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7 10:42:55阿盛

【文友新作】收驚 — 徐夢陽

 

 小時候,如果身體感到不舒服,雙親就會帶我到兩個地方報到,讓我的病體頓覺好轉。一個是市區的小兒科診所,印象中感冒、頭痛、發燒、拉肚子,以及莫名的不舒服,都會到這間診所掛號、問診、打針或領藥。那個時候膠囊性的藥物尚未普遍,多半都是粉末狀的藥物,良藥苦口,開藥者也怕年幼的孩子不吃或不敢吃,因此總會另裝一小罐感冒糖漿,讓孩子吃,家中的父母自然有理由讓孩子吃藥,因為為了吃到那個「甜甜的」,只好把藥吞下,接著配糖漿,配水大口喝下。
 另一個最常走訪的地方,大概是住二伯父家附近的收驚阿姨處。從我家中步行,約莫五分鐘的時間,穿越兩三個巷子,即可抵達那個充滿矮房子的小巷。據說雙親說,以前我們剛開始是住在這個地方,後來才搬走,由二伯父一家住進。住過那邊一陣子,也認識周遭的鄰居,有一位就是專門幫人家在收驚的阿姨。記得也算是家族記憶,無論是自己,或是家族中的人,無論大人或小孩,倘若看了醫生後還覺得不舒服,或是不舒服是難以形容的病灶,長輩們總會說,那去收驚好了。
 一句這樣的依據,就是到收驚阿姨那邊報到。因為太過熱門,所以總要提前預約、排隊,才能接受療程。後來看不少書籍提到,所謂的醫療,指涉的是身心靈上的醫療,或許身心的醫療,可以透過現代醫療去彌補,但是過往人們的發展史,有很大一塊是透過民俗療法,而廣義的民俗療法,當然可以概括收驚、到廟裡求神問事、擲筊等之類的,在心靈的層次上,讓人們有一個解脫,無論是透過什麼辦法,倘若有效,在沒有違背任何自己意願,以及法律與道德的情況下,都能執行。
 所以,倘若我不舒服,我也會聽見雙親開始針對我的病灶判斷用哪種醫療方式。這時,結果出爐,不是到小兒科報到,雙親就會說:「不然去予人收驚。」然後,就會開始跟收驚阿姨預約,敲定時間後,就攙扶著虛弱的我,接著到收驚阿姨那邊報到。一到現場,阿姨總是像個家庭主婦做著日常工作,把家中的裡裡外外掃得很乾淨,但那棟房子很少看到有其他人,或許是阿姨的丈夫與孩子都在外地,或是他們另有住處,只把那個場地當成是一個道場,一個算是收驚救世的地方。
 由於收驚算是一種穿梭靈界的事情,所以據往例,如果洩漏天機者會損耗自身的功德與因緣,甚至是其他事情,所以,紅包是一種補償。一到收驚阿姨處,就如同電視劇通靈少女一樣,阿姨已經準備好待會要收驚的場地與道具。兒時懵懂,看收驚就像看醫生,反正只要聽阿姨的指令就好,印象中,一開始好像阿姨都要呼請神明前來,接著開始唸起符咒,開始溝通未知的場域,然後用著我帶的衣服包著米,手夾著香,開始收驚。很多次的結果是,米變黑了,然後阿姨問我們家有沒有最近參與喪事的事情,家裡有,或是我有沒有經過辦喪事的地方。問完後,阿姨就會說,因為這樣,我有靈在外面遊蕩,三魂七魄沒有齊全,人就會不舒服。透過阿姨的收驚,把靈魂群聚,完成一次儀式性的醫療。而我,不知道是不是心裡影響生理,好像就覺得全身沒那麼沉重,好像頓時變得比較輕鬆,消除不舒服。
 最後,阿姨在神明面前拜拜插香後,就立即開符咒,叫母親回家後要煮熱水讓我喝下,然後也要放在水盆中洗身體,如此幾天,就會完全康復。而說再見時,神情肅穆的阿姨又恢復到慈祥的樣子,但全身都已流汗,微笑著跟我們說聲再見。
 兒時,就在小兒科診所與收驚阿姨那邊,讓我可以健健康康的長大,無論是任何一方,現在對我來說,都是有用的。直到現在,阿姨退休後,家人又另覓得一間收驚處。長大後,自發性的想處理病灶,所以看完醫生後,還會去收驚,才圓滿。

中華副刊20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