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8 01:09:41紅白藍
藍化綠化財團化,公共化是預防針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
報載台灣大哥大併購東信電訊,以總用戶數八二○萬,超過目前官股仍佔六成以上的中華電信,躍居全國第一大行動通訊業者。這等於正式宣告台灣自一九九六年修訂電信三法以來極力推動的電信自由化回到原點,從開放競爭重新回到實質寡佔的局面。除了台灣大哥大、中華電信及遠傳三強鼎立之外,目前國內行動電話市場只剩下亞太寬頻及經營低功率行動通訊業務的大眾電信這兩家小規模的行動通訊業者。
所謂電信自由化之前,電信產業結構是公營獨佔,自由化之後繞了一圈,連最有利可圖的行動通訊市場都無法避免墜入實質寡佔的局面,更何況是本厚利薄的固網語音通信市場。換句話說,十年來自由化一路敲鑼打鼓,最後卻是換湯不換藥,獨佔寡佔的情況不變,只是經營寡佔的電信市場的特權,從國有的中華電信移轉到私有的財團手上。鼎足而立的這三家電信業者當中,若是中華電信仍能繼續維持國有或公共產權性質,在經營上力求專業,應可扮演平衡商業電信財團的角色,避免消費者被另外兩家寡佔電信市場的財團予取予求。可惜的是,政府一再減免財團稅收,在財政收支失衡的情況下訴諸賣股變現等手段,企圖將經營績效堪稱良好、每年挹注國庫數百億之多的中華電信私有化,並且對違反特許承諾應自行建置固網系統容量的私營電信業者讓步,導致中華電信管理階層以低價開放理應屬於全民資產的區域用戶迴路。
電信自由化與中華電信私有化的政策,從國民黨執政一直到綠色執政,不變的是過程中均未經充分公共論辯,同樣都輕率釋股給若干有競業關係的財團,同樣都以藍化或綠化的邏輯酬庸特定人士。私有化(或謂民營化)之後,可以想見的是無法真正防杜藍化或綠化的情況,因為財團化反而將更加方便藍化或綠化的操作,何況財團像變色龍,只要有利可圖,變藍變綠或變成任何顏色,何難之有?
從電信產業近十年來的發展去思考國內無線廣電媒體前景,我們應該得到幾個教訓,並且提出預防之道。
第一,自由化不可恃,民營化是變賣公共財,是變賣祖產,導致全民受害,只有少數財團得利。
第二,先進國家莫不投資相當多的經費支持公共媒體的發展,這不僅是文化政策與文化主體性的根本落實之道,也是健全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媒體公共化不但不是「錢坑」,反而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每一位台灣公民本應享有的社會福利,就像人民有權受國民教育一樣。公共媒體花錢,難道國民教育不花錢?
再者,無線廣電媒體影響力大,近兩三年的經營虧損是一連串放縱商業影視的錯誤政策所致,以及政治酬庸特定人士導致經營不夠專業化的結果。
簡單說,台視華視經營不善,非戰之罪,亦非無線廣電媒體本身有何缺陷,更非員工不夠努力,而是經營不夠專業化,時而政商勢力傾輒,不能以公共媒體面貌取得公信所致。其實,無線五台合計觀眾市場佔有率仍達三成左右,如能公共化取得公信力,以專業經營贏回觀眾,為無線電視打下避免藍化綠化財團化的預防針,那麼無線電視的未來發展不僅大有可為,也無須過份擔心無線電視有線化或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等問題了。
政府最近宣示成立公共廣電媒體集團,用心值得肯定,希望政府說到做到,也希望在野政黨齊心支持,讓這個研議中的公共媒體集團在財務和人事上更加健全,成為名符其實的公共媒體。此外,全台灣的人的都對現有媒體泛政治化與追求一黨之私的政治惡鬥深惡痛絕。政黨輪替是民主政治的常態,為了避免藍化綠化冤冤相報,競相向下沈淪,也為了避免電信廣電公共財產被變賣給財團導致政府請客、全民買單的結果,朝野齊心促成可大可久的公共媒體集團,此其時矣。
