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8 15:24:18小彥

解除了髮禁?然後呢?

  中學生髮禁解禁是近日教育界頗為熱門的議題之一,前幾天從廣播聽到這個消息時,我腦中浮現的只有:「解除了髮禁?然後呢?」


  如果只是為了瓦解舊日教育界單一僵化的束縛,讓學子在求學階段能夠更自由快樂,或者如部份論者所謂的尊重學生的人權,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之下,解除髮禁恐怕不是最核心的問題,或者說,解除了髮禁並不能代表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權,學生未必會因此更為快樂。


  我的一個觀察是,多年來的教育改革,甚至這些年來台灣社會的變動,多半是亟欲衝破或解構既有的、僵化的制度或觀念,可是往往只求瓦解,卻似乎甚少去思考瓦解之後我們該如何使現狀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或者即便有去嘗試處理瓦解之後的狀態,又因為各種複雜關係糾結夾纏使得後續動作窒礙難行。


  我並不反對解除髮禁,只是,「解除了髮禁?然後呢?」解禁之後的可能發展趨勢,就好像河水,看主其事者如何「順勢而為」了。學務處(這個名稱好像也是因為解構既有威權而從「訓導處」「演化」過來的,但似乎是「換湯不換藥」)的主任、組長及相關人員可要花點腦筋了。或許,可以先結合校內「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老師們趁此機會設計相關課程教導學生如何整理自己的服儀,因為以往我們的教育似乎沒有讓學子真正去體會什麼是「審美經驗」,去思考什麼才是比較有品味的生活(到現在我自己也沒啥「審美感」或「品味」);或許也可以由各校趁此舉辦幾場名為「後髮禁校園時代」的校內大辯論,由校內師生共同討論出解禁之後大家共同認可的新秩序與規範……等等。


  重視學生的自由與人權,希望學生能夠多元發展、快樂學習……等,固然很好,只是在衝擊、解構既有的體制政令、思想觀念,或者口頭宣示、頒布制定相關法令之後呢?

15: 20/0728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