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0 12:17:28安妮塔

媽媽的胡思亂講。吉吉的詩歌學習單。冬天篇+舟船篇

好幾個星期前,有一天早上我帶著吉吉搭公車要去市政府的人工沙灘玩沙,當車子穿過信義快速道路的隧道和隧道之間,短暫地閃過明亮的窗外風景,吉吉突然抬頭指著前方對我說:「媽咪,白雲生處有人家。」我很驚訝地隨他的目光望去,綠色的山頭之間坐落著好幾處石頭色的“夜總會“,吉吉接著對我說那看起來像是一個村莊,然後我想到我告訴他的解釋,關於「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我說:爬上山走在石階上,從雲霧的縫隙間看見了山下的房子

又一回,我牽著吉吉逛完假日的跳蚤市場,步行跨越福和橋到公館搭車回家。在過橋當中,吉吉突然指著橋下沙洲上的柳樹,然後叫我唸一首之前唸過的柳樹的詩給他聽,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林芳萍兒歌:柳葉青青柳條長,落花片片紅綠黃,卻不禁納悶:他指的真的是這首嗎?這一首我們娘倆已經唸到瓜都熟爛了他怎麼可能還要我唸,果然他立刻就說不是,於是又換了一首,是不是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含楊柳風。結果他又說不是。我帶著滿腹狐疑搜索枯腸,突然間靈光一閃,難道是。。。。。

壓抑著心底的興奮,我不慌不忙地問他:是不是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吉吉聽了連忙說:對啦。

 

我以為閱讀文學的最終目的,在於能夠引起閱讀者生活上的共鳴(對孩子來說即是對生活事物的聯想力和想像力,事實上讀古詩就是在認識古人的生活,因為創作的根本即是來自生活感受,也因此產生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閱讀偏食

而當我們產生感受時自然地連結起我們讀過的文學作品,這表示我們確實擦亮了與詩詞之間的電光火石,詩詞所傳達的意境深入了我們的內心,就跟現代人喜歡聽流行歌曲,對和自己心有戚戚的歌詞字句感同身受,也算是同樣的行為(以前的詩也是用唱的啊)。

詩詞(現代詩亦然)是文學的精髓,因為要用最精簡的字句,來傳達細微的情感,描繪動人的風景,這是一種很高級的溝通藝術。或許有人認為唐詩宋詞這類的文學作品不是屬於我們台灣島嶼這塊鄉土地域的文化/文學傳承,可是我們必須認清的是,我們使用的文字語言是中文,雖然口語上還有閩南客家原住民,甚至新移民,以中文創作的古代文學經典不該完全丟棄,否則成語也不用學習,因為典故是來自中國文化。

台北的秋天總是特別短暫,一轉眼我的冬天詩歌學習單,還沒時間認真寫完,季節的腳步已經逼近眼前,誰叫秋天生活太令人貪戀和貪玩了呢!

另一方面,冬天主題的詩的選擇不是很容易,因為字詞中要明確出現描寫冬天風景或是只有冬天才會進行的活動的詩,不是用詞較難,意境較深,就是所表達的景象和生活經驗的連結較低,例如台灣的冬天不常下雪,或是這類詩的數量少,或是長度太長,都增添選擇上的困難,下面列出來的詩,或許無法很適當地與我們台灣的冬天生活經驗做連結,僅供參考,只選擇部分詩加上解釋和延伸舉例說明,為了充實內容,我又另外同時加入了關於舟船的詩。

 (喔!以上這段大概脫稿了快要2年了吧,也就是,我早在兩年前就寫了冬天篇的起頭,可是就這樣一直擱置著,所以就請掠過那些前述文中對不上的時間序列吧。)

冬天篇

孟浩然〈早寒有懷〉: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駱賓王送劉少府游越州/節錄

露下聲斷,寒來影連

(每年的固定期間,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候鳥隨著季節變換遷徙而拜訪台灣的消息,比如:入冬第一批黑面琵鷺曾文溪口現蹤這樣的新聞報導,所以,秋冬時節可以安排賞鳥的戶外活動,順便講解以冬天為背景的詩中容易出現的雁南渡雁影連


翁森〈四時讀書樂/節錄〉: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璧,商歌夜半霜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四璧圖書中有我,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万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白居易〈問劉十九〉:

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個劉十九的紅泥小火爐,總是會讓我聯想到林芳萍兒歌:我愛玩(信誼出版)裡頭的那首烤番薯

紅磚和泥土,蓋座小火爐:

烤一烤,翻一翻,數一數,裡面五條大番薯!

過去的農業社會,農家經常會在收成後的田地上控窯烤番薯,燙手又暖心甜嘴的烤番薯是許多人寒冬裡的好滋味,而我,最不可抗拒的則是來碗地瓜薑湯!地瓜正好也是秋冬盛產的蔬菜呀。

從詩句中我們可以知道以前的人對抗寒冷的冬天,常會使用火爐溫酒熱茶,現在的人則是喜歡吃以火爐烹煮的熱湯,啊,就是吃瓦斯爐火鍋啦,科技進步了哩!

許多的樹木在冬天葉子會完全落盡,呈現一片僅有枝條的荒涼畫面,像是秋天變色的落羽松在11-12月讓我們欣賞過它的美色之後,羽毛葉在23月間便會逐漸飄落殆盡,常作為行道樹的小葉欖仁也是會完全落葉的類型,所以,那段時間,我老公特別不喜歡把車子停在家門前的人行道旁,因為引擎蓋以及和擋風玻璃之間的隙縫裡會堆滿樹葉。

這,就是木落的展現吧。

 

(舟船篇/舟和船和帆均代表船

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解釋/早上離開了白帝城,要到千里遠以外的江陵去,河水兩岸有很多猴子一直叫,船移動

的很快,一下子就穿越了好幾座山。不住=不停,輕=輕快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洲

孤帆遠影碧山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解釋/老朋友和我約在黃鶴樓告別說再見,他在百花盛開的春天裡,要出發去揚州。他坐的那艘船的影子,漸漸消失在遠遠的翠綠的山邊,最後,只能看見河水在天空下流動的樣子。故=舊,煙花=花開得非常非常的多且密集,看起來就像一團煙霧,碧=青翠)

 

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万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解釋/在很遠的山裡,連人和小鳥都看不到的地方,有一艘船,船上有一個穿著雨衣帶著斗笠的人,自己在下雪很冷的江面上釣魚。孤和獨=一)


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解釋/在一個月光不是很亮,有小鳥叫的很冷的晚上,有一個人睡不著,在一艘船上,一邊看著江邊的樹和江面上工作的漁船的亮光,一邊想事情,還聽到旁邊的寺廟裡的鐘聲響。霜=冷)

再次強調,我不是中文系畢業,詩詞的解釋內容為我個人的理解,並以接近學齡前/不識字的幼兒所理解的角度和用語撰寫。學習單的製作和我兒子聽詩詞唸誦和學習的背景,請見以下各篇。

媽媽的胡思亂講。吉吉的詩歌學習單。日常生活連結按此

媽媽的胡思亂講。吉吉的詩歌學習單。春天篇:連結按此

媽媽的胡思亂講。吉吉的詩歌學習單。夏天+車子篇連結按此

媽媽的胡思亂講。吉吉的詩歌學習單。秋天+節氣篇連結按此


寒來雁影連/下/蘭陽溪口賞鳥/2013/12/06



下/木落水盡千崖枯/201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