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新作】淚光閃閃 ─ 阿盛
台南縣,新營鎮,民權路。紅瓦,白壁,竹管厝。虎年,仲春,吉旦。楊家男丁老四出生。
新生兒沒有受到重視,小腳阿媽與父母也不甚喜悅,因為多出一個吃飯貨等於肩上多擔一具石磨。大戰甫結束,炸彈坑防空洞水泥碉堡隨處可見,其他什麼東西都缺。母親產後數日即下床為人洗衣做飯,有時沒辦法餵奶,大姊泡米漿充當,居然也活了下來。
奶粉是有,天主教神甫常發放給窮戶,但神甫總愛勸人信教,且聽聞那奶粉原是美國人用來餵豬的,所以老四從未喝過。父母極不願意接受施捨,他們一直遵守古代觀念,吃人半斤還人八兩,還不起就別要,卻還是認為教會的濟助可稱善心義舉。神甫能說流利的台灣話,對乞者對富戶一樣態度,乞者伸手,他先講很多話再給錢,大約是勸告要骨力做工之類,所以在地久的乞者不會自找麻煩。神甫是否美國籍不清楚,只要是白膚金髮,小鎮裡都統稱為美國人。
五歲那年,老四第一次見到黑色美國人。小孩大人一樣好奇,結群從路頭跟到路尾再彎進小街,黑人生氣了,轉頭高叫一聲,這才眾人慌忙散去,那叫聲的開頭近似「花」。小孩們此後就以花郎代稱黑人,花郎諧音台灣話的喊人。
●
小鎮生活步調既快亦慢,既忙碌亦悠閒。幾乎人人都有事做,老人幼童至少也會幫忙撿柴薪提井水清廚灶捆蔗葉。老四讀新民國民學校之前就一直被教導要勤儉勞動,小孩勤勞,無非跑腿,買米買油買鹽買糖買醬菜買零菸。
民權路口兩側,左是打鐵店,右是碾米廠。老四每回去碾米廠都沒帶錢,頭家卻如常客客氣氣,米裝好了,不言語,直接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一橫或一豎,賒欠以「正」字記次數,一旦結清立即抹除,唯不得拖過年關。大人們說,這是幾百年的好規矩,沒人質疑多一筆少一筆。賒他物同樣。
跑來跑去,老四很快摸清楚小鎮各個地頭。沈厝黃厝涂厝,全是同姓聚落,全是台灣式平房,都有前庭後院,都植樹種花。老四真愛樹與花,花可以隨意摘,樹可以隨興爬,但果子不能隨便拿,這是教養,無須提醒。若得主人允許,則取之當然不手軟。老四差不多斷奶後即明白食物珍貴,填飽肚子比考試滿分更重要,滿分只是一個一加兩個不能吃的圓蛋,頂多父母附帶一句真乖。老四天生比憨慢一點點的小弟多一點點小聰明,很知道再怎麼乖也不一定能換來一粒糖含丸,討吃蓮霧龍眼芒果番石榴還是比較實惠。
小弟其實不笨、六歲時被送養,兩天後自己跑回來,站在古井邊喊著要吃阿母煮的飯。老四哭了,平日打架挨棍棒都不肯喘氣的,第一次因心酸而哭了。
●
老四年少時,周遭的老人大部分出生於清同治朝光緒朝,但思想未必守舊,他們是老四同代人的人生啟蒙者。那些讀過漢學堂的老先生,腹中故事尤其多。他們講縣太爺、舊地主、分類械鬥、日本番、噍吧哖事件、神風特攻隊、二二八屠殺、毛蔣搶帝位……順便引用古書諺語,教小孩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很簡單,寧拙勿巧,做事的道理很簡單,寧巧勿拙。兩項兼具,即是第一等人才。他們喜歡直白論事論人:不信鬼神可以,悖理違情不行,總之,孔子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讀萬卷書而不通情理,遠遜於不識字而知義曉仁……毛蔣之類,滿口救國救民禮義廉恥,卻根本不在乎萬千老百姓都是父生母養,要吃要喝,會痛會傷,還會為死於烽火的親人捶胸哭泣悲怨終生……地上住的都是活著的人,天下是所有活著的人的天下,孟子講,民為貴君為輕,雞屎落土也有三寸煙,何況是人,莫使得欺人太甚,否則,你不仁,他不義,誰都別怪誰……
老四與同伴曾疑問這種論說,因為大不同於教科書內容。老先生搖頭:以後長大讀更多文學歷史冊,自然識得其中孔榫。
至於看待那些離鄉背井來台的教師老兵等等,老輩人總會心存情同理同的好意,他們最常說的理由只有八個字:平平是人,將心比心。
將心比心,老四牢牢記住了這四個字。同時明白課本內所謂月旦春秋是何意思,用老輩人的語詞來說,那就是,是銅或是黃金,判斷自在人心。
●
