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導讀:
一本難得的書
陳國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從事海洋史研究
我與黃凌霄先生素昧平生,因為陳信雄教授向他提起我的名字,黃先生就打電話來,告知我,他完成了《黑水溝:漫談打造台灣北海岸傳統帆船》這本圖文並茂的書,希望我為這本書寫篇小序。我因此有幸先睹為快,興奮不已,讀後覺得真的非向讀者推薦這部非常難得的作品不可。
我說難得,因為在目前的台灣,沒有幾個人擁有編寫這本內容實在、插圖實際的作品所需要的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為了獲得這些知識及經驗而必備的決心與勇氣也很不平常。
黃凌霄先生很早就發展出對傳統中式帆船(Junk)的興趣,二十多年來多次參與打造仿古船隻的工作,並且親身隨船航海,經常都扮演重要的角色。相關的事蹟,媒體都有報導,很容易從網路Google到。這也包括2012年8月5日,本書主角「黑水溝號」在尚未取得船舶執照之際,為了參加基隆碧砂漁港浮動碼頭的啟用儀式,逕行從位在新北市貢寮區卯澳的母港破浪而去,遭致海巡署的裁罰,並且還被發佈「違法動力帆船執意出港,海巡函請主管機關裁罰」這樣的新聞,為這艘船的故事添增了一些花絮。
台灣四面臨海,經濟上仰賴對外貿易,而貿易商品的主要承載工具就是船舶。人類使用船舶的起源極早。以中國來說,古書《易經》早就提到「舟楫之利」。當然,兩、三千年前使用的船舶只不過是靠搖槳前進的獨木舟,簡單而原始。可是沒過太久,風帆時代就來臨了。在19世紀中葉輪船(汽船)開始普及之前,借用風力行駛的木造帆船可以說是載重能力最強、最省力的交通運輸工具。即使輪船問世之後,一時之間也只能與它們分庭抗禮,因為早期輪船使用蒸汽機產生推進力,蒸汽機以煤炭為燃料,煤炭用完就得靠港補給,因此不適合太遠的航程,並且還得隨時盤算添補燃煤的下一站到底在哪裡。1920年代柴油引擎取代了蒸汽機,消滅了動力問題的障礙,輪船的續航力大獲改善。但是因為各地經濟發展的步調不同,利用免費風力的帆船還是又撐下去好幾十年。20世紀中葉以後,帆船方才迅速從運輸業退場,而1960年代貨櫃輪問世,長程運輸的成本大幅降低,則更進一步剝奪了帆船的存在價值。
船舶不只用於載貨,也讓人用來當作轉換空間的交通工具。不過,自從民用航空發達以來,人們就停止搭乘船舶作長途旅行,原來載客的定期郵輪早已停航。我們現在看到的長程載客船舶,不再是「郵輪」,而是「遊輪」―用於休閒與享樂。乘坐遊輪旅行,相當浪漫,但也相當昂貴,因為強調豪華,也強調安全。這當然很好,只是一般人不怎麼消費得起。此外,由於船公司把什麼都安排好了、都考慮到了,連「意外驚喜」都經過事先設計,因此對於不是那麼有錢或是不畏冒險的一群人來說,也就沒有多大意思了。
長程載客輪船的熄燈讓對海上生活充滿憧憬的人士噓唏不已。於是《慢船到中國》的作者葛文.楊(Gavin Young)在1970年代末期,就想盡各種手段,從希臘一路換搭任何一艘肯讓他同行的船隻,經過西亞、南亞、東南亞,到台灣高雄港登岸,最後去了中國廣東。一路有波光粼粼的浪漫閒逸,也有面對海盜、颶風的驚天動地。1981年,他出版了《慢船到中國》這本書,屢述那一段經歷,羨煞無數的讀者,也促使了他又做了另一趟冒險,寫了一部續集《慢船回家》。
然而葛文.楊搭乘得到的都已經是現代船舶了,現代船舶遠比木造帆船安全、舒適,但是因為使用機械與動力,看不到船員的角色,更感覺不到「乘風破浪」那種征服大海的舒暢。許多懷舊的人於是對更早的船隻滋生懸念。他們為傳統帆船的消逝感到惋惜,千方百計地仿造古船,縱身大海,遨遊於大片的藍色世界。謝韋侖(Tim Severin)可說是這些玩家當中的佼佼者,他和他的團隊曾經根據歷史與傳說,打造過不同的載具,在大海上追逐古人的步履。中間最有名的事件,包括打造一艘名為「索哈爾號」(The Sohar)的阿拉伯帆船,在1980至1981年間從阿曼的首都馬斯喀特航行到中國,這一趟航程就叫作「辛巴達之旅」(The Sindbad Voyage)。另一趟傑作則是1993年五月至十一月間,在越南清化的岑山小鎮打造了一艘18 m長的巨型竹筏「徐福號」,試圖航往美洲大陸。