續兩次,都是五、六天,才洗一次澡(所以一身是垢),為什麼呢? 「懶得洗」,想是也是原因之一吧!? 因為‥家裡是用「灶」來燒熱水的,而春節期間,陰雨連綿,「乾柴」也已用盡,用濕濕的柴火起灶,很麻煩的,於是‥省事事省,也就不洗了。
  原來是有「熱水器」的,不過,熱水器有點問題,很少在用,而且‥春節前,瓦斯只剩一桶(瓦斯爐用的),阿母要阿文再叫兩桶(家裡有三支瓦斯桶),阿文「有點」故意地,不去叫瓦斯(因為‥陰雨連續,又濕又冷,也不好意思叫人送瓦斯,而且‥家裡離大馬路,有段距離,空瓦斯桶,得「抬」到大馬路去,然後,又得自己,把瓦斯抬回家,天雨路滑,要是摔跤,實在不好玩,也就懶得叫了。
  不叫瓦斯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阿文想讓弟妹們,過得「苦一點」(對他們來說),並不歡喜,讓弟妹們,去用熱水器,因為‥用熱水器,他們就有一些「不好的習慣」(阿文「看不慣」的習慣)!
  尤其是金輝,老是喜歡「早上洗澡」。傍晚,人家起灶燒了熱水,叫他洗澡,他就是不洗(阿文覺得他很「故意」),然後,早上五早六早的,再爬起來,「乒呤乓嚷的,用熱水器」洗澡,把別人都給吵起來了。
  對阿文這種‥「當省則省、能省更要省——節儉得幾乎有點吝嗇」的人來說,實在是很看不慣;而且‥早上進到浴室,只見到處,像颱風過境、鬧水災似的,亂七八糟;地板水汪汪的,看了就很不舒服(所以‥阿文改在廚房刷牙、洗臉,早上不進浴室——家中的浴室、廁所是分開的,浴室蠻大的),更是氣他在早上洗澡;有時候,他們洗完澡,熱水器的瓦斯,也不去關,「水點火」式的熱水器,裝在屋外,有時「母火」熄了,瓦斯就一絲絲的洩……真是又浪費、又危險呀!
  用灶燒熱水,柴草是不用愁的,也不用像從前一樣,還得到山裡去當樵夫,也不用鋸木頭、劈柴;砍枯竹子、劈竹篦什麼的——因為‥有個親戚,做木工的,也在「木材行」送貨,所以‥載了一大堆(裝璜)廢木材,還有貨櫃的夾板,只要到大馬路邊,去拿就有。
  「五十幾年次」的,跟「六十幾年次」的,在生活、物質的條件上,已經差太多了!麗玉可以體會到弟妹們‥「不知惜福、不知節儉——有時不思無時日」的情形,故阿文不用多說。
  阿文最近,還為了金輝的‥「三個六十燭光的燈泡」,著實地動了氣——
他那個不到三坪的房間,一次點了‥「三個六十燭光的燈泡」,晚上亮著,大白天也亮著,要去吃飯、洗澡,乃至載朋友下山,也不會「隨手關燈」,甚至‥晚上睡覺,也不關燈,就讓燈亮了一整夜。
 別人用的是‥「二十燭光的日光燈」,他一個人,就用了「九人分」,教阿文怎麼「看得順眼」呢?
  不過,阿文還是「壓抑」住怨氣,為了避免「言語」上的衝突,也為了更有「理智」一點的,去表明自己的看法,便「寫了封信」給他——
不過呢!字裡行間,總是帶著‥「批判、教訓」的氣味。
等了幾天,不見他「改善」,便把他給叫了出來,當頭問道‥
「你難道非得點三個燈泡不行嗎?……」總之,又訓了一頓。
  他口頭上說要改了,然而‥過了好幾天,還是沒改。
  有天中午,阿文要出門,看他廚房裡炒菜,而房裡的燈,依然亮著,阿文就帶點兒「玩笑」、帶點兒「威脅」的口氣,叫道‥「請你自己注意一點,好嗎? 不要讓我去關——哪天,你那三個燈泡,要是被我打破了,你別怪我,沒有事先告訴過你!」
  結果呢? 他還是沒改。
  直到初二晚上,金輝才「利用機會」,說出對阿文的看法。
(其實,阿文隨時等著他,說說為什麼要「一次點三個六十燭光的燈泡」的理由,
 可悲的是‥人們從來,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找別人談,會比較好。
 有時,「事過境遷」,再談,也沒什麼意思了;
 而在「事發當時」,要談,往往又受到彼此,情緒的影響,
 往往說出一大堆「氣話」,而使「談判(溝通)破裂——不歡而散」……)
  他不喜歡‥阿文用那種「權威」式的「批判」,用那種「教訓」的口氣。
  他說他夢見‥氣得掐著阿文的脖子、拿著酒瓶,灌阿文喝酒。
  他還說‥「你要是敢打破我那三個燈泡,我就拿一桶汽油,到你房間去潑一潑,放把火燒了。」
(哇靠!還真是會「撂狠話」——真比阿文「狠」啊!阿文不得不「認輸」啦!
 呵呵!人真的是會被「氣話」給「氣死」呢!難怪‥「周瑜」會被「諸葛亮」,
 光用「話」,就把他給活活「氣到吐血而死」了!)
  還好,阿文在這之前,見他如是「不肯改善」,也已省覺到‥自己的不是,知道‥
  他是「故意」的‥〔我就是要亮著三個燈泡,看你能把我怎麼樣?〕
  那晚,彼此也就說開了。
  不過呢!他到現在,還是沒有改善;但是‥阿文知道‥他是「故意」在「考驗」阿文的——看看阿文,是不是真的能做到「不生氣」。
  〔我就要看你——是真的改,還是假的改……〕
  阿文呢!經過一番的思考,也已「心開意解」,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阿文已經「沒氣」了,而且,也「不敢氣」了,因為‥「生氣」,終究無濟於事、無益於人、無利於物啊!
 
