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其實很科學──高流量寫作
「寫作是閱讀的反過程,讀者的大腦反應就是作者的下筆點。」
一般而言,除非有特殊缺陷,但凡人類會的「技能」,只要肯學,只有學得好與學不好的差別,結果就是擅長與否,沒有完全不會的問題。如果這個前提成立的話,「寫作可不可以教?」就不再是問題,問題的重點是「怎麼教?」或「如何學?」
《高流量寫作》鎖定的讀者,是需要快速寫出作文拿高分的學生,是寫出爆紅文快速吸粉的自媒體新手,是寫出好文案讓顧客下單的行銷企劃。可以說是目標明確、願望宏大。
作者楊瀅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認知成像科研教授,她的微博「屠龍的胭脂井」擁有200萬的高流量粉絲,繁體版的書名副標題正是由此而來,簡體版的原書名是《寫作腦科學:屠龍的高效寫作指南》,或許更貼近本書內容。
以腦科學為名,這樣的書最怕流於兩大陷阱:一是對於腦科學的介紹鉅細靡遺,枯躁乏味如醫學教科書;一是缺乏可操作的步驟,介紹人腦的機制很科學,講到寫作方法卻變成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藝術。幸好,這本書沒有這兩大陷阱。
本書共分8章:第1章解釋寫作跟大腦的關聯,第2章帶領快速寫作的遊戲,第3章講解精彩故事的公式,第4章介紹大腦喜歡的文字,第5章說明大腦的品味,第6章傳授連貫與流暢的秘訣,第7章談如何建構說服力,第8章用腦科學原理分析名著。
其中,精彩故事的公式不是什麼新鮮事,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起承轉合」,「起」是用危險或出人意料的開頭,來吸引讀者目光;「承」是引發讀者感同身受,以保持注意力;「轉」是用『定時炸彈』來炸出期待;「合」是主角的幡然醒悟。所謂的『定時炸彈』即是各種最後期限(deadline),是迫使主角採取行動的壓力源。
腦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寫作是閱讀的反過程,讀者的大腦反應就是作者的下筆點。」因此,當我們了解大腦對文字的偏好,就可以運用其原理來寫作。這是本書的立論基礎,證明寫作其實很科學。
【圖:楊瀅著,《高流量寫作:不用打廣告,也能擁有200萬鐵粉的社群寫作技巧》。新北:大樹林,2023年5月4日初版】
上一篇:砍掉重練──子彈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