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舊金山生活集錦隨意聊。2014。SummerBeginsInSF(完結篇)
上面兩張照片都是在舊金山的公車上拍的,前者是10.74美元時薪的基本工資廣告,
後者是在告訴搭乘者,付現請由前門上車,圖上4種方式則允許直接由後門上車。
(2014年舊金山的每月基本工資是1600美元,叮噹車的駕駛每個月薪水則是令人羨慕的6000美元。)
下/在市場街和Powell街口的購物中心BLOOMINGDALE的2樓的公共藝術
除了橋不可以攀爬以外,橋邊的灰色石頭是可以坐的,是灰色的軟墊。
下1/舊金山版的UBike,數量上還不是很多。
下2/在STONESTOWN購物中心停車場邊的油電車的充電小站
下/在28路公車的某個站牌拍的/這是一個廣告/邀請城市居民參予公共運輸改善計畫表達意見
如果台灣的縣市政府在訂定和市民有關的生活政策時,也能廣徵公眾意見就好了。
上/攝於Sunset區小中國城的Irving街夾21街口附近的一家改衣店櫥窗
傳單的意思應該很明顯,毋須我解釋吧,哪天我們也可以在台灣看到類似意義的廣告呢?
下/攝於Irving St.和22街口的71路公車亭
這是舊金山的節約用水廣告。
下/Daly City Bart Station月台上的房屋廣告
要不要算算看,在舊金山灣區捷運週邊買一棟房子(是HOUSE而非Apartment/透天厝而不是公寓)要花多少錢。
答案是,如果你買得起台北市的房子(起跳價1000-2000萬),你绝對買得起這裡的房子。
而這只是灣區而不是舊金山市內。
承上/朋友告訴我,奧克蘭/Oakland那裡住著非常多的黑人,環境和治安都非常差。
比如很多破窗、鐵皮圍牆和垃圾塗鴉,上個月才有個新聞說,一個姑狗的工程師和朋友約在那邊,
卻遇到黑人持槍搶劫,交出身上僅有的17美元現金後,再拿不出錢,但對方不信,
就一槍把工程師斃死了,可憐的人才30幾歲,家裡還有一個幼子。
朋友說她是絕對不敢自己一個人開車去奧克蘭的(她的車子是BMW),
我於是又問起了鼎鼎大名的柏克萊/Berkeley。
她說Berkeley也只不過是那間大學附近好一點而已,之外的其他地區也是不佳。
我曾經想過自己如果住在舊金山,我會想要住在哪一區。
以前死心塌地的就想住在Sunset區,看是Irving和19街這一帶,還是Irving和9街那一帶。
再不然,金門公園另一邊的Richmond區也是可以的,無論是Anza街和Park Presidio大道一帶,還是靠近USF附近也行。
不過,這次(2014)去之後,我竟然動搖了,
開始思索起住在Sunset區(和Richmond區)到底對不對。
這都是由於住宿的朋友們的家,這些年來離舊金山市越來越遠的緣故。
一共住過舊金山Richmond區,市外的South of San Francisco和Millbrae。
South San Francisco和Millbrae都在舊金山的南邊,以天氣狀況來說。
來自太平洋的冷風和大霧,除了會籠罩舊金山半島的西邊,包括Presidio區、Richmond區、Sunset區、Parkside、Park Merced,還會吹到舊金山市南邊的Daly City、Colma 和 South San Francisco。
但是Millbrae就不同了,天氣總是維持日日是好日的溫暖和陽光普照。
於是,在這裡的一整個月,幾乎2/3的機率,我和吉吉每天總是前後經歷著兩個世界。
從Millbrae的笑臉陽光迎人,到灰暗陰冷的Daly City(Bart往北過了Colma之後才會看得見外面),
心情常常也跟著急轉直下。
然而,如果是繼續搭乘,過了Glen Park Bart Station,往Downtown去,那就可能又有所不同了。
雖然過了Balboa Park站之後,Bart又轉往地下,直到Downtown都不再見天日。
但是我知道,我又可以看到陽光了。
只因為我已經把舊金山西邊和西南邊的風和雲霧,拋在中間的那些零星山脈後面。
於是,我開始思考居住在Sunset之外的其他地方的選擇性。
**
記得十年前我剛到舊金山唸書的時候,台灣才剛開始推行不免費提供購物袋的限塑政策,對照當時的舊金山超市,你若買玻璃瓶醬油,還會給你包兩層塑膠袋(以免打破瓶子)的狀況,真是天差地遠。
然而這次(2014)去舊金山,我突然發現,購物開始不免費提供包裝袋了(2012年去的時候還沒有這回事)。
不過和台灣不同的是,舊金山並非只有超市雜貨店賣場才不提供塑膠袋,連服飾店和書店(其實應該說是全面性的消費購物皆是)也都不再如過往一般提供紙袋,要購買包裝袋一律附加10分錢美金,儘管各商家提供的包裝袋材質不同,如書店的是接近布料纖維的提袋、麵包店提供的是紙袋,服飾店有的提供紙袋,也有提供塑膠袋的,但付出的環保金額卻是相同的。
有趣的是,我沒有購買包裝袋的消費收據上,還寫著:
YOU PLANTED ATREE WITH YOUR PURCHASE TODAY !