報載台灣大哥大併購東信電訊,以總用戶數八二○萬,超過目前官股仍佔六成以上的中華電信,躍居全國第一大行動通訊業者。這等於正式宣告台灣自一九九六年修訂電信三法以來極力推動的電信自由化回到原點,從開放競爭重新回到實質寡佔的局面。除了台灣大哥大、中華電信及遠傳三強鼎立之外,目前國內行動電話市場只剩下亞太寬頻及經營低功率行動通訊業務的大眾電信這兩家小規模的行動通訊業者。
所謂電信自由化之前,電信產業結構是公營獨佔,自由化之後繞了一圈,連最有利可圖的行動通訊市場都無法避免墜入實質寡佔的局面,更何況是本厚利薄的固網語音通信市場。換句話說,十年來自由化一路敲鑼打鼓,最後卻是換湯不換藥,獨佔寡佔的情況不變,只是經營寡佔的電信市場的特權,從國有的中華電信移轉到私有的財團手上。鼎足而立的這三家電信業者當中,若是中華電信仍能繼續維持國有或公共產權性質,在經營上力求專業,應可扮演平衡商業電信財團的角色,避免消費者被另外兩家寡佔電信市場的財團予取予求。可惜的是,政府一再減免財團稅收,在財政收支失衡的情況下訴諸賣股變現等手段,企圖將經營績效堪稱良好、每年挹注國庫數百億之多的中華電信私有化,並且對違反特許承諾應自行建置固網系統容量的私營電信業者讓步,導致中華電信管理階層以低價開放理應屬於全民資產的區域用戶迴路。
電信自由化與中華電信私有化的政策,從國民黨執政一直到綠色執政,不變的是過程中均未經充分公共論辯,同樣都輕率釋股給若干有競業關係的財團,同樣都以藍化或綠化的邏輯酬庸特定人士。私有化(或謂民營化)之後,可以想見的是無法真正防杜藍化或綠化的情況,因為財團化反而將更加方便藍化或綠化的操作,何況財團像變色龍,只要有利可圖,變藍變綠或變成任何顏色,何難之有?
從電信產業近十年來的發展去思考國內無線廣電媒體前景,我們應該得到幾個教訓,並且提出預防之道。
第一,自由化不可恃,民營化是變賣公共財,是變賣祖產,導致全民受害,只有少數財團得利。
第二,先進國家莫不投資相當多的經費支持公共媒體的發展,這不僅是文化政策與文化主體性的根本落實之道,也是健全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媒體公共化不但不是「錢坑」,反而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每一位台灣公民本應享有的社會福利,就像人民有權受國民教育一樣。公共媒體花錢,難道國民教育不花錢?
再者,無線廣電媒體影響力大,近兩三年的經營虧損是一連串放縱商業影視的錯誤政策所致,以及政治酬庸特定人士導致經營不夠專業化的結果。
簡單說,台視華視經營不善,非戰之罪,亦非無線廣電媒體本身有何缺陷,更非員工不夠努力,而是經營不夠專業化,時而政商勢力傾輒,不能以公共媒體面貌取得公信所致。其實,無線五台合計觀眾市場佔有率仍達三成左右,如能公共化取得公信力,以專業經營贏回觀眾,為無線電視打下避免藍化綠化財團化的預防針,那麼無線電視的未來發展不僅大有可為,也無須過份擔心無線電視有線化或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等問題了。
政府最近宣示成立公共廣電媒體集團,用心值得肯定,希望政府說到做到,也希望在野政黨齊心支持,讓這個研議中的公共媒體集團在財務和人事上更加健全,成為名符其實的公共媒體。此外,全台灣的人的都對現有媒體泛政治化與追求一黨之私的政治惡鬥深惡痛絕。政黨輪替是民主政治的常態,為了避免藍化綠化冤冤相報,競相向下沈淪,也為了避免電信廣電公共財產被變賣給財團導致政府請客、全民買單的結果,朝野齊心促成可大可久的公共媒體集團,此其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