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7 23:28:12無名

眾「書」平等──《麝過春山草自香》讀後

開卷有益,假如要選一句印象最深刻的話,我選:

「人讀書都是『各取所需』。」(頁219

這句話讓我想起書是精神糧食的比喻,於是圖書館成了自助餐廳,等級隨藏書種類多寡而定。先天稟賦、後天教育,造就讀者的脾胃各有所好:有人要吃飽、有人要吃巧;有人重營養,有人重口味。館藏越豐富,越能滿足眾生需求,也越能達致眾「書」平等的境界。

同一本書,每個人的讀後心得都不一樣,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再讀的心得也不太可能一樣。重點不只是吃進什麼,更在於長出什麼?閱讀與寫作的關係也是這樣。

《麝過春山草自香》是張曉風的最新散文集,書名出自本書【代序】的篇名,源自晚唐許渾〈題崔處士山居〉的詩句。做為書名,稍嫌冷僻,可能會嚇跑不少讀者,然全書五十餘篇,篇篇白話,即使是詩也儘量口語化。

張曉風曾任一年多的親民黨不分區立委,當時我也在立法院當法案助理,所屬委員與她同在內政委員會。在立法院,大家尊稱她為張老師,我不僅拿法案給張老師連署簽名,還拿書給張老師簽名。

書裡有篇談到寫作,是天分重要?還是努力重要?張老師說,這好比是問人活著,吃飯和喝水哪一個重要?她認為,兩者之上還有最重要的空氣,回到寫作,則是「癡狂」,而癡狂與否,就看他是否專注創作到「經常不吃不睡不應酬不想錢。」128)相對於「廢寢忘食」、「息交絕遊」、「輕財重義」等成語,多白話啊!

圖:張曉風著,《麝過春山草自香》。台北:九歌,20227月初版