  人有「我慢」故,事事處處,皆以「我是他非」的認知,去看待這個人生世間,為了展現、為了張顯、為了維護,自己那不容侵犯的「權威」,便想要去「控制」別人,因而老是期望別人、要求別人,能夠順從己意,好達到自己的期望與要求。 布袋戲裡,那個〈藏鏡人〉,開口第一句話,就是‥「順吾生、逆吾亡。」 別人‥「不順我意」時,沒把他「殺」了,還真是自己‥「有所控制」呢! 生氣,那還算是「小事」呢!
  期望別人、要求別人,說來呢!也是為了別人「好」;但其實動機是「自私」的——
  阿文看不慣金輝,點了三個六十燭光的燈泡,希望他學著「節儉」一點,其實,是因為‥「電費」都是阿文在繳的——阿文不容許他那麼浪費。
  附近的廟,沿路掛了兩百多個燈籠,每個燈泡五燭光,還有六盞‥「不是用公家電」的路燈,算算,一夜要多少電費呢?
  阿文雖也覺得浪費,雖然也覺得‥可以不用那麼浪費;但因‥「事不關己」,沒有義務,也沒有權利(不能管,也管不著),所以‥也沒什麼好氣、好罣礙的。
  簡而言之‥「希望別人好,是希望別人,不會來『拖累』我。」
  會擔心母親的身體,希望母親,能夠健健康康的;害怕自己死了,母親沒人照顧,希望有人,能夠「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說來,也不過是「為了自己」!
母親身體健康、有人照顧,就不會「拖累自己」,這樣‥自己也就能夠「安心」的離開。
  要是別人的母親,跟自己沒什麼關係的,「不是自己的問題」,也就沒什麼「顧慮」了。
  阿文所謂「自私真諦」‥
「為了自己好,所以要為別人好——為別人好,其實‥正是為了自己好啊!」
「親戚朋友都有錢,那真是好啊!這樣,就沒人會來向我借錢了!
 親戚朋友,家庭都和樂、夫妻相處融洽,那真是好啊!
 這樣,也就沒人製造問題來煩我了!」
  只是‥人就只會‥「期望別人好、要求別人好」,就是不知道如何‥「使別人好」——可悲的是‥在學習的過程、成長的過程,沒有人教,所以‥也就學不到‥「如何使別人好」的方法。
  別人有問題、有缺點、犯錯時,我們期望別人能夠「好起來」,卻沒什麼好方法,可以去幫助別人「改善」,反而只會為‥「別人的過錯」而生氣,還‥「自以為是」的,以為用「生氣、打罵、處罰」,能夠解決別人的問題,使別人能夠「好起來」。
(這世間,抱怨問題的人多,而設法解決問題的人少——
 所謂「負責」,竟是「下台以示負責」——其實是‥不了了之、一走了之。)
  「不希望孩子喝酒」,說來,也是為了自己‥孩子要是喝了酒,鬧事、發生車禍,自己就會「受到連累」——麻煩較濟過貓仔毛!(麻煩較多過貓毛!)
要是死了,傷心得要死,還得勞師動眾、費時、費力、費精神、費錢財的辦理「後事」,真是麻煩得要死呢!
  要是他不喝酒、不鬧事、不車禍、不死……「你好、我好、大家好——省得麻煩」,不亦樂乎!?
  別人的孩子喝酒、鬧事、車禍、死亡,因「事不關己」故,也就沒什麼好「顧慮」的——「要喝酒去喝酒、要鬧事去鬧事、要車禍去車禍、要死去死——不要把我的孩子,也拖下水就好!」
  (其實,可悲的是‥別人的孩子,要管也管不到;而自己的孩子呢!要管卻管不了。)
 
