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1 10:08:59阿盛

【文友新作】時光菓子 — 林佳樺



母親說,食物新鮮最好,果汁現榨營養才不會流失、糕點勿放到隔夜,至於爆炒、紅燒、酥炸、熱湯等日常,現煮現吃,涼了風味頓減。「吃」這件事,如果有其長相,那便是一個「快」字。快、快吃,慢了就不好吃,晚了,連聞香的機會都沒了。


我必定如此信仰食物的保鮮期,才會懷疑母親說的,「這款老字號蜂蜜蛋糕,得在室溫靜待三天,才會好吃。」北部名店糕點,是好友歷經北宜公路九彎十八拐才到得了宜蘭家裡,蛋糕都這般迫不及待了,我怎能讓它繼續等?我為口饞找到最佳理由,趁大人不備,偷挖幾匙,幻想它的美妙,不意竟乾澀扎口。不是海綿,是棉布裡含砂,已經吞得大口了,只好連連喝水,對名店存疑。

兩天後,母親雖知覺甜點被我捷足先登,仍如初次拆封禮物般謹慎興奮。我先到廚房端來幾杯水,心頭微皺,不忍看見母親失望。豈料包裝一拆,蜜香陣陣飄來,原本表層烘烤的黃褐色,出現焦糖潤澤,在固態蛋糕表層呈現膏體狀流淌,並結著顆顆結晶光珠。

我訝異它的轉變。蛋糕除了被我偷偷打開,只是靜靜待著,在層層的包裝中,把做為蛋糕的本分,發揮得更靜。母親說,有些東西經過存放,內在浸漬的食材會更為融合;蛋糕出爐時,水分流失泰半,安置三天,吸收微量水分,蛋糕漸漸回潤,糖與油融合得更深邃,以指腹按壓蛋糕體,還能漸漸回彈。

那是食物仍不太豐足的年代,吃,都得講究快,不意收到一份需要等待的禮物,我們珍惜地一次只含小片,細細咀嚼,品嘗綿密的化口性,也嘗了果乾的四季。

自己成家後,研習烘焙課程時,我重溫了等待蛋糕熟成的時光。烘焙老師加奈子是日本人,修習完東京藍帶學院課程後,應邀來台教授「時間の溼潤蛋糕」,海報旁註記,第三日才可食用。老師發揮日本人一絲不苟的嚴謹,戴白色三角巾、著白圍裙、透明手套,將攪拌缸放置在白色人造石檯面,優雅地翻拌麵糊。水晶吊燈下,她仔細地詳解步驟,整間大理石鋪地的烘焙教室彷彿樣品屋,不染煙火塵埃。

這是常見的磅蛋糕,將各一磅的奶油、糖、全蛋及麵粉拌勻,便獲得各一磅重的四條蛋糕。

初冬,烘焙教室卻吹著涼颼的冷氣,是為避免麵糰攪拌時升溫過快、防止切丁奶油融化,失去了打發油糖時,包覆空氣的膨鬆度。這是款烘焙過程快速、入口卻需要等待的甜點,出爐時,成品熱騰、香氣撲鼻。老師切小片讓學員們品嘗,軟中帶脆,介於酥餅與蛋糕之間,待脫模冷卻,老師再以保鮮膜密封,叮囑第三個晚上再食用,酥硬外殼吸收溼氣回軟,內部酒香與甘甜果乾才會自然釋放,更見濃郁、溼潤。

有些事播種了,得放著,慢慢蘊釀。這就是熟成。種子埋入土裡,等待發芽,時間植入蛋糕中,靜待熟成。它們多少類似。

我帶回磅蛋糕,在外盒貼上「需等待三天」的註記。也許每一個人都有搶快、偷吃的童年,烘焙高手也不例外。磅蛋糕不需要雨水與陽光,這一些,它早已儲存;蛋糕盒裡靜靜花開,並且結果。

我多次注視它,都像看到一株果樹,枝椏間,四季都掛上了。♣

人間福報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