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05 22:06:48小彥

對《老子》第十三章的一些理解

  老子〈第十三章〉云: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意指恩寵與侮辱皆令人感到驚惶,至於「貴大患若身」,若依王弼的解釋,其謂「大患,榮寵之屬也。生之厚必入於死之地,故謂之大患也。人迷於榮寵,返於自身,故曰大患若身也」,則應是意指將迷惑於外在的評斷,此乃吾人之患。


  接著老子文本解釋:「何謂寵辱若驚?」其云「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就我手邊的資料來說,這裡依版本的不同而或有記為「寵為上,辱為下」者(如道教的版本),亦有記為「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者(王弼的版本)、「何謂寵辱?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河上公的版本)。章句的恐涉及到內在詮釋系統的不同,非我所能探究者,故略。僅就大意說,這段文字的一般的理解是受寵是下等的、不光榮的,然而我們卻既患得之,又患失之,為之終日惶惶。而若依道教的版本,並加上林安梧先生的詮釋,或許更能貼近你我的心態,「寵為上,辱為下」,是指「得了上頭的寵愛,辱是受了下面的侮辱」(註一),因為上司或能力勝過自己的人特別愛護、照顧或提拔自己,而為此終日惶惶,因為下屬或不如己之人對自己的辱罵而終日怏怏,兩者都擾亂攪動了自己的性情或心境,所以可以說是「寵辱若驚」。進一步說,為什麼會感到驚惶?我的理解是,因為吾人無法正視自己生命的實存性,或說,根本不了解自己的生命,而「寵」與「辱」皆是外在語言的描述與建構,與自家的生命實存何干?何以吾人的價值須由外在的言說話語來論定呢?


  那麼,「何謂貴大患若身」呢?,老子的解釋是:「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或可以說,便是「貴『吾有身』若身」,易言之,即把「我有」視為「我是」。老子並提出了解決之道:「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若關聯著前一段的文字,則或許可以這麼理解,「貴大患若身」是因為執著乃至迷惑於外在的言說話語,生命無法回歸本然狀態,得不到調息安頓,誤將外在的論斷評價當成生命應有的狀態,是以寵亦驚、辱亦驚,此所以老子說吾人之大患在於「吾有身」。若「有」是執取,那麼「無」便是不在意或放下,讓生命由「有」(to have)回到「是」(to be)(註二)。放下了原有的執取,正視自己生命的本然狀態,了解自己的能力與限制,甚至白話一點,知道自己究竟有幾斤幾兩重,或許就不那麼迷惘困惑於外在的恩寵榮辱、是非判斷了,至此,「吾有何患?」,「得失寸心知」,不再需要去擔心外在所認定的成敗毀譽。


  老子進一步說,「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一般說來,這段文字多半被理解為和統治者有關。如王弼說:「不以寵辱榮患損易其身,然後乃可以天下付之也」(註四),河上公則註曰:「言人君自貴其身……言人君能愛其身,非為己也,乃欲為萬民之父母……」(註五)。若依一般的理解而將這個段落視為是說明統治者所當抱持的態度,並關聯著前文的解釋來處理,那麼,我的理解會是,「貴以身為天下」及「愛以身為天下」中的「身」已是掃去執著的「身」,而非眩惑於外在名位的「身」,是一本然狀態的「身」。統治者若能了解自己的能力與限制,或說由真能了解自我者來治理天下,則他應當不會眩惑於事功或名利,亦不會驕奢浮誇、好大喜功,而是依循著其本有的性情,盡其在我。若配合著《莊子》〈在宥〉篇的文字(註六),則或可以說,這樣的統治者也能順應著人民的性情,而非僅僅以外在的賞罰臧否、聖賢仁義、禮義廉恥來治理人民。如此一來,人民亦能「安其性命之情」,而非使其心智終日外馳,徵逐於外在的物慾、名利……等。



註一:見王弼等著,《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

註二:詳見林安梧先生《新譯老子道德經》,頁43。台北:讀冊文化。

註三:此乃借用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弗洛姆(E. Fromm)《生命的展現:人類生存情態的分析》(”To Have or To Be?”)一書的概念。

註四:同註一。

註五:同註一。

註六:主要是《莊子》〈在宥〉篇的第一段文字,因為文字頗多,在此僅引述與老子十三章有雷同處者:「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莅天下,莫若无為。无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故貴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託天下;愛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聰明,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從容无為,而萬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原文引自王先謙《莊子集解》,頁59。1992,台北,三民書局。而若依後人所言,《莊子》一書中從〈駢拇〉到〈在宥〉主要在於「申老」或「多釋老子之義」(《集解》,頁49),則將此段文字比對於老子原文,應當有助於把握老子的思想。而林安梧先生對「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這段文字的解釋是「能重視到拿自己的身子去為天下服務,這樣才能寄望以天下;能喜歡拿自己的身子去為天下服務,這樣才能交託以天下」(見註二,頁44),我覺得太「儒家」了一些,甚至有「墨家」摩頂放踵的味道。


初稿完成於21:50/08052005
中壢涵晦居


※圖片來源:http://www.laozi.net/images/lou.jpg
波波利 2007-01-18 19:50:34

喜好道家思想的人,振興道家吧,救社會亂象非道家治國不可了
內在以道家潛移默化人心之嗜欲,外在以儒家格物致知教導,治理天下應道儒兼備,再以佛家化解人性貪嗜痴執習性。
很多都會誤會道家是消極的,完全誤會老子的意思,無為反而有為
部落格中我提倡道家治國,藉老子之名言找出社會之亂源
http://diary.blog.yam.com/chinadrug/article/256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