  別說阿文,講得如此‥「一針見血、一語道破——活生生、赤裸裸、血淋淋」的(也不會說得「好聽、宛轉」一點)——人若不敢面對‥「人本自私——我是自私的」,還要拚命的,去找些美麗的理由,來「掩飾」的話,也只有「虛偽地」,活著這個世間——享受苦惱的折磨了。
  「期望別人好、要求別人好,是因為‥『別人要是不好』,就會影響到我;為了我自己好,所以要別人好,這樣‥別人好,才不會影響到我——別人要是跟我沒什麼關係,那別人好不好,又關我什麼關係呢?」
  可是,回頭想想自己‥
〔自己是不是好呢? 若我不好,豈不影響到別人,使別人不好?
 而別人要是‥因我不好而不好,豈不是又影響到我呢?
 如是,豈不是‥『惡性循環——互相折磨』了呢?
 所以‥我要使我自己好,不影響到別人,才不會使別人不好,而影響到我……〕  
 
  阿文呢!深深發覺到‥「自修」的重要,「慎重」的告誡自己‥
〔如果自己「說得到——做不到、做不好」的話,
 又有什麼「資格」,去「教導」別人呢?
 又有什麼「條件」,讓別人「信服」、讓別人「尊敬」的呢?
 若不能「獨善己身」,豈敢論「兼善天下」呢?
 從今以後,我終不期望別人、終不要求別人!
 從今以後,我終是期望自己、要求自己!
 反求諸己——君子自重!
 好自為之‥好——自為之!好的,就自己去做吧!〕
 
  任何事情,要是能夠多給自己一些「時空」,腦筋多動動的話,也就會有許多方法處理的。
  明明是關心孩子的身體、擔心孩子的安危的,為什麼‥開口,就像是吃多了辣椒似的,又吼又罵道‥「你怎麼老是去喝酒!? 你看你——又喝得醉醺醺的,站都站不穩……你這像什麼樣子嘛!? 我告訴你幾次了? 你怎麼老是不聽呢!? 你耳朵有毛病是不是啊!? 你還喝!? 喝死算了!」
  真的是‥「豆腐心——刀子嘴」啊! 心裡疼得要命,嘴裡頭的話,卻一句一刀似的,刺傷、宰割著孩子……
  可悲的人啊!因為愚痴故,缺乏「定力」,也就常受「情緒」給左右著——
連自己在「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都不知道……
  阿文有詩道‥「好壞一句話、善惡一念差。智者吐蓮花,愚人亂叫罵。」
  要是能夠忍一下氣,這麼的,去告訴孩子‥
「孩子啊!每當我看到人家,因為喝酒而鬧事;
 因為喝酒開車,而發生車禍,送到醫院裡急救……
 或是‥看到那些肝癌的病患,瘦得皮包骨的樣子,
 我就不由得難過、不由得擔心……
 孩子啊!你是知道的‥『天下父母心』嘛!
 原諒我囉嗦!我不得不提醒你‥
 少出去外面喝酒,出去外面喝,少喝一點,喝得剛好就好,別喝醉了……
 喝醉了,就別開車……要喝,就在家喝,在家裡喝,再喝多一點,也沒關係!」
  這麼說出‥自己的擔心與期望(而不指責對方),「好聽佫𣍐跳針」,不是很好嗎?
 
  要是「老公」,老是「應酬」喝酒,妻子大可「撒嬌」地,告訴老公說‥
「老公!老公!我親愛的老公!
 看你老是在外面『應酬』,你一定是被別人,拚命的灌你,
 你才會喝得醉醺醺的吧!
 看你回來,累成這個樣子,我好心疼啊!
 你知道喝那麼多酒,又吐的,對身體很不好的嘛!
 以後,少喝一點好不好?別教我擔心嘛!」
  要是老公,老是出去跟朋友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回家,大可三不五時,在家裡辦一桌,請他的那群「酒肉朋友」,到家裡來吃喝,並且,也開玩笑、也認真的,告訴那些人‥「嘿!你們以後,不要老是跟我搶老公嘛!老公是我的耶……你們要喝,我請你們到家裡來喝,不過呢!以後請你們,也帶點滷菜,什麼的……」
  然後呢!一個月,請二十次,再一個月請十九次,再一個月,請十八次……
酒的數量,也慢慢的「控制」下來,然後,喝完酒,就「泡茶、泡咖啡」,不喝就「撒撒嬌、三八」一下,也慢慢的,引進一些,自己的「好朋友」,漸漸的去「影響」他們。
  呵呵!阿文真是‥「說的比唱的好聽」啊!事情,要是這麼「順利」就好了!
 
