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8 22:52:48阿盛

隱形的翅膀 /《只要離開,就好》序 ─ 鄭麗卿

 

當日子被侷限在一方電腦螢幕,在一個桌面,在家庭與辦公室之間,離開,是一種渴求;遠方,是一種需要。那是一種內心波濤洶湧但在生活中卻沒有痕跡的掙扎。

辦公室還在公館的時候,每天黃昏五點鐘,垃圾車的音樂響著,我也隨著騷動起來,心情總不能平靜。再不久,蝙蝠便會飛出,在暗淡的薄暮中盤旋吱吱叫得人發慌。日復一日,我的日子彷佛也被倒進垃圾車裡了。為什麼,為什麼困乏日子的單調得這麼令人絕望。

寫作,是一粒夢想的種籽,早早就深深埋在夢土裡。但我從來不對自己負責,以後,總說等以後再說吧。

直到有一天終於覺悟:我要寫作,再不動筆,以後恐怕就沒有機會了。寫作是我未曾實現的夢想,趁著還有力量做夢的時候,我得要奮力一搏。中年執筆,也是從生活的荒蕪中生長出來的夢想,有時候連自己都不免覺得太過於奢侈和夢幻了。然而,寫作是夢幻嗎?寫作實在是刻苦自律的勞動,必須如工匠一般敲擊雕琢,要像農人一樣勤勉才能有成果。我的寫作是生活的碎片,記憶的碎片,情感的碎片,而且也是在時間的碎片中拼湊著一字一句地寫,所以從中得到的快樂也碎碎片片的,比如努力了幾個星期,終於完成了一篇作品;比如作品終獲報紙副刊採用。在這些碎片般的愉悅時刻裡,我才真切地感覺到生命的存在,沒有隨著垃圾車的煙塵消失無蹤。

寫作也是一對隱形的翅膀,讓人飛翔,可以飛翔到遠方,也因此可以腳踏實地。在寫作的思考過程中,慢慢地讓我看清楚了一些事實,對人有更多的理解,當然也包括自己的淺薄與無知。因為寫作,我試著抽離,在跳出一段距離之後再回頭看自己,看家庭生活和職場種種的關係,有了了然和明白。也因著寫作,我更安於獨處,懂得自處,如植物一般不爭又合宜的生存方式。

十年磨出一本書,我清楚地察覺體會到生活瑣碎與寫作之間古老的敵意,然而寫作又必需穿越所有的日常生活,才能抵達。在其中我說了太多的怨與苦,我但願更加內斂,體會得更深,以更含蓄安靜的方式來敘述。儘管筆法青澀笨拙,如今一一如實呈現在這裡,謹以記念我曾經那樣生活過。

這本書能夠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父母和阿盛老師。父母親堅毅如山,他們一生孜孜不息在農地上耕耘的身影,是我不敢或忘的典型;而在我對寫作心生懷疑時,老師總給予我十分的肯定。也謝謝志薔,在忙碌中為我寫序,還有在寫作班互相切磋琢磨的同學們。同時,謝謝寶瓶文化的朱亞君女士,在一片文學出版不景氣的哀嘆聲中,仍然願意出版我的第一本散文集。

 

 

 

 

 

郅忻 2011-06-24 10:08:06

很喜歡麗卿姐姐的作品.我要趕快去買

0620 2011-06-20 11:35:56

奇葩.祥瑞.天豺
存有或提倡這種觀念的人
都應該用緊身衣送去天天打針.連續10年

葉慈 2011-06-20 11:33:36

恭喜麗卿,期待新書發表會!

有點肉比較福相
況乎麗卿只是剛剛好
瘦也很好
清風傲骨 走路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