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7 23:51:30天南星

20070601-03北大武記行

圖文版:http://blog.yam.com/atlaskaku/article/12747935
相簿: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kaku&book=64

中央山脈自卑南主山以南,陷落到海拔2500公尺以下,長達40公里無任何一顆海拔在3千公尺以上的山頭。直到霧頭山才重回2700公尺,而唯一一座超過3千公尺的山頭—大武山—宛如屏障一般,聳立在高屏平原的的東側。

  第一次登頂北大武山是4年前的農曆年,那時已經當兵一年多了,悶得發慌。每週往返於家裡與部隊之間,在家閒閒沒事就是望著這條宛若屏障一般的稜線,心裡想著何時能去探望他。

—————

  星期一在台大標本館確認過北大武山有玉山金絲桃的採集記錄後,星期四晚上與另一位就讀台大生態演化所的伙伴便搭夜車前往採集,而他的目標是確認是否有赤箭屬的植物。

  非假日的客運很快,4個半小時便下了高雄的中正路交流道。母親這天特地起了個大早,剛好在我們下車時接上我們。回家稍事整理之後,便抱著惺忪的睡眼驅車前往。

  在萬巒附近小迷了一會兒路,稍後便進入蜿蜒的山路。檢查哨不知何故拉下鐵門,回程時仍舊如此。路況由雙向雙線道變成可會車的山路,再變為僅在某些路段設有讓車道的小路,最後連柏油路都沒了。向親戚借來的小轎車不堪如此的顛簸,只好在登山口前提早半小時開始步行。


Day 1 天氣:AM 10點前晴天,之後多雲有霧。

  登山口停了幾輛休旅車,告示牌或解說牌也變多了,還多了一道水龍頭,往叉路行去50公尺竟然還有豪華洗手間。台灣人真是拼死也要建設啊。
  由於我的材料在上到主稜的地方,因此第一日時間充裕,所以我先去撿日湯真山。學弟已經去過了,先往檜谷行去,慢慢走順便拍照。登頂日湯真後,飄下了幾滴雨水。往檜谷山莊的途中,天氣就這麼持續地灰暗著。所幸雨勢若有似無。

  到檜谷山莊已經下午5點多,比平常速度要慢。這天晚上山莊中只有我跟學弟兩人。


Day 2
天氣:AM 10點前晴天,之後有霧。主稜上有霧氣撞擊樹葉及枝幹後落下的雨水。PM 4點後轉晴,晚上有星星。

  早上起得有點晚了,所幸仍趕在7點前出門。我跟學弟兩人按照自己的步調走著,他在路上找蘭花或有興趣的植物拍照,而我的目標在主稜上。

  雖說應該盡量趕路,多花一些時間在主稜上,但是遇到漂亮風景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停留下來多按了幾下快門。

  大約10點左右,霧氣就升上來了。上到主稜時下著一種奇怪的「雨」:受到西邊的風的吹拂,霧氣不斷地撞擊樹幹,再變成水低落下。所以只要頭上方沒有樹或是在背風處,箭竹跟地面都是乾的。

  一路行來,玉山金絲桃的數量出乎意料的少。路上一共只採到5個距離夠遠的個體。也許去程是自己不夠仔細,回程更仔細地尋找。然而在滿滿的台灣龍膽與高山白珠樹交織成的草叢中,就是沒有玉山金絲桃。

  主稜上風強雨冷,鞋子早已濕透了。沒有玉山金絲桃。過了四點之後只後放棄了,再晚就要摸黑回檜谷山莊了。

  晚上有40個人住在山莊裡,或者在外紮營。整理採回來的材料到10點。


Day 3天氣:中午前晴天,之後轉陰並開始下雨。

  半夜被三十多個要上山頂看日出的山友喧擾了一個半小時,起得比昨天更晚了。吃過早餐後便趕下山,遇到一隊兩人自組隊已經攻頂回來了。

  早晨天氣不錯,花了不少時間拍照。三天的天氣都很類似,早晨晴天,約10點左右起霧,過中午後開始下雨,下午3、4點左右又放晴。

  比預定時間晚了一個半小時到登山口,旋即開始下起雨來。往下走了半個多小時才遇到母親來接泊的車。車子開了不到半個小時,雨勢便停止了。回頭仍是烏雲密佈。

  這次行程並不算順利,天氣雖然沒有影響採集,但是對於族群遺傳來說,一個地點5個個體實在太少了。我該怎麼辦呢?








圓恩 2007-06-10 21:56:55

令人懷念的北大武山呢
我還記得我居然曾經背冰爪去
還被當地人笑

版主回應
冬天時,檜谷山莊以上的路面會結霜,
也許派得上用場吧。
2007-06-11 2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