民權路頭,老四家門口,是載貨三輪車聚集區,一排人力車,一排鐵牛車,分列於路兩邊,工錢雙方議定。車夫泰半曾被日本政府徵召派去南洋,他們鮮少提及戰事,會說但不常說日語,不會說也不肯學北京話。無事可做時,小賭四色牌撲克牌象棋,往往為了五角一塊錢爭吵許久。老四若代筆寫信,他們出手倒是大方,很乾脆。
老四讀初一時,近春節,嘉南平原大地震,白河地區是震央,鐵牛車全出動了,載運棺材。省道上一長隊鐵牛車,一輛一棺,棺材都是典型翹頭式,未上紅漆,環車圍白布。鐵牛車夫恢復正常排班後,人們問起災情,回答總是簡短幾句,或直接一語:反正比不上戰時萬分之一慘啦,生做台灣人,爾是欲焉怎?老四雖懵懂,也能從他們的臉上話中看出聽出深沉的無奈與悲傷。
但也許老四多想了,地震陰影仍在,鐵牛車人力車又集體攬工,載運嫁妝及送親者,環車圍紅布,車夫斗笠貼紅紙。
老四不認為這有什麼矛盾。隱隱然心裡有個講不明確的領悟,勉強用語言解釋,大約意思就是:世間無定悲抑喜,真看假若草台戲,一齣演煞換一齣,有人唱歌有人啼。
●
上高中,老四才見到新營中學內有三層以上的樓房。更早幾年,新舞台戲院旁有一幢三層半的新式樓房,號稱百貨公司,初建成,小鎮人互相走告,絡繹參觀。
新中有一位老師,姓名袁家駪,據說是袁世凱族人,與物理學家袁家騮平輩,學生們將駪字讀為先字音,她不生氣亦不糾正;常穿旗袍、梳圓髻,行路穩步。校側教師宿舍整潔有序,老四每入,皆聞花香。
舊日本神社鄰近新中,占地廣,樹木多,鳥居石橋石燈銅馬大殿都保留原貌。第一座鳥居外,一列鳳凰樹,老四經常在逛過神社後坐於樹下,思考前途也思考寫作。老四心裡清楚,寫作會被人視為沒前途,又自知不寫作也沒其他前途。橫了心,寫,大學聯考前夕還在寫,結果真的迷失前途,落第,心泣當兵去。
退伍後,住在善化鎮北仔店大姊夫家,準備參加大學聯考。那一區屬光文里,里名來自明朝文人沈光文。讀書餘暇四處問訪,可惜找不到任何沈氏遺跡。
老四本來好古,高中時期,假日總是抽空去看老宅古蹟。鹽水武廟八卦樓、柳營劉家古厝陳永華墓、麻豆林家老屋、六甲赤山龍湖巖、大內楊宅……都往看數度。最遠跑到台南安平,望著古堡左近的荷蘭古牆發呆一下午。安平,童時與父母兄弟去過,搭竹筏抵達。
再次到台南,是參加聯考。只見中山路兩側一片火海,所有的鳳凰樹都著火了,葉子幾乎燒光,樹枝全都燒紅,比新娘用的棉被單更紅,看著看著,眼眶濕紅,天也濕紅。
天日昭昭,老四總算也有苦盡甘來破涕為笑鴻運當頭的時候。大考放榜,依志願分發至台灣最優的文學系(之一),東吳大學中文系。
歲肖牛年,季夏,老四帶著一床棉被,棉被裡塞有臉盆毛巾衣服,搭乘台灣最慢的普通號火車離開小鎮,自此成為本土型候鳥,定期往返台北與新營。
●
經過四十年。
●
這些年來,楊家老四每還鄉尋訪舊鄰同學,始驚覺,有的小學同窗居然已經做了阿祖。有的可能是不想活了,自擇吉日歸去。
而,還在世的老友,無一例外,面紋都如嘉南大圳灌溉渠道,猶記當年騎竹馬,看看已是白頭翁,反覆仔細打量,方能勉強辨出半世紀一甲子前的模樣。見面彼此閒談,談所有記得起來的昔時細事,挨打、逃課、惡補、花郎、漫畫書、翁仔標、橡皮筋、脆橄、野草莓、番薯籤、釣青蛙、捕麻雀、灌土猴、賣藥拳頭師、野台布袋戲、巡迴歌舞團……也談所有的小鎮往事。結夥去吃老口味的燒餅豆菜麵米糕,仍然話題不離老年代生活,並深深感謝這一方養人的老水土與諸多育人的老長輩。
聚會總不限人數時間。偶爾,有人仰望著老鄉的老天空出神,似乎正在努力翻看腦中的老相簿,搜尋老遠的蹤影。記錯了講偏了也無所謂,老照片褪色了也沒關係,再沒什麼值得考證計較的必要,就算故事老掉牙也是好聽的,想,青史也不過是幾番春夢,凡人本該領取而今現在。多數時候,盡情呼啊嘆啊,點首搖手,拍肩擊掌。終於累了,這才靜下來。久久,忽焉彼此對望,但見幾雙老眼睛竟然覆上一層厚厚的透明膠膜,極透明又似會流動的膠膜,燈暈下,看去就像老圓月映在微風吹皺的池面上,輕輕輕輕輕輕地漾亮漾亮漾亮。
──2018.04.05聯合副刊上一篇:【散文新作】淡水暮色紅 ─ 阿盛
老師喔:韓劇看到再怎忘我,仍比不上您這篇大作—「淚光閃閃」的催淚、動人、好看。如拍成戲劇,我肯定每日反覆看16小時,剩8小時在拭淚。
榜眼哦
買報紙為什麼要飛奔呢
休連假好好讀每月一書
狀元狀元
善道能言
將來做官
一品大員
八面玲瓏
肯定賺錢
看了韓劇
淚流滿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