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10:14:02柳藏經

我也是孔子門生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閱讀【人人必讀的七本書:《論語》、《孟子》】讀後記

我自束髮以來,就很喜歡孔子的思想,咀嚼《論語》的文章,並時常引用寫在文章之中,有些朋友就笑我喜歡掉書袋,食古不化,但我不以為忤,我就是喜歡吃孔家飯。

儒家思想是經世致用的學問,在古時候又是帝王學,在呂世浩的《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或是張輝誠的《毓老真精神》中的闡述,就能夠清楚知道,古代帝王將相如何將這些學問變成治國之道。

上古時代經過兩次文化大革命,形成後來的儒家獨尊,第一次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焚毀「詩、書、百家語和非秦國史書」,只剩下醫藥、巫卜、種樹之書,第二次是西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家思想定於一尊,成為千百年以來,所有學子唯一學習的科考書單。

辛意雲在此書中提到他的老師,為儒學大師錢穆先生,他一生抗拒被冠以「新儒學」的學者,因此現在的儒家思想,究竟新儒學還是傳統儒學,一直有很多的論點,但我比較推崇錢賓四先生的想法,並無所謂的新儒學。

因為孟子說:「孔子是聖之時者也,是一位能夠因應時變以行仁義的聖人。」與時俱進是儒家的特點,所以儒家一直在融合新的觀念,就連孔子也曾接觸道家,孔子與老子見面後,以一句「我看見龍了!」體會到「聖人無常師」的道理,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老師。到了南宋朱熹,儒家融入程朱理學、王陽明的心學「致良知」,甚至佛家《六祖壇經》的空學,成為體大思精的經世之學。

虎溪三笑的故事,亦說明東晉儒釋道的融合程度,儒者陶淵明與道士陸修靜相攜訪問在廬山修行之高僧慧遠,歸途中三人談笑而行,送客之慧遠不覺間跨越其自我禁足之虎溪,三人因之相視大笑,不同領域的學者,互相跨界,影響後來宋朝儒家文人也發展出禪茶文化,甚至讓日本儒禪造就出茶道枯山水的文化,儒家文化深深影響日韓、越南大東亞地區。

論語「學而篇」開宗明義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是說學會然後複習,而是要練習,並且去實踐,不就會很喜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就感到很快樂嗎?這就是儒家的觀念新解。

儒家發展出孟子性善論和荀子性惡論,也就是儒家思想進入辯證的時代,演繹出未來可以輔佐君王,統理百姓的學問。

荀子其實是一代儒學大師,其學說之所以被認為有法家的傾向,主要因他主張「性惡論」來反對孟子的「性善論」。 而另一原因是,他的學生李斯、韓非等皆為法家代表人物,人們也誤以為荀子是法家人物。

 

荀子認為,人天性極力尋求滿足欲望,若欲望不能滿足,便會發生爭執,故人性天生便是「惡」,唯有透過向聖人學習和建立禮制約束,這就是他的「禮治」思想。由此可見,荀子思想學說的中心仍屬儒家派別。

在一首流行歌曲中,把孔子思想化成一段饒舌歌曲,「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仁的表現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以仁為本體,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對人則有愛心,所以仁是孝悌之道也。」

仁的具體表現:忠恕之道,「恕」就是如心,同理心。仁者,孝悌之道也,孝順父母、兄友弟恭。當然目前社會獨生子最大的問題,在悌道上,無法體會兄弟應對進退的道理。

「忠」就是盡己,就是真誠的面對自己,發揮自己的良知良能;「恕」就是推己及人,就是無私的對待他人,讓每一個人都能真誠的面對自己。簡單的說,忠恕就是愛己愛人,就是恢復自己本性之自然,同時也讓別人恢復其本性之自然。 

然而由於每一位的資質、才性都不盡相同,孔子因材施教,給出不同的啟發。即使是同一個人,需要的修養工夫也不全然只是單一的方式。總的來說,儒學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讓每一個人皆能恢復上天所賦與的純粹天性,率天性而為,以達堯天舜日之大同理想。

而儒學發展到宋明,亦皆承繼「仁」之核心思想。程顥有《識仁篇》:「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朱熹亦有《仁說》指出:「人之為心,其德亦有四,曰仁義禮智,而仁無不包;其發用焉,則為愛恭宜別之情,而惻隱之心無所不貫。」由此可見「仁」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是無所取代的。

清朝皇帝特別推崇朱子集註的論語,因此下令所有人不可以另行私下註解論語,全國科考的標準本就是朱熹的註解,乾隆時因兩個大臣私下註解論語,被判死罪,而後免除死罪發配邊疆充軍,從此再也沒有人敢註解論語,長達兩百年的空窗期,直到民國後漸漸有人開始新譯論語。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他創立了儒家學派,其思想對中國及東亞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根據歷史記載和《論語》中的描述,孔子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①「仁愛和德行」:孔子非常重視「仁」,即愛人。他認為仁是最高的道德標準,應該成為每個人行為的指導原則。他提倡忠恕之道,強調要以己度人,推己及人。

② 「智慧和學識」:孔子博學多聞,勤於學習,強調「學而時習之」,認為學習是終身的過程。他的教育思想強調因材施教,主張教育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

③「誠信和忠誠」:孔子非常重視誠信,認為信是立身之本。他強調做事應該講求誠信,對朋友、對國家都應該忠誠。

④「敬業和責任感」:孔子在政治上有強烈的責任感,主張「為政以德」,即統治者應該以德治國。他在擔任魯國的司寇時,致力於改善政風,提升國家的治理水平。

⑤「堅韌和理想主義」:孔子一生雖然經歷了很多挫折和困難,但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周遊列國,推廣自己的政治主張,儘管未能完全實現,但他從未放棄。

總之,孔子是一個集智慧、仁愛、誠信和責任感於一身的人。他的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對人們有著深刻的啟發和影響。

孟子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孔子的繼承者之一,被尊稱為「亞聖」。他主張「仁政」、「民本」和「性善論,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孟子的主要思想如下:

①仁政:孟子提倡仁政,認為統治者應以仁愛之心治理國家,關心人民的福祉。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強調人民的地位高於國家和君主。

②性善論:孟子相信人性本善,認為每個人都有善良的本性,只是在後天環境的影響下可能會變壞。他通過「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來說明人天生具備的仁義禮智四端,這些都是善良的基礎。

③王道政治:孟子推崇「王道」,「王何必曰利」即道德和仁義的統治方式,相對於「霸道」的武力和權謀統治。他認為只有道德高尚的領導者才能贏得民心,從而實現長治久安。

透過辛意雲教授的觀點,打破一些迷思,西方社會認為東方社會是沒有哲學思想的,其實西方的唯心論或唯物論,都沒有儒家的唯人論精彩,西方社會的動盪與東方社會的安定,其實有根本上的差異。

西方的哲學思想出發點是自私的,談論的是「這樣做對我有沒有好處」;中國的儒家出發點是大我的,談論的是「這樣做對大家有沒有好處」?所以西方容易罷工抗爭,但東方社會就不容易罷工,卻因而就容易被曲解成奴性,沒有自我意識,東方社會「求全不破」的心態,正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力量,源自於仁愛之心。

這一本書是辛意雲教授上課的講稿內容,讀起來輕鬆有趣,縱貫古今、東西兩方的論點交錯,雖然是古文經典作品,但學習起來一點也不困難,在孔孟的思想世界中,又得到一些新的觀點啟迪,讓儒家文化源遠流長。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24/6/20)


上一篇:佛教徒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