  又要怎麼去「對付」那種‥「不肯讓人——想怎樣就要怎樣」孩子呢?
  講講那個‥「黑狗、白狗過獨木橋,不肯相讓,在橋中央吵了起來,結果‥摔到河裡去了;黑羊、白羊,彼此相讓,便都過了獨木橋」的「寓言故事」,給孩子聽吧! 然後,再問問孩子‥「黑狗、白狗;黑羊、白羊,誰笨、誰聰明呢?」
  「當然是黑狗、白狗笨;黑羊、白羊聰明啦!」
  再問問孩子‥「黑狗跟白狗笨、黑羊跟白羊聰明——那麼‥聰明的孩子,會當黑狗和白狗,還是當黑羊和白羊呢?」
  「當然是當黑羊和白羊嘍!」
  「哇……」讚美孩子道‥「你好聰明嘔!你以後,要是跟人發生爭執,也會想到要當黑羊或白羊,彼此相讓的,對不對呢?」
  〔上當了……〕
  以後,要是他再跟別人‥「互不相讓」的時候,那麼,就「提醒」他一下‥
「誰是聰明的黑羊跟白羊呢? 誰是笨笨的黑狗跟白狗呢?」
 
  如何去對付那種‥「慢吞吞」的孩子呢?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
  孩子放學回家,媽媽就不要急著催他寫功課,也不要急著煮飯,就「慢條斯理」的,看完報紙,然後,再問道‥「弟弟啊!肚子餓了嗎?」
  孩子搖頭說‥「不餓!」
  〔不餓!沒關係!繼續看雜誌!〕看完雜誌,再問道‥「弟弟啊!現在肚子餓了嗎?」
  孩子點頭道‥「餓了!」
  「好!媽媽去煮飯啊!你也該寫功課了吧!?」等孩子拿出功課來寫了,媽媽在「慢條斯理」的去煮飯、撿菜、洗菜,然後‥菜不要用菜刀切,用手一棵棵、一葉葉的,分三次折斷……最好‥一下去收收衣服、一下去上上廁所……如是「拖拖拉拉」的,最好搞到孩子在叫‥
  「媽媽……飯煮好了沒啊? 我餓死了啦!」
  「對不起嘔!媽媽還沒弄好!」然後呢!進到房裡去「摸魚」一下——
最好等到孩子在叫‥
  「媽媽!妳今天怎麼煮飯,煮這麼慢啊?」
  〔好啦!機會來了!〕這時,在對孩子說‥「慢慢來,又有什麼關係呢? 有一個人,寫功課,還不是一樣‥拖拖拉拉的,他都不會緊張了;媽媽做飯,做得慢吞吞的,又有什麼好緊張的呢?」
  〔…………〕
  「弟弟啊!媽媽做飯,慢吞吞、拖拖拉拉的,好討厭吼!」
  孩子輕叫道‥「討厭!」
  媽媽就笑道‥「那……要是有個小孩子,寫功課老是慢吞吞、拖拖拉拉的,你說‥他討厭不討厭呢?」
  孩子氣得牙癢癢的,叫道‥「討厭!」
  媽媽笑著叫道‥「哼哼!好啦!來吃飯吧!媽媽以後,做飯不會再慢吞吞、拖拖拉拉的——希望那個寫功課,老是慢吞吞、拖拖拉拉的人,以後寫功課,也別再慢吞吞、拖拖拉拉的,好像在跟蝸牛比賽,看誰跑得慢似的!」
  (做這種事時,最好先告訴老公——請老公,先在外面「吃飽」!)
 
  呵呵!人要想「改變自己」都難,何況想「改變別人」呢?
若是只有「一肚子氣」,而沒有「計劃」、沒有「耐心」、沒有「時間」的話——連自己都改變不了,更遑論要改變別人呢!
 
  阿文想想,還真是,不好這麼‥「嬉皮笑臉」的,甚至有些「吊兒啷噹」的,去面對「別人的問題」……
  其實,想說的只是‥
「心平氣和的去面對事情,能夠多用心想想,就能夠想出許多方法的——
 這招行不通,那就換別招看看!
 一次行不通,就兩次;兩次行不通,就三次……
 有計劃、有耐心、有時間地,去做、去等待,就算一輩子,也解決不了吧!
 但是‥我是盡力了!我問心無愧!這就夠了!」
                  阿文
                    (85)1996.03.01.五 02:30:57
 