而在另一家店,當結帳時,店員詢問我是否需要包裝袋而我拿出自備的購物袋時,
她對我說了:YOUARE GOOD!
這些令人聽了心情愉快的讚美話,還真是鼓勵環保的好幫手。
可是阿,對於那種抱持著想要提著某某品牌購物袋來提升自我價值感,
或是進行品牌宣傳的想法來說,大概就成為一種衝突了。
不過老實說,塑膠袋還好,倒是這些環保紙袋,多數都很不耐用(無法像在台灣能夠被我們一再重複使用),甚至有消費當次使用不久就破裂的窘境哩。
**儘管舊金山的大眾運輸系統MUNI(其實早已改名叫SFMTA)的車票運作方式看似很划算,然而這十年來,無論是Bart還是MUNI,其實一直持續在調漲票價(漲了2-3次,而且2014年9月起又將實施新的票價),
反觀我們台灣最便利和綿密的台北公車捷運系統,十幾年來,一直是凍漲的(雖然營運方式不同,不應該這樣比較),在市政府每年提撥款項彌補客運公司的狀態下,在乘客端的我們,並沒有真正支出較多。
而除了交通費用的增加之外,對城市居民以外的觀光客來說,一些參觀景點的門票費用也持續都有調漲。比如說,金門公園裡的植物園/金門苑,當地居民是免費的,而外地人所付出的門票票價,從2011年的7美元,2014年已經調整為8美元。正如我們台灣的國家公園和風景區,也擬借由提高門票收入來進貢國庫。
但是屬於本國人或是本地居民的權益也應該有所區隔才對。
結語
我知道,作為一個熱愛寫文章,分享我眼中的舊金山,介紹在這個城市裡如何旅行的人來說,我總覺得有所缺憾。
因為,我完全沒有提到任何一家餐廳給未來可能想要去的旅行者參考。
這可能跟我自己從來不是那種愛吃鬼、愛追求美食、愛嘗試排隊或潮流店家的人有關,我在舊金山唸書的八個月裡,每天都是自己帶便當,外食一定都是幾個朋友相約才會出現的情況(相約不是為了嚐美食,人在異鄉當然是為了朋友相伴)。
之後幾次以旅行者的身分前往舊金山,多半都是跟著朋友家開伙的餐桌共食,或是去朋友習慣吃的餐廳、我們以前常去的餐廳,甚至,是去朋友家開的餐廳用餐。
所以沒有累積什麼在舊金山可以分享的餐廳,也不好意思老王賣瓜,
重點是,我根本摇不出那根描述美食,抓到重點的生花妙筆。
我和吉吉,甚至是我自己一個人旅行的時候,
我們的午餐,很多時候都是來自咖啡館裡的三明治和麵包,
或是矗立在Downtown市場街/Powell Street上那座超級Shopping Mall大廈: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re底下的美食街快餐和超級市場裡的生熟食部門的食物(有各種沙拉/水果/壽司/義大利麵/比薩//中式麵食等等)。
以及每天早上,我自己在家裡預先準備的各種零食和切好的水果。
然後,晚餐再回家吃頓好的,正常一點的食物。
作為旅行者,總是會有大小餐,省錢和吃大餐的交錯時刻。
所以很抱歉,
我的舊金山旅遊指南裡沒有美食和餐廳這一項。
上/過去和朋友喜歡去的餐廳/在Irving St.靠近7街(?/不確定)一帶
叫山東小館,乾烹雞和水餃都是我喜歡的菜。
照片裡望去,非亞洲人的顧客很多,事實上這家餐館生意很好,經常要等位。
餐館不算大,也不是高級餐廳,就是一般的中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