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07 02:05:12阿盛
【阿盛】由來同在戲文場
空空道人、茫茫大士、渺渺真人……,都是《紅樓夢》中純屬虛構的神仙,任何讀者皆曉作者用意何在,無非借這些神仙之口來說人生哲理。第一回的〈好了歌〉即是明例。
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作者又借虛寫實,警幻仙姬吩咐舞女演唱十二支調曲,雖說內中暗指十二金釵個性命運,卻也頗多發人深省的詞句,適用古今萬千人,例如〈世難容〉一曲:「卻不知,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虛花悟〉一曲:「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聰明累〉一曲:「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留餘慶〉一曲:「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晚韶華〉一曲:「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飛鳥各投林〉一曲:「冤冤相報自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總得人世打滾一場,歷經炎涼榮枯,乃能悟出這般道理。作者的感嘆是夠深刻了。讀《紅樓夢》,少年、中年、老年各有領會,便在於其中既有熱鬧亦有門道。年少之時也許未必懂得「好即是了」,到中、老年,像來不至於不解上述十二調曲中的警句。
當然無所謂一定消極積極,端看各人心思。甄隱士註解〈好了歌〉:「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句話說破紅塵擾攘,而參透人生又有幾人?拿這些警句來玩味一下,多少做個參考,也很可以了。正是「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人生勿論貴富賤貧,情愛慾望都一樣,大家的「夢」差不多,誰也別笑誰癡,所癡者不同而已。所以,將那些警語當成醒世之音,偶爾自我省惕,應是於生活有助益。若不肯相信或以為消極不可勵志,那也不妨,由人吧。憨山大師〈醒世歌〉云:「從來硬弩弦先斷,每件鋼刀口易傷」,人生好莫太過嘴硬,前人智慧,好歹收拾一些來用,才是正經。
憨山大師的〈醒世歌〉,頗類同〈好了歌〉及註解。例如:「世事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免無常」、「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生前枉費新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你看,不只與〈好了歌〉相似,對照警幻仙曲中的詞句,幾乎寓意全同。
情與慾是世人最難了悟的兩大關,《紅樓夢》作者是否見過〈醒世歌〉,不得而知,但他的了悟等同憨山大師,是可確知的。憨山大師,明末高僧,〈醒世歌〉坊間常見印行,目的當然在於勸世,與台灣現今諸多宗教善書一樣。可是奇怪,善書那麼多,宗教那麼興,好像起不了很大作用,只見得「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大概一般人寧可常在「夢」中吧。說到此,好了。
原載《台灣日報》台灣副刊,二○○○年八月七日
收入《千杯千日酒》〈未來書城,二○○三年五月十五日〉
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作者又借虛寫實,警幻仙姬吩咐舞女演唱十二支調曲,雖說內中暗指十二金釵個性命運,卻也頗多發人深省的詞句,適用古今萬千人,例如〈世難容〉一曲:「卻不知,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虛花悟〉一曲:「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聰明累〉一曲:「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留餘慶〉一曲:「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晚韶華〉一曲:「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飛鳥各投林〉一曲:「冤冤相報自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總得人世打滾一場,歷經炎涼榮枯,乃能悟出這般道理。作者的感嘆是夠深刻了。讀《紅樓夢》,少年、中年、老年各有領會,便在於其中既有熱鬧亦有門道。年少之時也許未必懂得「好即是了」,到中、老年,像來不至於不解上述十二調曲中的警句。
當然無所謂一定消極積極,端看各人心思。甄隱士註解〈好了歌〉:「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句話說破紅塵擾攘,而參透人生又有幾人?拿這些警句來玩味一下,多少做個參考,也很可以了。正是「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人生勿論貴富賤貧,情愛慾望都一樣,大家的「夢」差不多,誰也別笑誰癡,所癡者不同而已。所以,將那些警語當成醒世之音,偶爾自我省惕,應是於生活有助益。若不肯相信或以為消極不可勵志,那也不妨,由人吧。憨山大師〈醒世歌〉云:「從來硬弩弦先斷,每件鋼刀口易傷」,人生好莫太過嘴硬,前人智慧,好歹收拾一些來用,才是正經。
憨山大師的〈醒世歌〉,頗類同〈好了歌〉及註解。例如:「世事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免無常」、「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生前枉費新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你看,不只與〈好了歌〉相似,對照警幻仙曲中的詞句,幾乎寓意全同。
情與慾是世人最難了悟的兩大關,《紅樓夢》作者是否見過〈醒世歌〉,不得而知,但他的了悟等同憨山大師,是可確知的。憨山大師,明末高僧,〈醒世歌〉坊間常見印行,目的當然在於勸世,與台灣現今諸多宗教善書一樣。可是奇怪,善書那麼多,宗教那麼興,好像起不了很大作用,只見得「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大概一般人寧可常在「夢」中吧。說到此,好了。
原載《台灣日報》台灣副刊,二○○○年八月七日
收入《千杯千日酒》〈未來書城,二○○三年五月十五日〉
上一篇:【阿盛】繁華春夢原應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