      *      *      *      *
 
  要說‥「阿文對麗玉的看法」嘛!
  老實說‥阿文「曾經」失望過,也「生氣」過——前前後後,一百多封信了,竟然還不能‥「改變」麗玉——麗玉未免也太像那個‥「扶不起的阿斗」了吧!?
〈阿斗〉是「樂不思蜀」;〈阿玉〉呢!是「愁不思離」,簡直是‥「為了憂愁而憂愁」嘛! 阿文也曾「氣」得「罵」道‥「要苦去苦、要死去死吧!」
乃至也曾「心灰意冷」的——懶得理妳了!妳這個‥扶不起的阿玉!
  為什麼‥會有這些想法呢? 因為‥阿文被「我慢」給「迷惑」了!
阿文以為‥自己對別人是很「重要」的。
阿文以為‥自己對別人有什麼「責任」。
阿文以為‥自己很有能力,能夠解決別人的問題。
阿文以為‥自己很有才華,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
阿文以為‥自己付出很多,可以得到別人的感謝。
阿文以為‥自己很偉大,可以受到別人的讚美……
阿文為了「成就」這些「榮耀」,所以‥不得不「費盡心思、苦口婆心」地,展現自己的才華、張顯自己的能力,對別人‥「孜孜不倦、諄諄教誨」、努力付出——好使自己‥能夠不得了、了不得;好使自己‥能夠偉大,而得到別人的肯定、得到別人的感謝、得到別人的讚美……
  殊不知‥這是「我慢」作祟,「『我』是高高在上的,所以‥別人要聽『我』的話、要照『我』的意思去做」——結果呢? 別人要是不聽「我」的話、不照「我」的意思去做,那「我」的「權威」,也就受損了!
而「我」付出那麼多,竟然得不到「回報」、得不到「好果」——
「我」不氣、不失望,那還真是‥「不是人」(不是凡人)呢!
  其實‥阿文哪有那麼「重要」、哪有那麼「偉大」、哪有那麼「有能力」呢?
別人的肚子餓,別人不吃,阿文有什麼「能力」,能教別人「不食而飽腹」呢?
別人憋屎、憋尿,阿文有什麼「能力」,能使人「不放屎、不放尿」,而「化解屎尿」呢?
  「麗玉要是沒認識阿文,難道‥就不能活到今天嗎? 麗玉餓了,難道一定要阿文餵,才肯吃飯嗎? 麗玉累了,難道一定要阿文哄,才肯睡嗎?」
  而如今呢!阿文對於麗玉,或是對別人‥「不再期望、不再要求」了——
期望別人、要求別人,沒有什麼用的呀!
期望別人常失望、要求別人是奢求!
不期望別人、不要求別人,也就沒什麼好失望、沒什麼好生氣的了。
  期望別人過得好、要求別人要好好的過,這都是「施而望報」的心態——
於是‥別人若還過不好、不好過,便會覺得,自己真是‥「好心沒好報」——
不失望、不抱怨、不氣餒才怪呢!
  阿文呢!可不想再「施而望報」,也不要再「施而望報」了——
阿文說阿文的、做阿文的。
別人要如何,那是別人的選擇!
別人因而好過了,那也是別人「自己做到」的,也不必來「感謝」阿文;
別人若還是過不好,那是別人「自己做不到」,當然也不能來「埋怨」阿文啦!
  人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要把日子,過得快快樂樂的,是自己的選擇;
要是「高興」過得苦苦惱惱的,也是自己的選擇呀!
別人不能干涉,也無法干涉的——
世人在欲中沉溺,也是‥「自得其樂、樂在其中」啊!
白蛆在糞中打滾,也是‥「自得其樂、樂在其中」啊!
「只要別人不影響到我,別人要怎樣,那終究都是‥別人的事!」
  而事實上呢!阿文的感悟是‥
「自己終究‥不能影響、無法影響到別人——
 除非別人『願意』被影響,否則‥誰又能影響得了誰呢?
 自己終究,不能改變別人、無法改變別人——
 除非別人『願意』被改變,否則‥誰也改變不了誰的——
 別人不想受影響、別人不想被改變,我又能如何呢?
 生氣!? 那對自己,真是太不利了呀!
 俗話說‥『氣死沒人替!』
 生氣,又何濟於事、何益於人呢?
 痛,終究是『別人』在痛;苦,終究是『別人』在苦;
 餓,終究是『別人』在餓,又干自己何事?
 豈有‥『別人牙痛,我沒牙痛,別人不叫痛,我替他叫痛』之理?
 豈有‥『別人牙痛,我沒牙痛,他怕看牙醫,我替他去看』之理?」
  阿文「認清」了這些「事實」,也就變得很「無情」的——
而事實上‥要是阿文,看了麗玉的信,「會」受到「影響」,而跟著「憂悲惱苦」的話——麗玉也就不會再告訴阿文,教阿文也跟著「憂悲惱苦」了,不是呢?
  比如說‥要是有人要來向阿文借錢,而阿文也在「缺錢」,那別人,又豈會硬要向阿文借錢呢? 若是早聽到阿文叫沒錢,恐是連「想開口借錢」,都「不好意思」呢! 他必是趕緊找別人去借啊!
  又如‥病者求醫,無不是‥「這個醫生看不好,就去看那個醫生——到處尋訪名醫」啊!
  (憂悲苦惱,也是阿文個人,對麗玉的「感覺」,麗玉是否真的‥「憂悲苦惱」,那只有麗玉知道。)
  阿文若是「身陷其中」,不免就要受到「情緒的影響」,又哪能很清楚的,去看待事情、分析事情呢?
  只怕又是「怒火中燒」地,一發不可收拾地,像狂狗亂吠似的「叫罵」,讓彼此都「生氣蓬勃」;或是「悲從中來‥愁風愁雨愁煞人」,又如何能靜下心來——「想辦法解決」呢?
  阿文現在,也不想、也不會「同情別人」了!
因為‥世上有太多太多人,都活得「莫名其妙」的「憂悲惱苦」——
要同情的話,真會教自己‥「同情死了」呢!
自己「同情死了」,又何濟於事、何益於人呢?
  事實上,人們需要的,也不是「同情」——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光「同情」就好!
  而人呢!都是有尊嚴、有骨氣的,別人的幫助,要是使自己的尊嚴受損,那也寧可不接受幫助,所謂‥「不受嗟來食」也!
(幫助別人、付出——若是有所為、有所求,必使別人有「負擔」——
 所謂「人情」也!
 而當自己所為、所求,不達目的、不能獲得,而逆於我故,
 則生失望、則生怨尤、則生氣餒也!)
  況且‥阿文不該當別人是「傻瓜」的!也不該當別人,都是「笨蛋」的——
別人餓了,又豈必須阿文說,他才知道要吃飯呢?
別人累了,又豈必須阿文說,他才知道要睡覺呢?
別人有問題,又豈必須阿文說,他才知道要怎麼辦呢?
  而事實上,阿文又能「幫助」別人什麼呢?
不過是‥當個「聽眾、觀眾」,或者是‥「耍耍嘴皮子」,如此而已嘛!
  阿文清楚地,看到過去的自己,對於別人,總是懷著「貢高我慢」的心——
「我比你們有智慧、我比你們了不起、我比你們行……」
總是在「教訓」別人,而讓自己是‥「洋洋得意」——
「你們看!我是多麼聰明呀!晃晃腦袋,就作得出詩呀!偈的!
 你們這群傻瓜蛋!
 人生短短數不年,活得那麼苦惱做什麼?
 為什麼不肯多點用心、多盡點力,去解決問題呢?……」
  這是很「微細」的想法,雖沒有浮現在腦海,但是‥它確確實實是存在的——
因為‥人不能認同「無我」、不能了知「無我」,常執「有我」故,有「我」,就有「我慢」——我是人非、我對人錯、我高人下、我尊人卑……
有「我」,就有「權力欲」,想要支配一切、想要主宰一切、想要操控一切;
有「我」,就有「我所」(我所有、我的)‥我的身體、我的父母、我的妻子、我的孩子、我的房子、我的土地……
有「我」,就有「佔有欲」,想要將一切,佔為己有——
只是‥人人都是「唯我獨尊」,是故‥
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讓誰、誰也不願受誰的操控、誰也不願被誰佔有……
要服人、要讓人、要受人操控、要被人佔有,那真是‥
「很不得已、很無奈、很不容易」的事。
 
