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7 19:21:07小彥

雜記:關於《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

01.馬修(Clément Mathieu)老師:「永遠別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


02.馬修老師:「他(孟丹)是我唯一的男中音啊!」


03.關於「池塘畔底輔育院」中,馬修所帶領的合唱團,我有幾點理解:

a.馬修所寫下的每一張五線譜,就像是每一首生命之歌,而每一首歌的音符須由合唱團裡不同的聲部來完成,而每一聲部又都由不同的學生組成,則每一位學生都是一首完美的樂曲不可或缺的組成份子,以此觀之,則生命亦然。

b.「合唱團」的安排是否意在點出每個學生,或說每個生命的獨特性、不可取代性,每個生命都有其自我完足的價值、意義?如:馬修在孟丹被警察抓走時曾說道:「他(孟丹)是我唯一的男中音啊!」

c.每個生命都應有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但每個生命的獨特性也都需要有人去發掘,就像馬修在開始組織合唱團時,讓學生一個一個發聲,以便讓他們在合唱團裡找到自己最恰當的位置。只是像馬修老師這類有耐性的好像並不多見,也因而可能埋沒了許多人才。


04.就像《春風化雨》系列的一樣,這部電影的任務或目的或許只是在播灑觀念的種子,種子播下了,遇到適當的環境自然會發芽生長。此外,在片中也可以看到,不是說外國的教育或管教方式一定就比較好,就比較人性,我寧可相信全世界一定有不少像馬修這樣的老師,只是看你/妳要怎麼去看待、比較、理解教育的理論與實際。


※草擬於04262005下午,參加桃園縣九十四學年度教務主任、教學組長研習;整理繕打完成於19:10/04272005,留校陪伴九年級學生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