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2 21:33:00阿盛

【新鮮貨】龍眼的滋味-劉素霞

 小時候好愛吃龍眼。

 那是一種不必花錢的季節性水果,很普遍,只要有一塊地,不管在山巔水涯,還是前庭後院,龍眼樹總能覓地求生。因此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一兩棵或更多的龍眼樹。每年暑假,總盼望龍眼快點成熟,我們就能大快朵頤。

 在我家祖傳圳尾瘦田的駁坎上,有一座土地公廟,及一棵龍眼樹,據說那棵龍眼樹在祖父小時候樹身就已經魁偉壯碩了,到現在怕不有一兩百年之齡了,我們稱之為「伯公樹」。樹下四周圍以秀氣的文竹及一些藤蔓灌木,圈出土地公廟一塊淨土,一派幽靜,一片清涼。雖然那塊土地的產權歸於我家,少年的我們兄妹及玩伴們,平日絕對不敢隨意進出,怕對土地公不敬。

 每年中元節普渡前即使龍眼已有熟果落地,也只能摘幾顆淺嘗即止,非得等到中元普渡時,才大量的採收。那時地上早已滿是熟落的龍眼,「去摘龍眼回來普度!」祖父一聲令下,我們立刻呼朋引伴,拿竹竿、菜籃、米籮,來進行一場豐收禮讚。像小山一般堆在供桌上祭拜過好兄弟後,我們才放心開始大啖龍眼。彷彿那是龍眼祭必經的開場的儀式。

 採龍眼最普通的方法就是爬上樹幹去摘;或用勾子把樹梢勾拉下來,站在地面摘。弟弟往往是爬得最快最高最的一個,他以矯健的身手攀折龍眼,我則在樹下接收。待把伸手可及之龍眼摘完後,竹叉便派上用場了。我們把竹竿一端對剖至竹節處,再橫放一節短竹或木枝於其中,綁好,便成一竹叉,用竹叉扭絞最高處的龍眼。有時也在竹竿末端綁一把鐮刀,這往往是爸爸或哥哥使用的,小小孩只能在地面收拾剛絞扭下來的龍眼。我們可等不及回到家,洗完手臉,坐下來再慢慢吃呢!童伴們邊採邊吃不亦樂乎,也往往吃到肚子疼了,才驚覺吃過量而罷手。回到家,跑跑跳跳,拉完肚子,又繼續吃。平時節儉摳門的祖父也大方的讓我們隨意吃到飽。

 一棵結實纍纍的百年龍眼樹,採收下來,有滿滿的好幾大籮筐。摘回家的龍眼一時吃不完,我們就自製龍眼乾,那時家裡還有燒柴的大灶,我們隨意掛幾串龍眼在煙囪上,過幾天,便有龍眼乾可吃了,通常我們都等龍眼季節結束之後才開始享受龍眼乾。據說龍眼是隔年才結實,而我們也不太在意,反正這棵不長還有另棵結果,左鄰右舍也常常互送分享,總可以吃到飽,吃到膩。這種庶民的滋味,從不虞匱乏,帶著點節慶的歡愉的氣氛,而那種甜滋滋水蜜蜜飛揚飽滿的口感,則是缺乏零嘴的年代,大部分孩童所期盼的,也是最幸福的滿足。

 在我家山巔水涯還長了幾棵龍眼樹,因地處險境,採收不易,通常都有一半以上讓鳥兒果腹,或熟落地面,成為天然有機肥,滋養大地去了。若硬是要採收,可是危險萬分。還有一些龍眼樹,從粗礫的外表看,就是飽經風霜、危危顫顫的像骨質疏鬆的老者無法攀爬負重,即使長在平地,也不宜爬樹採收。我們所熟識的一個爸爸的朋友就因爬樹摘龍眼跌落地面而喪生,毛毛躁躁的弟弟常常爬樹摘龍眼的確令我們憂心,加上爸媽的諄諄告誡,這使得龍眼的滋味多了一分深沉。

 而變味的龍眼則是長大後才嚐到的。

 那年暑假,祖父病重,家人都已無心他顧,看著臥病在床形容枯槁又復吞嚥困難的祖父,誰還有心思去摘龍眼分享甜蜜呢?就任由龍眼熟落滿地。

 祖父沒撐過八月,爸爸沒有兄弟,一連串緊湊的守靈祭祀出殯,我們孫輩沒有輪班得全程參與。喪禮結束,我開始不斷嘔吐,吐到苦苦的膽汁流出,爸媽說我累壞了。待送葬的親友也一一離去時,家人才想到要上山採龍眼,就由虛弱的我看家。我看著祖父睡過的床,以及空蕩蕩的房間,我的心像是遺失在無邊的宇宙,龍眼摘回來之後,我發現吃到嘴裡竟有苦味。

 多年後,我親愛的弟弟也在暑假故去,離中元節還有兩天,法醫說是心因性休克,他一句話都沒有留下就走了。往年摘龍眼總是弟弟的事,那年中元節別說拜好兄弟就連祭祖也略去。年邁的父母,離世的手足,荒涼的心,那年龍眼的滋味是酸中帶澀。

 這以後,我已不愛吃龍眼了。

 

 --2009/08/04《中華副刊》

 

素霞 2009-08-12 22:45:28

那我就再寫枇杷、李子、柚子.......
我是說,我真的想寫,如果,寫得出來的話
而且,那要很努力才行,不能看電視傻笑

0812 2009-08-12 22:08:52

素霞不錯
這類題材若還有.可以多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