  阿文有這麼個感觸‥
「責任是自己找的——之所以要找責任承擔,其實‥是為了要‥
 『成就自己』(的『權威』)。
 負責,是為了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
 好讓自己、好讓別人,覺得自己很『重要』——
 讓自己覺得‥自己的生命有意義、自己的生活有目的、自己的生存有價值。」

  生兒育女,是一件「苦差事」,父母努力的工作賺錢~養家活口,承擔責任,為了什麼呢? 「傳宗接代」,是個很好的理由。
然而‥實際上,卻是為了‥「成就自己、肯定自己、榮耀自己」。
(就像上帝一樣,上帝之所以要創造天使,是為了讓天使‥歌功頌德,榮耀上帝。
 父母「創造」子女,好使自己,成為‥「偉大的父母」也!)
  人為什麼「需要」結婚、生子呢? 為了「找事做」嘛!
只因為‥不知道‥自己活著,要幹什麼好;
不知道‥生命有什麼意義;不知道‥生活有什麼目的;不知道‥生存有什麼價值。
為了使自己,成為「有用」之人,只好跟別人一樣——結婚~生子……
讓自己有事幹,好使自己的生命有意義、生活有目的——
使自己變得‥很有價值、很重要似的——
孩子「沒有我」,他就沒得吃、沒得穿、沒得住……孩子沒有我,他就活不成了。
其實‥自己要是沒有孩子,還不知道怎麼辦、怎麼過活呢!
看看那些‥丟了孩子、死了孩子的父母,一個個‥「憂悲終生」的,
總像是‥沒有孩子,就活不下去、就活不好的樣子。
呵呵!「誰陪誰——誰需要誰」啊?
 
