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7 10:29:55Anthea

台灣加工出口區電工器材公會

成立於民國五十八年的台灣加工出口區電工器材公會,原名台灣加工出口區電器公會,是由加工出口區內所有電器、電子業廠商所組成,民國八十一年四月為符合產業內涵而更名至今。
加工出口區電工器材公會目前的會員廠家有九十五家,其中上市的廠商有日月光、華泰、楠梓電子、福雷電子、勝華、菱生,上櫃的有旺銓、光聯、華新科技等,此外還有許多世界知名大廠,如荷商飛利浦、日商雙葉、日立系統廠商等,營業範圍含蓋半導體、封裝業、印刷電路板、液晶顯示器、陶器多層電容器、積體電路和晶片式減廢器等高科技類產品。該會員廠佔加工區廠數雖然只有45﹪左右,但是產值卻佔了80﹪以上,該公會總幹事林世安表示,近年來新進加工區的廠商大都是高科技業者,從區內廠商擴廠速度及對土地需求的殷切,可知該產業未來仍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為因應出口區內業者的發展需求,加工出口區電工器材公會目前正著力推動下列工作:
一、 協助財政部關稅總局推動加工區廠商為「帳冊自主管理模式」廠商,以享有24小時自行記帳進出貨工作,進而提昇經營效力,增加競爭能力。
二、 推動勞委會職訓局委辦之第二專長職業工作,目前已完成三期受訓,畢業學員近百名,現正培訓的是如何落實「目標管理」的中高階經理人員培訓。
三、 針對調薪幅度、新進人員待遇、年終獎金發放、上班時間調查及外勞引進與管理等方面,舉辦人事主管分區座談會,廣泛的交換意見,對促進區內同業和諧有相當貢獻。
四、 協助解決會員廠商與公會幹部間的紛爭,並擔任資方調解委員,化解勞資糾紛於無形。
除上所述,該公會新任理事長沈塗津上任後,為加強會員廠間的和諧以及增進會員的國際觀,特成立三個委員會,一是法規委員會,其成立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不合時宜法規的修改,其次是促進國際觀委員會,希望藉由快速反應系統的建立,協助會員廠培養國際化的觀念,最後是會務活動委員會,希望藉由高爾夫球聯誼會及會刊編輯等活動,加強會員間的聯繫及感情。
在推動會務的過程中,林總幹事表示,難免會有些阻礙,身為會務人員唯有本著「服務精神」,勤於聯繫,詳加說明,爭取諒解,平時並與會員廠商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以利會務工作的推動。此外,為維繫公會的生存,林總幹事認為政府應多予公會團體委託業務,如核照的初審,如此方可落實業必歸會的政策。
加工出口區電工器材公會的會務人員雖然只有三、四個人,但是對於會員的服務,從未怠惰過,加上歷屆理事長的熱心與支持,終於獲得內政部績優公會的表揚。
對於公會獲獎,沈理事長在興奮與感謝之餘,以「公會最重要的工作是使所有會員滿意,讓會員願意主動加入公會」自勉,有這樣一個正面的觀念,我們相信加工出口區電工器材公會縱使未年年得獎,也會是個壽命較長、深受會員廠支持的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