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19 23:24:08阿狗

[飲食]夏曾佑要吃些什麼?

夏曾佑要吃些什麼?

夏曾佑此時在皖南祈門當縣太爺。

祈門紅茶在晚清就已經出名,所以雖然地方偏僻,但有聯外交通路線,跟著傳教士就進來了。所以在給汪康年的信中,除了說說國家大事、報報人物八卦、說說冷笑話以外,就是抱怨教案一事。不過夏曾佑縣官當起來還算輕鬆。他信中就曾說過縣令事情不多。然而清朝縣官的任務其實很繁忙,只能說夏先生好運吧。

有一天,夏縣爺稍給汪康年一封信後,饞心大起,又寫了一張。抄錄於下:「

頃已作信一張,刻忽發老饕之興,特寄上三元,祈買食物如左:

龍蝦(馬口鐵罐)
蠣黃(酌買)
潮白鹽魚(廣東鮝也,酌買)
金絲劃(亦粵鮝,酌買)
臘鴨腿(餘錢買)
南華菇(一斤)
右食物購成,託輪船寄交恆裕可也,費心費心,多謝多謝。寄時望收藏完密。
毅公(可曰膩公)左右。黍田拜託。九月十七日晚。」

過了兩個月,夏曾佑可能又饞心大動了。不知道是上次寄來的太好吃,已經吃完了。還是上次寄的被偷換,沒寄到。他這次託買的是:「

最高牛肉汁一打。此物帶時極宜留意,恐其偷換也。
金雞那粉
補丸(治大便不利者)
龍蝦(一罐)
酌定,多寡因其器之大小不可知也。
潮白鹽魚
金絲挖
蠣黃
草菇
酌買
念劬《財政學》(作者註:即錢念劬) 」

這一次他還特別吩咐:「惟一切須開載明白、封誌完密,始免走漏。(用一木箱亦可,惟防諸瓶互碰。)因此輩小人最為無賴,非偷即換,無不可為,是敗不過拚著幾下屁股而已,此固彼所見慣不奇也,至囑至囑。」

其實夏曾佑較常託買的是報刊書籍,也買過日本信紙(無花長卷者),但食物則要特別吩咐。除此之外,夏曾佑還託汪康年買過:紅酒、雲腿、沙丁魚(下註:兩角一盒)、廣東鹽酸甜數包(作者按:下註糖果名,豈台語所說的「鹹酸甜」蜜餞?)

考一:
夏曾佑託買許多廣東食品。夏與汪是浙人同鄉,皆同在上海、北京待過一段。我不知道夏跟廣東有何淵源,然汪康年小時候是在廣東長大的。當然這些粵食有可能是粵商帶來上海的,一如當時上海流行的廣東菜。由此可見得上海之輻輳,粵食亦易得。

考二:
夏曾佑遠在祈門。祈門因有紅茶所以交通還好。從上海上輪船,沿長江一直到九江,換小輪沿昌江(還是信江?)可到祈門。由夏曾佑寄信多花一個月上下寄達、看報多看兩個月前的報紙來看,這些食品從上海到祈門,至少也需要個把月時間,且中途還有被偷換的危險。

考三:
由於時間久,夏曾佑託買的幾乎都是耐藏的食品。「鮝」是魚乾,草菇、臘鴨腿、雲腿,都是乾貨。以前人旅行花的時間長,想攜帶食品在異鄉嚐到家鄉味只有帶乾貨,據說江南一帶的魚乾菜乾還蠻出名(當然我是看來自江南的人這樣說的),蜜餞恐怕也是這麼來的。「馬口鐵」是罐頭。此時江南已經有些外資罐頭工廠,所以夏曾佑吃得到龍蝦跟沙丁魚罐頭。其他便是藥品了。當時吃牛肉應該不普及,高級牛肉汁大概是當滋補品用。這些都是罐裝西藥。還有,夏曾佑也喝紅酒,真是時髦。

考四:
印象中夏曾佑好像是老蓋仙夏元瑜的父親或祖父。看來夏元瑜老饕之名有家學可循。

結論:
雖然這樣公開別人的信不太道德,但常常啃麵包度日的我,還真希望有人寄給我什麼雲腿啊、龍蝦罐頭之類的。

如果是看飲食相關的資料也罷,正正經經看書札也會看到這個。看完這筆資料,我決定出門吃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