  阿文要付電費、電話費,買米、買油、買瓦斯……擔起這些生活的擔子,為什麼呢? 為了使自己、使別人,覺得自己是個‥「重要的人、有用的人」,否則‥沒有「付出」,豈不是成了個‥只會「白吃白喝」的「沒路用人」呢?
要是白吃白喝,在家裡,還有什麼「地位」呢?
被別人認定是個‥「無路用人」的話,還有誰會「信服」呢?
(姑且不論是心服,還是口服。)
豈不被人「看輕」呢?
再者‥若無「付出」,那麼‥自己又有什麼「籌碼」,可以去「要求、期望」別人,來順從自己呢? 恐怕‥連「說話」都不能呢!
  除了「自甘墮落、自暴自棄、懦弱無能、不知羞恥」的人之外,誰不要面子、不要臉,而希望、而願意被別人看輕呢?
  要想在家中,有點「地位」、有點「權力」、有點「用處」,就要有所「付出」、有所「貢獻」嘛! 否則啊!無位無權——連「說話」都沒分呢!
為了擁有「權力」,故不得不找些「責任」來「承擔」——「有責就有權」嘛!
(「權、責」是滿難分開的。)
  父母要為子女,負起責任,這個「責任」,便是「自找」的。
但是‥「責任」是種沉重的負擔,人們生性好逸惡勞——
「負擔」,可真是要「累死人」啊!
要是能夠「有權力」,而不用「負責任」(只享受權利,而不用付出義務),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所以‥有的人,老是「避重就輕、搶功推過——有利可圖,趨之若鶩」。
  自找「責任」承擔,卻常想逃避承擔責任;無法放下承擔,便承擔得心不甘、情不願的,怨人尤人——
  當責任,付出過多(自以為過多),而權利不夠享受時,就不免怨尤心起、牢騷滿腹;壓抑不住時,便嘮叨詈罵!
   阿文發現‥
「原來抱怨、囉嗦、嘮叨、詈罵,不過是為了要張顯‥自己的『重要性』罷了!
 因為‥自己覺得自己的付出、自己的貢獻,好像是‥
 沒得到別人重視、沒得到別人讚美、沒得到別人肯定、沒得到別人回饋,
 因而埋怨,自己;不免要『提醒、提醒』別人。」
  子女為什麼「要聽」父母的話呢? 因為‥子女吃的是父母給的飯、穿的是父母給的衣服、住的是父母給的屋子、用的是父母給的錢……
「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吃人的飯,做人的事」嘛!
父母對子女,負起「養育的責任」,同時呢!也想擁有「操控的權力」——
子女要是不聽話、不順從‥不能操控,便會感到「付出真是不值得」,覺得孩子,真是「忘恩背義」——付出得不到「回報」,不免就會氣得要死。
  責任既然是「自找」的(自找罪受、自討苦吃)——又沒人拿著槍,頂著自己的腦袋,要自己結婚~生子——又有什麼好怨的呢? 怪來怪去——怪自己呀!
  在哪家公司上班,就得對哪家公司「負責」,而享受哪家公司的「待遇」,而對別家公司,就沒什麼「責任」,當然,也就無法享受別家公司的「待遇」。
對於別人的子女,沒有付出的責任,所以‥也沒有管教的權力——
別人的子女,自然也就不用聽其他父母的話。
可悲的是‥子女打從出娘胎之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有其「獨立的思想」——父母想「操控」子女,難也!也難!
「『我的車子』,『我』就有『操控的權力』;
 『我的子女』,『我』豈沒有『操控的權力』呢?」
可悲的是‥車子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人有「知情意識」——
誰又願意受別人操控呢?
  阿文想來‥
〔自己在別人的世界裡,其實是‥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來得「重要」的!
 別以為‥要是「沒有我」——
 別人就不行了、別人就會過得不好、別人就會活不下去。
 別人沒有我的話,總會有他的辦法、總會有他的出路的——
 「世界不會因為沒有我,地球就從此不再運轉」啊!〕
  古德有這麼首詩道‥「別把人家當作豬、但願自己不是狗!」
  阿文呢!如今也只是期望自己、要求自己‥「別當豬、別當狗」罷了!
  當知‥
別人只不過,「一時找不到鑰匙」,而無法打開自己的「寶藏」,
怎能就此,以為別人窮,而看不起別人呢?
別人並不是豬、不是狗、不是傻瓜、不是笨蛋、不是白痴;
別人也有知、有識、有眼睛、有耳朵、有嘴巴、有腦袋、有手、有腳——
會看、會聽、會問、會想、會做、會走——
機緣一到、念頭一轉‥聞思修成、信解行證——
阿文還要向他「請教」、受他「教誨」呢!
                  阿文
                    (85)1996.03.01.五 11:20:05
 