雖然經過105天的航行,經過強風、海盜與颱風的洗禮,終究因為繫合這艘帆筏的籐索朽爛、筏身解體而被迫戛然中止,謝韋侖依舊深信傳說所言:西元前第二世紀時,徐福可能搭乘那樣的帆筏去到美洲,他隨後出版的紀錄書也就題名為《中國之旅》(The China Voyage)。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台灣人也不比別國人短少思古之幽情。過去二、三十年來,台灣的古船愛好者在相同的場域,也表現亮眼。「鄭和號」、「太平公主號」等仿古中式帆船都曾經陸續佔有新聞版面,而黃凌霄先生的身影則不時地與新聞報導一道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黃凌霄先生在2011年底,找到了一位家在野柳的退休造船老師傅福仔師,起造一艘八公尺長的木造帆船,也就是本書主角「黑水溝號」。造船期間,黃先生仔細地把所有的步驟做了筆記,同時也將其親眼目睹的造船流程用照相機拍攝下來。在日復一日的監工過程中,他與造船師傅、造船工匠共同生活,學到了許多木工、船匠以及行船人的諺語,他也一五一十地加以轉述。勞動者的語言直白而生動,黃凌霄先生也不加隱晦,經常教人不覺為之莞爾。
孔夫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為黃凌霄先生愛好與木造帆船有關的一切而且樂在其中,因此知道得很多、很紮實。他當然與國際間的同好往來頻繁,因此也嫻熟於使用英文術語來對照帆船零件、䌇具、裝備,以及操作等各方面的行話。經過二十多年參與仿古帆船的打造與航行,黃凌霄先生變成了全方位的古船專家,擁有現代人難得擁有的木造船舶相關知識。透過他的描述與介紹,相信就是原本不懂古帆船的人也會很快找到門徑。
現在,黃凌霄先生毫不保留地把他在營造「黑水溝號」期間的紀錄與照片整理成這本精彩的《黑水溝:漫談打造台灣北海岸傳統帆船》,文筆通俗親切,平易近人、深入淺出,因此只要對木造帆船有興趣,或者多少有些好奇的人,都可以驚豔於字裡行間的敘事。至於對學有專長的船舶史、海洋史的愛好者而言,這本書也為某些失傳的古代術語提供了解鎖的鑰匙。
全書對相關人物的描述出之於詼諧的筆調,謔而不虐,完全出於作者的貼身觀察與體會。他描繪造船師傅的人生閱歷,讓讀者看到不一樣的人生。在鋪陳主線之餘,他也記錄了各種俗話與諺語。全書一方面調侃生活,另一方面也呈現了古代匠師們的技術與知識的傳承之道。這些技術與知識不只包括裁切船殼板的工法、填補間隙的方法、帆䌇染色的方法等等木工、灰工的祕訣,同時還包括了造船過程中舉行的相關儀式活動,為本書添增了不少第一手的宗教文化資訊。
清代的《福建省外海戰船則例》這部水師(海軍)造船手冊,曾經被「太平公主號」的造船師傅當成寶典來參考,的確,它保存了相當豐富的古代木造帆船的重要訊息。此外,日本統治台灣初期,殖民政府當局透過所謂的「舊慣調查」,也為台灣的木造船舶的部位名稱、使用方式等做過調查,也留下相關的參考資料,即便如此,本書價值依舊擁有全新的內容,能與它們交互參照、相輔相成。
簡單舉個例子來說吧,例如作者為「整船」一詞所下的註腳說是「訂造新船」,就很有意思。台灣歷史文獻上,提到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為了對付他的對手海盜劉香,跑到廈門「整船繕械」。一般人都會從字面上把「整船」看作是「整理船隻」或者是「裝備船隻」的意思,解開「整船」也可以是指「訂造新船」之謎,才知道「整船繕械」一語就是打造船隻、修理武器的意思,更加貼切明白了。台灣史的文獻也常常講郊商 「整船販運」,也是說造船做買賣的意思。這時候如果單純地從典雅的漢語去想,很難把「整船」聯想成造船,大概都只會當作整艘船隻去想吧,那麼「整船販運」的意思不就顯得怪怪了嗎?
以上所舉的例子也只是蜻蜓點水而已,「好酒沉甕底」,需要讀者親自品味。無論如何,作為一本仿古船的造船紀錄,一方面把一件既好玩又有意義的事情付諸於圖像與文字;另一方面又把近乎失傳的工藝知識,以及用來解碼的專業術語清楚傳遞出來,造福大眾。作者的心血值得讚許,而讀者千萬不要失之交臂。謹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