      *      *      *      *
 
  阿文有偈道‥「生命是悲劇‥老病死苦聚。生活能安樂‥心解脫牢獄!」
  「生命」的本質,本就是一場「悲劇」!
有「生」,就有「老、病、死」之患;
有老病死之患,不修、不行,也就‥想不透、看不破、放不下、捨不得——
便有「憂悲惱苦」纏縛。
  所以說‥眾生過得「憂悲惱苦」,那是「正常」的——
誰不怕老、病、死呢? 誰願意老、病、死呢?
只是‥一般人,活得「糊里糊塗、醉生夢死」的,
「還沒」察覺到「老、病、死」的可怕與無奈,所以也就沒什麼「憂悲惱苦」的!
要是發覺「老病死患」,原來不只是別人的問題,也是自己的「切身問題」,
要不「憂悲惱苦」一下,那也還真難得呢!
能夠知道「生老病死患」,因而「憂悲惱苦」,說來,還真該「高興」呢!
雖然‥還沒能解決、無法解決,但是至少‥已經看到問題的所在了!
  「生命的本質是悲劇」,而「生活」呢!卻可以靠自己去「創造」,而得到安樂的!只要能想得透、看得破——「心開意解」,也就能脫離苦惱的牢獄了!
  如何想得透、看得破呢?
  阿文有偈道‥「人生多憂愁,行者欲解脫‥不受第二箭,身受心不受!」
  身體是物質,物質就「有礙」,難免有‥「行不得、不得行、得不行」之患;是物質,就終究會「敗壞」。
  而心呢!可以不受「時、空、人、事、物」所束縛的——
心思「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可以飛越萬水千山、淩空遁地,無阻無礙!
為何「自甘受縛」呢?
  是故‥「身受心不受」也!
  身上已受一箭,是不能、是無法「自欺、欺人」的事實,但其實‥
可以不必,也不該使心,「再受一箭」的呀!
老,其實也只是「身老」而已呀! 此心,是可以不老的呀!
病,其實也只是「身病」而已呀! 此心,是可以不病的呀!
死,其實也只是「身死」而已呀! 此心,是可以不死的呀!
最多、最大的憂悲惱苦,此「心」,都是可以「化解」的——
心既然「能」沾惹那麼多的憂悲惱苦,自是也「能」化解的——
「解鈴總需繫鈴者」呀!「心病總需心藥醫」啊!
 
      *      *      *      *
 
  「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生活」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生存」的價值,又是什麼呢?
  先總統蔣介石先生說‥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世間人,一代又一代的沿傳,而「老病死」呢!即是從「生」而有,有「生命」,即有「老病死」也!有老病死,即有「憂悲惱苦、愁煩啼哭」也!
  而「生活」呢!誰又為誰而「生活」呢? 吃下的飯,自己的肚子餓而已!
喝下的水,自己的口解渴而已! 生病沒人替得、老死沒人替得——
別人不順於自己,還令自己,氣得要死呢! 自己還能為「誰」而「活」?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這話對「世間人」來說,有其「是處」,但對於「樂出世間」之人來說,便是「一無是處」了。 譬如‥
毒品對於想吸毒的人來說,有其是處,而對於不想吸毒的人來說,則無有是處;
夫妻子女、家庭生活,對於淫欲眾生,有其是處,而對於想要了生脫死的人,則無有是處。
  阿文有偈道‥
「學佛為了生,不是為長生‥長生苦常生、了生苦無生;
 患莫大於生,人生為了生‥今生不了生,人生則徒生。

˙學佛,是在學『了生脫死』之道,不是在學『長生不死』之道。
 不用擔心死,也不用害怕死‥死,並不是最大的憂患——
 生,才是最大的憂患——『吾患有生』呀!
 有生,則有『老病死患』,『長生』則常受『憂悲惱苦』;
 『了生』方無『老病死患』,無老病死患,則無憂悲惱苦。
˙凡人未能省覺老病死患,所以不能覺醒‥
 『生的目的』,就是要來『老病死』的,既有老病死,不免憂悲惱苦一番;
 菩薩已省覺老病死患,既已得『生』,就將『了生』,作為『生的目的』,
 想法子‥『了生』——若是『今生不了生』,則『徒生』矣!
 『糊塗生來糊塗死,徒將人生走一次』啊!」
                  阿文
                    (85)1996.03.02.六 12:00:00
 
  謝謝麗玉幫忙!《小止觀講座》,已經收到了!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
◎潘文良《魚雁千里共今緣》給麗玉_122。
 
■標籤:#靜坐 #燈泡 #生氣 #節儉 #義務 #權利 #罣礙 #改善 #定力 #情緒 #蓮花 #擔心 #期望 #撒嬌 #願意

上一篇:◎陳麗玉_122

下一篇:◎陳麗玉_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